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0-07-24罗鸿王文轩冯维王运春

医药前沿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关节盘下颌移位

罗鸿 王文轩 冯维 王运春

(南充市中心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一种口腔科常见疾病,发病率为20%,以20~40岁多见[1]。TMD主要病理改变为关节盘位置及形态的改变[2],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传统的诊断方法主要是依据患者临床症状和X线等影像学检查进行判断,这些方法虽然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是不能确诊关节盘所处部位[3]。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改进,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越来越被应用于临床诊断中。有研究表明MRI诊断TMD的准确率较高[4]。为此对TMD患者采用MRI检查方法,旨在为诊断TMD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诊治的主诉为TMD患者60例,其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20~45岁,年龄平均(30.21±1.73)岁;病程1~11个月,病程平均(6.50±0.30)个月;临床症状:关节区疼痛46例,下颌运动障碍28例,关节弹响18例。所有患者都是单侧患病,知情同意,符合伦理学要求(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均有颞下颌关节区域的疼痛、酸胀等症状者;(2)符合MRI适应症;(3)相关资料完整。

1.2.2 排除标准 (1)合并严重心、肝等紧要脏器病史,恶性肿瘤者;(2)面部外伤者;(3)依从性较差者;(4)有精神、智力障碍者。

1.3 方法

本次检查所用的仪器是由美国GE公司生产的Signa 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参数设置如下:256×192矩阵,10~12cmFOV,3mm层厚,1mm间距,30msTE,1800msTR。首先常规从轴位和冠状位扫描患者颞下颌关节,然后再从斜矢状位行开口和闭口扫描,扫描时仔细观察患者颞下颌关节运动状况。闭口位:行T1WI、PDWI和FS T2WI成像;开口位:在患者上下前牙之间放置一块楔形木块,再行T1WI、PDWI和FS T2WI成像。扫描期间仔细观察关节盘的形态、部位及骨变化情况等。通过T1WI与PDWI图像评估关节盘和髁突之间的关系,从而诊断关节盘移位情况。通过T2WI图像评估受检者关节腔积液情况。

1.4 观察指标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MRI诊断准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评估MRI诊断关节盘是否为可复性移位的准确率。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MRI诊断与病理诊断率

在60例主诉为TMD患者中,经病理确诊有50例,经MRI确诊有46例,诊断符合率为92.00%,与病理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 MRI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MRI诊断的敏感性为92.00%(46/50),特 异 性 为80.00%(8/10),准 确 率 为90.00%。见表2。

表2 MRI诊断与病理诊断的阳性与阴性情况

2.3 MRI在关节盘移位中的诊断符合率

在确诊为TMD的50例患者中,不可复性移位经病理确诊有40例,经MRI确诊有38例,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复性移位经病理确诊有10例,经MRI确诊有10例,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MRI诊断总符合率是96.0%。见表3。

表3 MRI诊断与病理诊断关节盘移位符合率比较

3.讨论

目前对于TMD发病机制尚未有统一定论,有些研究者认为可能是颞下颌关节内部出现机械性故障导致关节产生光滑运动,从而出现肢体运动障碍[5]。TMD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如关节区疼痛、下颌运动障碍、关节弹响等)多样,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有X线片、关节造影术、CT和关节镜,x线误诊率高;关节造影术创伤较大,患者痛感重,且有人群使用限制(如对造影剂过敏者、血液系统疾病者等);CT虽然能较好显示骨结构情况,但是不能清楚反映非矿化组织的情况[6];关节镜是目前兴起的一项检查方法,能够清晰的显示关节盘和滑液变化情况[7],但其创伤性仍较大。

机体在正常情况下其关节盘成像呈双凹形[8],而且其各个部位清晰可见,有一条显著的分界线将关节盘的后带和双板区隔开,另外会有一个角度在横嵴与关节盘之间,这个角度正常值是在10度以内[9]。临床上运用MRI诊断TMD主要采用的是双侧表面圈,其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和信噪比,而且能清晰显示图像;MRI扫描常规使用T1WI和T2WI成像,T1WI能够较好显示颞下颌组织结构,T2WI则对关节盘的部位形态及骨结构图像的显示更加清楚,两者结合则能较好判断关节渗出液的情况[10]。

本次,MRI对关节盘穿孔、关节盘后损伤、骨关节病和关节盘移位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100.00%、90.91%、100.00%、100.00%,MRI诊断的总符合率为96.00%,提示MRI具有较高的病种分类的诊断能力。有研究发现在MRI图像中TMD患者会有骨关节炎(表现为骨糜烂坏死,出现囊肿等)的现象出现,从而能诊断其有骨关节。本结果显示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2.00%、80.00%,准确性为90.00%MRI对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可复性移位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5.00%、100.00%,提示MRI对TMD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分析原因可能与MRI能客观显示TMD患者的关节盘部位及形态变化情况,清晰呈现关节骨性组织,分辨率较高有关。

综上所述,通过MRI诊断TMD的准确率较高,可以提高敏感性与特异性,为TMD诊断提供参考,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本次例数较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继续研究。

猜你喜欢

关节盘下颌移位
1.5T MRI对单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定量分析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病因研究进展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盘与髁突改变的MRI表现及相关性研究现状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Σ(X)上权移位算子的不变分布混沌性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
多指离断手指移位再植拇指25例
磨骨术在下颌角肥大患者整形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