APP下载

新童年社会学视角下城市儿童家庭游戏 空间的审视

2020-07-26韩波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20年5期

韩波

【摘要】基于新童年社会学视角,本研究采用田野观察法和访谈法,探讨城市儿童家庭游戏空间状况,发现家庭游戏空间的儿童尺度有一定欠缺,家庭游戏空间边界的开放性不足,家庭游戏空间中儿童的主体性地位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家庭游戏空间中的关系网络建设还有待加强。研究者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童年社会学;城市儿童;家庭游戏空间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20)05-0007-04

空间是儿童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人文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儿童游戏空间逐渐进入研究者们的视野。家庭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空间,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和存在方式,家庭游戏空间是满足儿童游戏需要的重要条件。新童年社会学的基本立场是从社会文化的视角研究童年,认为童年是一种赋予儿童社会身份的社会结构,推崇通过人种志的研究方法呈现儿童的真实生活,并让儿童参与到童年研究中来。〔1〕新童年社会学对传统的童年概念进行了解构和重构,对儿童形象进行了积极建构,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儿童,认为儿童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被照顾者和被影响者,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社会建构者。〔2〕新童年社会学研究者关注现代城市中家庭、邻里、社区等重要空间对儿童生活的影响以及儿童在这些空间中的积极行动。空间既是物质场所也是社会文化场所,空间塑造着儿童的日常生活,儿童通过积极行动建构对空间的认知。〔3〕在现代社会,因为担心公共空间中儿童的安全问题,城市儿童大部分时间在家庭中度过,所以家庭游戏空间对于儿童的成长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关于儿童游戏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城市公共游戏空间和幼儿园游戏空间,对儿童家庭游戏空间的研究较少。 基于此,本研究运用新童年社会学视角,探讨城市儿童家庭游戏空间的使用状况,以期为促进儿童与家庭游戏空间的良性互动提供参考。

一、研究设计

本研究选取10名城市儿童(男、女童各5名),主要采用田野观察法和访谈法,探讨城市儿童家庭游戏空间的状况。所选儿童的年龄在16~27个月之间。这是因为一般12月龄的儿童开始独立行走,其自主行动能力更强,可以更好地探索和发掘游戏空间。此外,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大多数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游戏空间对其成长尤为重要。田野观察主要考察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儿童视角出发具体考察城市儿童家庭游戏空间的安排和游戏材料投放情况。二是基于儿童立场考察儿童在家庭游戏空间的游戏行为,发现游戏空间对儿童的具体影响以及儿童对游戏空间的改造与创造。研究者还对家长进行了深入访谈,以补充相关信息。

二、研究結果

(一)家庭游戏空间的儿童尺度

儿童是家庭游戏空间的主要使用者,家庭游戏空间的设计需要符合儿童尺度。儿童尺度(child-scaled)指以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出发点进行物理空间的布局与设计。〔4〕

1.家庭游戏空间体现了一定的儿童尺度

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大部分家长拥有一定的儿童尺度意识。在创设家庭游戏空间时,家长能够部分考虑到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第一,家长能注意到儿童身高的独特性。例如,家长基本会选择与儿童身体尺寸相匹配的游戏材料,并根据儿童的身高选择合适高度的游戏设施,如选择适合儿童身高的游戏桌和玩具收纳架,将游戏材料摆放在与儿童视线平行的低矮位置等。第二,家长会有意识地根据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的需要选购玩具,如根据儿童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发展需要提供游戏材料。第三,家长尤其会注意游戏空间的安全问题。 例如,家长会预先将游戏空间中坚硬的以及尖锐的物品尽量清除,将家具贴上防撞条和防撞角以减轻可能对儿童造成的伤害。第四,家长能够根据儿童的天性提供相应的游戏空间和材料。例如,发现儿童爱探索,家长会放弃有安全隐患的家庭摆件,允许儿童在自己触手可及的家具柜面上自由游戏。又如,发现儿童喜欢坐在地上,家长会在地面铺上游戏垫供儿童游戏使用。可以说,家庭游戏空间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儿童尺度。

2.家庭游戏空间的儿童尺度有一定欠缺

通常情况下,家长会在某一生活空间中专门开辟一个地方作为儿童的游戏空间。家庭游戏空间由家长为儿童设置,家长的意图和儿童的需要契合度高才能引发儿童更多的游戏,反之则会造成游戏空间的闲置,进而影响儿童的游戏行为。例如,部分家长使用围栏为儿童创设了相对独立安全的游戏空间,然而儿童在围栏内游戏的时间并不多,儿童更喜欢在房间各处进行自由探索。此外,本研究发现,游戏空间中家长为儿童提供的一些游戏材料会闲置。这可能是因为儿童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而家长是依据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的普遍特点为儿童提供游戏材料的,难免有时会不符合自家儿童的需要。

(二)家庭游戏空间的边界

1.家庭游戏空间的边界比较清晰

创设专门的游戏空间有助于儿童形成界限感,促进儿童养成在专门地方做专门事情的习惯。通过田野观察和访谈发现,城市儿童家庭游戏空间的边界相对比较清晰,具体表现为大部分家庭会将客厅作为儿童专门的游戏空间。家长会将客厅中间的家具尽量清空,铺上游戏垫,留出足够大的活动空间供儿童游戏。客厅中的游戏垫及其周围的玩具共同构成了儿童的独立游戏空间,游戏垫的边缘成为儿童游戏的边界。儿童在游戏垫上游戏,有利于游戏材料的管理,还有利于儿童游戏的安全。

2.家庭游戏空间边界的开放性不足

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儿童更喜欢一些临时的游戏空间。例如,厨房是大多数儿童喜欢的地方,厨房里的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是儿童非常感兴趣的游戏材料,儿童对这些生活用品的喜爱常常超越对专门玩具的喜爱。又如,当儿童到卫生间洗澡、洗手时,卫生间常常会成为儿童临时的游戏空间,儿童可以在那里找到无限多的乐趣。 然而,家长往往希望儿童在指定的空间中游戏,不允许儿童将一个空间中的材料带到另一个空间中,如不希望儿童将水盆拿到客厅玩,不希望儿童将锅碗瓢盆拿到卧室等。家长希望儿童游戏空间的边界保持封闭,这样可以保证儿童的安全,也有利于游戏后的清理。事实上,空间开放才能促进儿童产生更多有益的游戏行为。

(三)家庭游戏空间中儿童的地位

1.儿童在家庭游戏空间中的行动受到限制

儿童是家庭游戏空间中的主体,空间应当为儿童所控制和支配。然而事实上,家庭游戏空间资源的分配权掌握在成人手中,家长往往从自身角度出发,对儿童家庭游戏空间和儿童的游戏行为进行一定限制。例如,家长要求儿童在自己指定的地点进行游戏,认为经过自己筛选的地点更适宜儿童游戏,也更方便清扫和整理。又如,当家长不希望儿童到某个房间时,会将房间的门关上,以此制约儿童的行动。

2.儿童在成人的限制下有一定的自主性

儿童喜欢自主行动也有能力自主行动。在成人的限制下,儿童坚持他们的自主性,并在他们的世界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儿童会抓住各种机会在空间中自由移动,探索每一个空间和空间中的每一处。儿童的身体动作反映了他们体验周围空间的方式。〔5〕自由移动对儿童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儿童正是通过移动来探索空间,建立不同空间之间的联结,积累关于空间的新经验的。儿童也通过自由移动来体验家庭空间氛围,感受家庭的边界,建立家庭的归属感。通过对家长的访谈得知,家长较少关注到儿童自主游戏形成的空间,对儿童的自主游戏空间关注还不够。由此可见,家庭游戏空间中儿童的主体性地位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家庭游戏空间中的关系网络

1.家庭游戏空间中游戏材料之间缺乏联系

成人关注到儿童早期对物的兴趣以及操作物的需要,重视为儿童提供各种游戏材料,然而很多游戏材料是商家精心设计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玩具,如能发出音乐的电动玩具、球类玩具、建构类玩具等。这些游戏材料与儿童之间建立的是某种特定关系,而各种游戏材料之间更多的是孤立的存在,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家长没有意识到需要从整体关系视角以及文化视角关注儿童与游戏材料以及游戏材料与游戏材料之间的联系。

2.家庭游戏空间中儿童与成人多处于单向交往关系

本研究发现,儿童游戏时,家长往往处于精神游离或不知所措的状态。家长是儿童游戏的旁观者,游离于儿童游戏之外。家长习惯于将儿童游戏空间视为物理空间,忽略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成人对儿童的游戏持一种矛盾的态度,他们不确定是否要干预儿童的游戏。这种矛盾源于成人关注的是儿童通过对物的操作获得发展,而没有从社会和文化背景思考儿童的游戏,没有认识到儿童需要在与成人的互动中建构新的游戏意义。可见,家庭游戏空间中的关系网络建设还有待加强。

三、建议

(一)增进对家庭游戏空间的理解,把握儿童尺度

1.增进对家庭游戏空间的理解

研究發现,家长更喜欢从环境和材料的角度来为儿童游戏创造条件,却很少使用空间的概念。这说明大部分家长还缺乏空间意识,对儿童游戏空间的理解还不够。空间意识的缺乏使得我们很少把环境和人的行为看作一个整体,很少反思空间本身意味着关系、情感,意味着独特的生活方式,也很少考虑儿童对周遭的体验和反应。〔6〕对空间的理解一般有两种理论,即客观唯物论和主观唯心论。客观唯物论认为空间包含可触摸的现实的东西,这种理解最终将空间交付给更多的物质和可测量的东西。主观唯心论认为空间是在人类感知中的呈现。由此看来,家庭游戏空间不仅包括物理环境,还包括精神文化环境。 儿童的自由感、兴奋感和惊奇感等都会通过游戏空间表现出来。家长既要关注实体的家庭游戏空间,又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空间,为儿童创设自由安全的家庭游戏空间。

此外,空间是一个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兼具的概念。儿童游戏空间是关系社会。〔7〕在儿童游戏空间中,既有儿童与物的关系,也有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在这些关系的交互中产生各种意义情境。“交互既是儿童游戏空间生产的动力,也是目的,儿童游戏空间是以促进交互为目的的动态系统。”〔8〕空间不仅是一种静态的存在,而且具有生产性,儿童是空间生产的主体。儿童通过游戏创造空间的意义。 当家庭游戏空间适宜于儿童时,儿童会产生诸多有益的游戏行为。

2.从儿童视角出发把握儿童尺度

家庭游戏空间是儿童的空间,尺度是儿童的尺度。科萨罗所的阐释性再构理论强调,儿童参与社会活动时具有创新性和创造性,建议儿童通过创造性地接受或利用成人世界的某些方面来参与他们自己的文化,以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儿童不是被动地将社会内化,而是积极地为文化生产和变革做出贡献。〔9〕适宜的家庭游戏空间需要儿童去自主创设。儿童体验世界的方式与成人明显不同。因此,家长需要对儿童自主创设的游戏空间给予高度重视,通过观察儿童在游戏空间中的行为,了解儿童的游戏空间喜好,从而更好地理解儿童的需要。儿童的游戏空间喜好为我们揭示了儿童的诸多尺度,如儿童喜欢探索、喜欢自由移动、喜欢狭小的隐秘空间等。

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创设适宜的儿童游戏空间上,家长需要持续不断地去了解儿童,用心观察儿童的游戏行为,不断思考自身行动的适宜性,并学习儿童游戏的相关理念和实践经验,从儿童视角出发把握儿童尺度。当家长与儿童在一起游戏时,不仅是支持儿童的游戏,更是丰富自己对游戏的理解。

(二)通过开放和协商优化家庭游戏空间,建构家庭游戏空间的关系网络

1.开放家庭游戏空间的边界,支持儿童自主探索游戏空间

儿童的游戏行为受到游戏空间的影响,但同时也在积极建构自己的游戏空间。“如果成年人的空间可以更具渗透性、异质性和对他者的宽容,那么那些在社会中以他们的身体和精神自发性、创造性、丰富性和流动性而闻名的儿童,可能有机会在成人世界中创造他们自己的空间。”〔10〕家长可以打开空间的限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家庭的所有生活空间变成儿童的游戏空间。儿童借助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可以让一切空间为自己所用。例如,儿童特别喜欢家庭中的角落和缝隙,一旦发现缝隙,会努力将身体挤入狭小的缝隙中,用自己的整个身体去感受角落和缝隙。 通过这一行动,儿童可以深刻感受身体与他们所占据空间之间的关系,体验挤压游戏的趣味性。儿童天生善于游戏,总会为自己寻找到最合适的游戏空间。只要家长放手,为儿童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儿童自会建构出理想的家庭游戏空间。

2.積极与儿童协商,建构家庭游戏空间的关系网络

家长应当以理解儿童游戏行为为基础,并且积极与儿童协商对话,充分搭建各种关系网络,共同建构家庭游戏空间。儿童的肢体语言清楚地表明,当他们玩耍时,他们的内外世界相遇并融合。运动、想象、身体和精神是不可分割的,他们同时思考、玩耍和运用他们的想象力。家长应当积极参与到儿童的游戏中,与儿童开展有意义的对话,与儿童、游戏材料一起建构游戏空间的关系网络。

参考文献:

〔1〕苗雪红.西方新童年社会学研究综述〔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29.

〔2〕李平,袁爱玲.童年的走向:新童年社会学的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6,710(6):12.

〔3〕PIA C,MARGARET O B.Children in the city:

Home,neighbourhood and community〔M〕.London:Routledge Falmer,2003.

〔4〕黄进,赵亚莉,奥尔加·杰瑞特.中美幼儿园游戏空间的比较研究:以两所高校附属幼儿园的活动室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9,41(1):94-101.

〔5〕GUNILLA L.When small children play:How adults dramatise and children create meaning〔J〕.Early Years:A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01,(12).

〔6〕黄进.儿童的空间和空间中的儿童:多学科的研究及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3):21-26.

〔7〕〔8〕吕进锋,曹能秀.关系社会:幼儿园儿童游戏空间新论〔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7):26-87.

〔9〕威廉·A·科萨罗.童年社会学〔M〕.张蓝予,译.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6:15.

〔10〕JONES O.Melting geography:Purity,disorder,childhood and space〔M〕//HOLLOWAY S,VALENTINE G.Childrens geographies.London:Routledge,2000:31.

A Study on Home Space for Play of Children in City Based on New Sociology of Childhood

Han Bo

(Maanshan Teachers College, Maanshan, 243041)

【Abstract】Based on new sociology of childhood and using field work and interview, this study explores home space for play of children in city.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child-scale of home space for play still has room for improvement, borders of home space for play need to be further opened, childrens role should be increased, and relation network should be constructed.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Keywords】new sociology of childhood; children in city; home space for 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