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赛迪顾问白皮书为您详解 充电桩万亿元级市场在哪?

2020-07-23

新能源汽车报 2020年21期
关键词:换电直流电动汽车

编者按

2020年,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业成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在政策和市场双重作用下,我国已建成大规模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稳步推进充电桩规模化布局。基于此,赛迪顾问特发布《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发展白皮书》,从电动汽车充电桩定义及内涵、产业环境、产业现状、行业趋势、投资价值五个方面全面展开并给出相关建议,本报摘要刊登,以飨读者。

产业环境

国家政策的扶持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从2015年至今,国家及各地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二十多项关于充电基础设施的支持政策,让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共同发力。在政策驱动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业将迎来一波红利,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当前,汽车消费对拉动内需、发展经济有着强劲的基础性作用。而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我国来说,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对当前疫情下汽车行业和经济恢复强劲发展有着不可缺的战略作用。因此,充电桩产业的加速崛起将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创造很好的外部环境。

我国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的充电技术主要分为三大类:交流充电、直流充电和换电技术。未来,国内充电方向将向大功率充电和无线充电拓展。

目前,我国交流充电和直流充电在公共充电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58%和42%。交流充电桩功率一般较小,充电速度一般较慢,主要安装在住宅小区停车场等地。直流充电桩功率较大,充电速度较快,主要安装在高速公路的充电站、商场停车场和公共停车场等地。未来的充电网络也将是多种技术混合布局,满足不同车型和场景的充电需求,私人桩以交流慢充为主,公共桩以直流快充为主、慢充为辅。

而换电技术受制于各厂家电池规格不统一和换电商前期投入非常高等因素限制,既难以在不同车型中应用,又难以实现大规模应用。换电技术优势显著,可以减少补充电能时间,在五分钟内完成,与加油时间类似。但由于显著降低电池成本存在严重瓶颈,换电技术虽开展早但大规模推广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未来,电动汽车充电新增方向有两个,一个是大功率直流快充,另一个是无线充电。

产业现状

在政策和市场双重作用下,我国已建成大规模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稳步推进充电桩规模化布局。截至2019年底,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417.4万辆,全国充电桩保有量达到121.9万个,车桩比从2016年的4.6:1下降至3.4:1。

根据《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规划,截至2020年底,我国公共充电桩要达到50万个,新增超过 430 万个用户专用充电桩。截至2019年底,中国公共桩和私人桩分别累计为51.6万个和70.3万个,国家提前完成公共桩规划目标;而私人桩目标完成率仅为16.3%。

2019年,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总量中主要为交流充电桩。从私人桩来看,交流桩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对电池损耗较小、满足消费者利用汽车长时间闲置之余充电的需求。私人桩主要用途为消费者自己使用,以交流桩为主。从公共桩来看,直流桩充电功率大、充电快、使用方便,适用于商场、娱乐场所、写字楼停车场等消费者密集、充电时间短的场地。近两年,直流桩占比保持在40%以上。截至2019年底,在公共充电桩中,交流桩和直流桩的保有量占比分别为58.3%和41.6%。

我国电动汽车换电产业已实现小范围内商业化推广,但换电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行业规模较小,运营商数量少。2019年底,我国电动汽车换电站已有306座,主要集中在北京及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从区域分布来看,公共桩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是公共充电桩的主要集中地。2019 年,前十省(直辖市)的公共桩保有量占比达到74.0%,且多分布于直辖市和东部沿海发达省份。2019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主要集中在一二线、限牌城市,正逐渐向二三线的非限牌城市渗透,加快推进了二三线城市公共充电桩建设。目前,中国充电桩运营模式主要分为四种:充电运营商主导模式、充电运营商和车企合作模式、车企主导模式和运营平台主导模式。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指出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作为“新基建”的重要领域,我们认为将会呈现十大趋势。

第一,政府优惠政策力度加大,吸引更多企业布局。

第二,技术升级持续推进,企业迎来新盈利模式。

第三,充电桩产业转型新契机,市场空间广阔。

第四,多方主体积极布局,利好地方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五,不断提升的电池容量和续航里程加大快充需求。

第六,充电桩利用率不高,中游遇盈利瓶颈。

第七,较多利益主体加大充电桩产业推进难度。

第八,充电桩迅猛发展,车桩比加速下降。

第九,充电桩技术与数字经济技术紧密结合。

第十,民企、国企和外企各有竞争优势。

国家高度重视“新基建”,推动充电桩产业发展,投资充电桩及相关产业具有稳定盈利预期。

在“新基建”加快推进和汽车消费刺激政策等红利的推动下,不仅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有望通过政策刺激实现投资额的扩充,而且与充电桩产业相关的电网、通信、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车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也将得到投资者的青睐。

同时,“新基建”也为众多的金融机构、投资机构、基金提供更好的投资项目。

因此,以下三种类型项目需要重点关注:第一,互联网技术与充电桩运营深度融合;第二,产业价值链将向下游后市场领域转移;第三,运营环节的民营龙头企业和参加国网充电设施招标的第一梯队。

(一)地方政府应合理布局

1. 鼓励车企、充电桩建设商和运营商、后市场服务商等多方主体共同打造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全覆盖的地方级和企业联盟级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 严格要求充电桩零件商、设备商、建设商和运营商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提供便捷、智能和安全的充电桩产品和服務。3. 积极引导广告商、大数据服务商等后服务市场商与充电桩运营商合作,形成内容丰富的多种商业模式,开拓更多增值服务的盈利增长点。4. 支持老旧住宅小区改造,建设充电桩。要求新建住宅区和商业区停车位建设充电桩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鼓励开展充电车位一桩多用、相邻多用、分时共享,提高充电桩使用效率。

(二)投资者要抢占市场

1. 研究地方充电基础设施支持政策和财政收入水平,比较各地方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根据地方政府规划和行政许可,分析对投资项目收益和风险的影响。2. 为了保持投资金额在合理范围和分散项目风险,积极吸引国企、民企共同投资,可采用共同基金、PPP等形式。3. 对投资对象公司开展尽职调查或聘请专业公司开展尽职调查,评估企业历史和能力、项目可行性、投资风险和收益等。

(三)相关企业抢占先机

1. 应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用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充电基础设施项目的项目收益债券。2. 通过加强充电与高新技术深度融合,积极探索数据增值空间,提升在细分市场的品牌地位,并形成规模化优势。3. 丰富多种运营模式及融合,充分利用“大平台、大通道、大联网、大协作”,开发多种增值服务业务,获取新的盈利增长空间。4. 建立充电桩网络运行中心,通过中心实时远程感知网络中每个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充电次数、电压电流、充电电量、设备温度及故障情况,进行精细化的运营管理。5. 加强大功率充电技术、换电技术、无线充电技术的研发投入,提升电动车充电便利性。

猜你喜欢

换电直流电动汽车
基于无桥隔离SEPIC转换器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
电动车换电模式迎利好
国内首个换电标准过审
7月10日蔚来开始执行全新换电收费模式
水管哭了
18座蔚来换电站落地京港澳高速
基于直流侧电压不均衡的CHB多电平逆变器SHEPWM控制技术
直流屏直流正极接地故障分析
一起直流系统复杂接地故障的查找及分析
2020年北京私家电动汽车将基本“一车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