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研究

2020-07-24梁华

时代汽车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新能源汽车高职院校

梁华

摘 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突飞猛进,汽车产业对新能源汽车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需面向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实训基地建设为产业、社会发展输出为应用型高技术人才。本文将从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背景进行分析,探索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的建设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

1 研究背景

1.1 国内背景

在《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中,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发展提出了实际的新要求。《路线图》中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销售、市场份额作了明确要求,例如:“到2020年,自主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市场份额达到70%以上”;并且对高端新能汽车的发展也比照国际先进技术进行明确的要求: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将形成自主并可控的完整产业链。重点发展高端新能源汽车,争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年销量300万辆的目标,并且自主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达到80%以上。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

1.2 区内背景

《广西新能源汽车发展行动方案(2016—2020 年)》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提出了要求:“到2020年,全區形成新能源整车年生产能力40万辆,新能源动力总成年生产能力突破5万套,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年产值 300亿元;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站104座,新增充电桩26215个。新能源汽车在全区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充电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形成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开发、生产、销售、检测、服务为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体系。”

2 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

2.1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要求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新能源汽车从业人员的技能进步速度未能跟上汽车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步伐,制约了汽车行业的发展。目前,国内仍在探索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机制和课程的完善,形成相应的职业教学体系。高职院校的高等职业教育更注重产教融合,根据产业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需要,探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级技能人才培养方式,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依照企业的资源进行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建设。

2.2 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创新的需要

目前,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教学与岗位培养方向主要是培养新能源汽车研究开发、生产制造的人才,以及电动汽车性能检测、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维护维修、技术推广等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的人才。通过职业技能培训使学生了解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的情况,理解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原理,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的维修技术,完成整车故障诊断及处理、元部件拆装等基本工作任务。这对于新能源汽车实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实践环节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导致学生技能与岗位需求脱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内部构造复杂且不易拆装,而元件实物单价非常昂贵;电学等知识抽象化,拆装实训教学也不便开展;高压安全风险系数低,存在漏电的风险。这也对新能源汽车的实训基地建设方向提供了现实依据。

专业的、现代化的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建设的优化可为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的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现实条件。

3 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3.1 遵循人才培养标准,贴合课程体系框架

3.1.1 创新了一体化教学,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专业与职业一体,学业与岗位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要求,依据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能力目标,基于职业成长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探索并实践了“交替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理论基础的学习领悟与基础专业技能实践训练相互交替的一体化模块化的教学实施培养模式。

3.1.2 构建了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突破了原有的学科体系,按照工作过程典型任务系统化进行课程设置,从社会调研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归纳典型工作任务,采用“岗位职业能力分解法”设置和优化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下,形成了基础学习模块保障学生的再学习能力,专业学习模块保障学生的专业能力,拓展学习模块保障学生的跨职业适应能力,并且注重了学生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保证学生就业后能尽快适应岗位工作过程要求。

3.1.3打造实训基地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采用“送出去、请进来”自身提高的方式逐步形成综合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与多个校企合作企业合作建立双师素质教师培训基地。每年有计划分批次地把专任教师送到新能源汽车企业挂职锻炼一个月以上,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走向和市场用人需求,学习企业生产新技术,协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难题和技术更新,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与实践能力。聘请新能源汽车企业专家定期来校为专业教师进行新技术培训,提高教师问题技术水平,增强对新能源汽行业、技术新发展的了解,使学院教育能够更紧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3.2 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建设路径

3.2.1 把握基地设计构架,培育高级技能人才

紧密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度契合广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实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产品的设计开发、技术服务和生产等一系列流程,将专业、课程、师资、资源等,进行了融合调整,人才培养方面紧跟前沿技术,不断的将新技术融入专业和课程中。最后基于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搭建实训资源,对新能源实训基地构架建设进行整合与优化,将各相关实训设备、实训场所、实训资源等进行有效融合,力求做到环境的真实化、设备的生产化、功能的系列化、人员的职业化和管理的企业化。以此作为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的设计标准展开建设。

在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学生可以研发探索创新性的新能源汽车技能,参与创新研究、产业孵化,强化专业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力求培养一大批知识型、操作型、实用型的技能人才。

3.2.2 拓展校企合作广度,深化产教融合

根据我校实训室现有基础,本着“完善现有、提升质量、保持特色、争创一流”的实训室建设原则,把新能源汽车企业先进的技术及理念引入到汽车职业教学。新能源汽车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以下7个实训室:新能源汽车整体构造认知实训室、电力电子技术实训室、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检测与维修实训室、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实训室、混合动力汽车原理与检修实训室、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实训室、新能源汽车整体控制技术实训室。

重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服务于地方经济,还与区内外新能源汽车大型企业联合组建联盟,打造国内高职领域知名的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加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教学实践和成果转化,开拓创新、着力探索和发展校企融合发展的新领域、新途径。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可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而企业则能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和市场优势。

3.2.3 打造智慧技能实训室,优化数字化教学资源

智慧技能实训室配置录播系统、电子交互白板、虚拟仿真系统、实操设备、新能源汽车、学习讨论区等,以理实一体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进行全面的素质和技能培训。通过数字化教材、虚拟仿真平台、实操设备、智能评价体系,打造多层次、立体化、信息化的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虚拟仿真与实操训练相结合,解决了过往新能源汽车实训中知识抽象化、实训工位不足、高压危险系数高、教学工作压力大、实训设备损耗大等问题。教师在实训过程中结合虚拟仿真软件进行教学,学生可以边看动画边学习,边看视频边操作。学生可以通过智慧技能实训室全面掌握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拆装与维修保养、新能源汽车高压部件标准操作训练、高压系统控制原理等知识。整个过程中可进行跟踪检查,并可用仿真软件进行考核,加强学生对实操技能的掌握,真正实现,“做中教,做中学”。

3.2.4 依托“1+X”证书制度,升級实训设备

“1+X”制度下的课证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升级改造要为汽车新能源专业的模块化教学服务。在现有的实训资源上,购置相关设备,并将设备按照类别及技术等级进行重组。在 1+X 证书制度下,更要通过政府合理的引导,与企业相互配合,实现三方的互联互动。未来新能源汽车专业群将以新能源汽车产教联盟为依托,以学校双高建设为契机,对接未来汽车技术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有计划、有步骤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联盟。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的建设,立足将常规汽车专业做出高端、新能源汽车专业做出特色的双轨,并打造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新篇章。

4 结语

新能源汽车发展突飞猛进,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巨大,高职院校必须紧跟行业企业发展,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和优化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建设,对培养素质良好、专业性强的维修人才有着极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黄祖栋.产教衔接、赛训融合,促进专业“五力”提升——以广西交通运输学校新能源汽车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为例[J].大众科技,2019(242):116-118.

[2]刘晓馨.职业院校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基地建设初探[J].内燃机与配件,2019.(21):287-288.

[3]高岩.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建设分析[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8.(5):124.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新能源汽车高职院校
浅谈新能源汽车的概况和发展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思考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会计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