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催青条件对两广二号原原种产卵成绩的影响

2020-07-26黄扬玉李枫烨浦月霞兰艳妮叶建蔚

广东蚕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浅色原种制种

黄扬玉 李枫烨 浦月霞 兰艳妮 叶建蔚

不同催青条件对两广二号原原种产卵成绩的影响

黄扬玉李枫烨浦月霞兰艳妮叶建蔚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南宁530007)

文章采用渐进催青、短光照催青及两段催青法等3种不同的催青条件催青两广二号的4个亲本,调查养蚕制种后的产卵成绩。结果显示芙蓉、932和湘晖的良卵率在3种不同催青条件下,两段催青法的良卵率均为最高,良卵率大小顺序为两段催青法>短光照催青法>渐进催青法。广西的含多化性血统的二化性蚕品种,使用两段催青法,长光照,催青后期每天感光18h以上,饲养后制种浅色卵较少,良卵率最高,可以获得最佳的产卵成绩。

家蚕;渐进催青;短光照催青;两段催青;良卵率

影响家蚕化性的外因有温度、光照、湿度及桑叶质量,其中温度是最关键的因素[1~2]。广西的主推品种两广二号含多化性血统,催青期温度对其化性影响最大[3]。蚕种在催青时期的温度、湿度及光照条件会影响到蚕种的孵化率、家蚕的生长发育及茧质,甚至影响到制种时的产卵成绩,而制种时的产卵成绩对蚕种场来说显得极为重要,通过选择最佳的催青条件,确保获得最好的产卵成绩。该研究通过不同的催青条件催青4个两广二号原原种亲本芙蓉、932、湘晖和7532,饲养后制种,调查产卵成绩,分析最佳催青条件,以期对生产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时间与地点

2018年4月8日—2018年6月20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站催青室,广西大学农学院蚕学研究所蚕室。

1.2 试验材料

芙蓉、932、湘晖、7532原原种。

1.3 试验设计

设置3种催青方式处理,渐进催青法(江浙一带常用方法)(见表1)、短光照催青法及两段催青法(广西应用的方法,见表2)。短光照催青前期温湿度标准与广西两段催青一致,后期缩短光照时间即胚胎只光照12 h。用3种催青方式分别催青处理芙蓉、932 、湘晖和7532 ,再调查产卵情况。

产卵成绩调查方法:试验的4个蚕品种每个处理制1大张原原种(28 蛾)。原原种即同一蚕品种雌雄自交产卵(即芙蓉(♀)×芙蓉(♂)、932 (♀)×932 (♂)、湘晖(♀)×湘晖(♂)、7532 (♀)×7532 (♂))。制种后放置在24 ℃~28 ℃的自然温度下保护15 d,去掉最好和最差的8个卵圈,抽取15 个卵圈进行调查,数出良卵数、不受精卵数死卵数及不越年卵数,计算良卵率。公式如下:

表1 渐进催青温湿度标准[4]

表2 两段催青法标准[3]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3显示,两种处理下,芙蓉的浅色卵比较:渐进催青>短光照催青>两段催青,不越年卵在渐进催青中较多,为29粒,明显多于短光照催青和两段催青。良卵数比较:短光照催青>渐进催青>两段催青,良卵率比较:渐进催青< 短光照催青 <两段催青。总卵量差异极显著,浅色卵和良卵率差异显著,不受精卵、不越年卵、死卵和良卵数无显著差异。

932 的浅色卵比较:短光照催青 > 两段催青 >渐进催青,不越年卵在渐进催青中较多,为47.9粒,明显多于短光照催青和两段催青。良卵数比较:短光照催青>两段催青>渐进催青,良卵率比较:渐进催青<短光照催青<两段催青。总卵量差异显著,不受精卵、浅色卵、不越年卵、死卵和良卵数无显著差异。

湘晖的浅色卵比较:渐进催青>短光照催青>两段催青,不越年卵在两种处理下和对照相差不远。良卵数比较:短光照催青>两段催青>渐进催青,良卵率比较:渐进催青<短光照催青<两段催青。良卵数和总卵量差异显著,不受精卵、浅色卵、不越年卵、死卵和良卵率无显著差异。

7532 的浅色卵比较:渐进催青>短光照催青>两段催青,不越年卵在两种处理下和对照相差不远。良卵数比较:短光照催青>两段催青>渐进催青,良卵率比较:渐进催青<短光照催青<对照。浅色卵差异极显著,不受精卵、不越年卵、死卵、良卵数、总卵量和良卵率无显著差异。

表3 各蚕品种不同催青条件产卵成绩

注:数据为15蛾单蛾平均值。用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表示差异显著,“**”表示差异极显著,无标注表示不显著。

3 小结

通过3种不同方法催青处理的蚕种,经过孵化、饲养并制种,从制种成绩看,不同蚕品种芙蓉、932、湘晖和7532在3种处理方式中,良卵率大小顺序均为:两段催青法>短光照催青法>渐进催青法。因此证明广西的含多化性血统的二化性蚕品种,使用两段催青法,长光照,催青后期每天感光18h以上,饲养后制种浅色卵较少,良卵率最高,可以获得最佳的产卵成绩,而采用江浙一带渐进低温法催青很容易产生浅色卵,良卵率偏低。

[1]蒋满贵,韦廷秀,汤庆坤.家蚕非滞育卵的诱因分析及探讨[J].广西蚕业,2008,45(4):34-36.

[2]张桂玲,黄嫔.家蚕化性及调控措施[J].广东蚕业,2009,43(4):15-17.

[3]浦月霞,莫嘉凌.两广二号三级原种化性的控制[J].广西蚕业,2012,49(2):28-32.

[4]冯家新.蚕种学[M].农业出版社,1998.

黄扬玉(1983- ),女,硕士,农艺师,研究方向:桑蚕原种繁育。

S882

A

2095-1205(2020)03-01-02

10.3969/j.issn.2095-1205.2020.03.01

猜你喜欢

浅色原种制种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原原种“871”“872”种性变化分析
从前
为什么夏天穿深色衣服要比穿浅色衣服热?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中央财政下达奖励资金10亿元支持制种大县建设
全方位管理 提高原种整体质量
春“色”撩人
蔬菜制种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