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本土原创的学前“醒目教育”理论的构建与实践探索

2020-07-23裴光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81期
关键词:儿童

裴光华

[摘   要]“醒目教育”是笔者历经18年实践,从教育学层面进行意义的合理拓展和升华而产生的学前教育思想,旨在培养五官敏锐、乐于探索、积极主动的“醒目”儿童,让儿童围绕适应生存环境中的人、事、物展开认知,快乐学习,创造出彩人生。学前“醒目教育”强调躬行主义、蒙以养正和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其核心理念为“‘目是‘醒之源,‘醒为‘目之成”,课程理念为“课程重构·魅力游戏”。

[关键词]“醒目”儿童;醒目教育;醒目教育理论;区域醒目课程

我国幼儿园的课程改革实验,多数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被外来的教育理论牵引着,如苏联学科教育、瑞吉欧方案教育、蒙台梭利教育、华德福教育、高宽早期教育、杜威活动教育等,并试图通过本土的实践将其中国化。

“如何构建中国本土原创的学前教育理论,使其基本概念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即中国色彩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而不是沿用西方理论中的概念?”[1]笔者在主持区域幼儿园课程改革的18年实践研究中,对粤语中最常用于夸奖孩子的词汇“醒目”进行研究,发现其有着在教育学层面独特的魅力,非同一般的价值,蕴藏着丰富的教育真谛,于是将“培养醒目儿童,让幼儿离苦乐学”的“去小学化”本土行动,梳理归纳为“醒目教育”。“醒目教育”理论构建的灵感和思路,源于中国文化的基础——对直觉智慧的深刻认知,下面阐述笔者直觉体悟和发现思考的过程,播种“中国本土原创的学前醒目教育的理论构建”的梧桐,抛砖引玉,期望引来学界“凤凰”不吝批评指正,容当不断完善。

一、“醒目教育”的基本理论

(一)醒目内涵

1.粤语中“醒目”的内涵

粤语,是汉藏语系汉语族的一种声调语言,主要分布于粤港澳大湾区,海外美加澳等地区,是除普通话外,成功发展为全功能语言的语种,每年7月25日是粤语节。

粤语中的“醒目”一词包含丰富的内涵,是对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孩子的夸赞语,表扬其聪明机灵,因此,“醒目仔”“醒目女”就成为广府民系的家长们对孩子成长的最大祈盼。“醒目”在广府民系人的心目中,包含了做事积极主动、好奇、敢冒险,乐于探究、善于沟通合作、易于适应环境、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能够灵活利用资源、善于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生存能力强等等正能量的含义。“醒目”的人的一般外在表现:一是在环境中表现出众,行动力强,对身处的环境有一种天然的觉察和觉醒力,能清晰判断在环境中的处境,快速做出反应,付之行动。二是“醒目”的人五官敏锐,思维敏捷,具体表现为发现事情快,讲话语速快,手脚动作快,脑筋转得快,耳听八方,即为:眼快、口快、耳快、手脚快、心快。三是在人群中比较友善,清楚自己的社会角色并做出适宜的反应,如:对人尊重、包容、友爱、助人、忍让。

2.汉语中“醒目”的内涵

(1)“醒”的内涵

①“醒”造字本意。①酒醉、麻醉或昏迷后神志恢复正常状态,如“醒酒”“清醒”“苏醒”。②睡眠状态结束或还没有入睡,如“唤醒”“睡醒”“大梦初醒”。③觉悟;明白过来,如“醒悟”“提醒”“清醒”。④明显;引人注意,如“醒目”“醒豁”“醒眼”。

②带“醒”字的词组。从“提醒、清醒、酒醒、警醒、唤醒、醒悟、醒松、独醒人、如梦初醒、昏迷不醒、大梦初醒”等词语可见“醒”多指人的头脑处于正常的理性的思维状态,不迷糊,能担责任。

(2)“目”的内涵

①“目”造字本意。“目”是象形字,是人体的视觉器官,即为看世界的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

②带“目”字的词组。

从“目标、目光、目的、耳目、目击、目送、目测、目睹、目瞪口呆、目不暇接、目不暇给、目光短浅、目光如炬、目空一切、目中无人”等词语可见“目”多指人的眼睛所看到的物质世界并带给人的处世认知和行为表现。

3.其他角度审视中的“醒目”内涵

(1)“醒”的内涵

①“醒”在佛教领域与“迷”对立,认为“醒”是看待问题的方式、出发点,知道生命“实相”、宇宙“实相”、自然规律,但不为一己私欲,以身体为载道之器,利益众生,造福于人的,就是“醒着”的。

②将“醒”拓展至教育领域,笔者认为可以理解为能经过归纳、分析、判断来看透事物本质的理性,不受外表诱惑,不犯糊涂,胸怀利民之志向等。

③“醒”字的五行属性为金,应该为乾卦。

(2)“目”的内涵

①从人感知外界事物的途径而言,“目”是人体五官之首,因此,“目”可理解或泛指感知外部世界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即代表或泛指人的五官。

②将“目”拓展至教育领域,笔者认为可以理解为看事物外表现象、相信看得见的感性,泛指幼童以直觉行动和具体形象思维认识世界等。

③“目”字的五行属性为水,应该为坤卦。

综上所言,“醒目”两字在教育领域的本意,可以理解为通过外在感觉器官来感知认识事物,推动使人更好地成为清醒、聪明的人,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二)“醒目教育”内涵

1.教育与“醒目”的关系

(1)什么是教育

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受众多复杂因素相互推动相互作用,如:环境因素、社会政治和生产力因素、学习者个体因素,等等。教育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識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2)中国《易经》文化对“醒目教育”的解释

《易经》是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伏羲从太阳的一升一落中发明了太极,太极中包含阴和阳两种力量,阴阳的互动产生了万物。笔者从中获得灵感,认为教育的根本也可以简化成“醒”与“目”两极,“醒”与“目”反映了学习的二种方式——“静中学”(头脑思考)和“动中学”(感观行动),即思考和行动。其中辩证统一关系如图一所示:

“醒目”教育认为,使人“醒”的器官在人的大脑,通过归纳推理的抽象逻辑思维,获得的是间接经验,产生理性智慧,是形而上的东西,谓之道;“目”泛指五官,是人的感觉器官,通过直接体验、实践操作,习得具体形象的动作性思维,是直接经验,产生直觉智慧,是形而下的东西,谓之器。

“醒”为“醒目教育”的质量观,“目”为“醒目教育”的方法论,培养“醒目儿童”即为学前“醒目教育”目标。“醒目教育”是通过外在感觉器官参与的亲身经历、实际操作和直接感知来获得并积累丰富多样的直接经验,产生丰富立体的“眼识——醒眼、耳识——醒耳、鼻识——醒嗅、舌识——醒味、身识——醒意”,使儿童五官敏锐,机智聪明。

(3)教育应该是快乐的事

《论语》中孔子有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应该是快乐的事。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孩子多少知识,而是要激活求知欲,产生学习内动力,使学习成为由内而生的主动过程,有活力,有生命力,不会因客观情况的好与差而改变学习态度。“醒目教育”源于“去小学化”的课程改革实践,初心是“培养醒目儿童,让幼儿离苦乐学”,使学习成为快乐的事,成为自觉的、主动的、时不我待的事,最关键就是要顺应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不离经背道。“醒目教育”把痛苦的“你逼我学习”变成感官并用的“我自己快乐玩”,把一日生活都过成学习的样子。

(4)“醒目教育”追求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

“醒目”是形容词,是出彩、耀眼之意,“醒目教育”应该是人人都能从不同角度成才(材)。教育是公平的,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機会,孔子有曰“有教无类”。教育的魅力源自它的标志性意义和永恒的光华,是促进学习者更好地发展,教育者的职责与使命应该是培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一点,应合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中国梦的阐述:“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教育就是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促进所有人的发展,点燃每个人心中的火焰。“醒目教育”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和不同个性,因材施教,给予他们自主探索和主动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开展有针对的个性化学习活动,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自由成长,促进人格的独立和创造性的发挥。“醒目教育”就是在内动力支持下的学习,使学习更有生命力的“活”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培养社会主义各行各业的精英建设者和接班人。

2.什么是“醒目教育”?

(1)什么是“醒目教育”?

(2)“醒目教育”应该包含五层含义:

①“醒目教育”是教育质量观与教育方法论的统一

“醒目”一词既表达教育的质量观,又是学习的方法论,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一方面表达“醒”是一个过程。这个“醒”是从感觉到感知,从外在到内化,从不懂到知道,这么一个逐渐的经历,“醒”不是瞬间产生的,而是有唤醒——觉醒——清醒——醒悟的过程。这里“醒”指学习中由不懂到懂、不会到会的一个过程性活动,是人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表达以“目”为首的感官,是学习的方法,通过各种感官参与学习的过程,如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操作、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②“醒目”代表聪明、机灵、出彩的人。

汉语中“醒目”为耀眼、吸引人眼球、出彩、出众的意思。“醒目教育”中的“醒目”一方面代表个体的自我发展,即不断进步获得“醒目”,也可以是个体在一群人中因某个方面的出众成为醒目者;另一方面,人可以醒目的地方是多方面的,并不是唯有读书成绩高的人才能醒目,更多是指能够一针见血地发现关键问题或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物,因此“醒目”可以是某个方面、某件事情中特别出众的人。以此来看,“醒目”是不拘一格的,只要某个方面优秀,能够解决问题,这个人就是这个方面或领域的醒目者,如:高考的单科状元、各行各业的岗位标兵。

③“醒目教育”的学习机理

“醒目教育”是通过唤醒和调动以“目”为首的五官,打开认识物质世界通道,带动大脑处理捕捉到的信息,推动内在思维的活跃,使人成为“醒”的人,“目”先推动“醒”,“醒”又指导“目”,互为促进转换,即:“目”是“醒”之源,“醒”为“目”之成。

“醒目教育”以五官参与学习,积累直接经验以激活思考能力,有利于学习到的知识内化成间接经验。直接经验能让我们产生感觉智慧(直觉智慧),摆脱扑朔迷离的世间万象的迷宫;那些不从“目”入手,产生也不受“目”检定的“醒”是不可靠的,那些从开头、中间或结论都不通过任何感官探索,而只是畅想出来的“醒”(间接经验),是虚妄无实、充满错误的。

“醒目教育”是从“醒目”的字词本意和教育学意义上对“醒目”进行了合理拓展和延伸,将相似的事物、现象所产生的抽象性能,进行合理升华,形成“醒目教育”概念的内涵,此时已经超脱“醒”与“目”的本意,以及粤语“醒目”的本意,而是在此基础上,围绕教育培养人的任务和目标、方式和方法,在理念、内容结构、方式方法、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

④“醒目教育”是“活教育”

“醒目教育”认为,人的物质身体(特别是五官)与人的思想意识之间是相通相联相呼应的,只有平衡、协调发展的教育,才会使人具有理性智慧和直觉智慧,才会是活教育。

⑤“醒目教育”中的“醒”与“目”的权重是相对的

“醒目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是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的生长发展和认知学习规律,针对成长阶段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来设置“醒”(认知和间接经验)与“目”(感知和直接经验)之间的平衡,以便使人的五官和聪明才智都得到恰如其分的发展,成为“醒目”儿童。学前“醒目教育”是针对0-7岁儿童,他们思维的具体形象和直觉行动性,应以感官参与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为主导,才能去除“小学化”,让孩子拥有更幸福的童年。

(三)“醒目教育”的本土理论来源

1.躬行思想

中华文明的创建和高度发展,是与先人们重视实践的躬行思想分不开的,今天的我们应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躬行”,出自《论语·述而》: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宋朝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也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辞海》(1979年版)将“躬”解释为“身体”,引申为自身、亲自;弯曲身体。将“行”解释为“从事,做”;“行为,造诣”。《现代汉语大词典》中“躬行”的解释为“亲身实行”。“躬行”二字的表层意义是弯下身子做事情,深层意义是说,书本和别人给你的间接知识和经验再丰富也不能代替亲身的实践经历,倡导做任何事情都要身体力行,亲力亲为,亲身实践。

从学前教育来看,幼儿期的学习方式非常特别,必须感觉器官带动获得以直接经验为主的学习,“躬行”在“醒目教育”中引申为要通过直接感知、实践体验和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基于此,笔者将“醒目教育”的方法论在“躬行”一词上加上“主义”,确定为“躬行主义”,原因有三:一是“躬行”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前提,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又与“醒目教育”本身表达的“以‘目为首的感官认知在前,推动使人‘醒的学习方法”相一致,是幼儿期的认知特点,二则一脉相承;二是中国旷日弥久的学前教育“小学化”顽疾,需要施以“猛药”长出“主义”这颗利牙,施以革命般的“躬行主义”口号,才足以让人醍醐灌顶,使人顿悟;三是代表笔者对尊重幼儿学习方式和特点的鲜明主张和坚定意愿,最大限度地強调:要满足和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直接经验的需要,严禁“小学化”学习方式。

教育既获得直接经验,也获得间接经验,是二种经验的统一,是“源”与“流”的关系。对学前儿童来说,“躬行主义”强调了幼儿获得直接经验的重要性,是对“醒目教育”核心理念——“‘目是‘醒之源,‘醒为‘目之成”在学习方法和手段上的加强板。“躬行主义”不仅是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也是幼儿的学习内容,更是幼儿期学习获得直接经验的全部行为方式。

2.蒙以养正

中华先民智慧的经典——《易经》对“醒目教育”思想有直接的启发。《群书治要·周易》里面讲到,“蒙以养正,圣功也”。这个“蒙”是代表受教育,因为小孩刚出生还懵懵懂懂,要有养成的教育,要从小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引导他的善心、善言、善行,扎好德行的根基,这是世间最伟大的功业。

《易经》第四卦“蒙”:“蒙昧之初,最好教育”。先秦时期的典籍《周易》中就提到“物生必蒙,古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智也,物智不可不养”的时不我待的早期教育思想。幼童学习不是谁来逼迫的,是人天生有求知的欲望,好学是人类生来之本能。《论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幼童在好奇、好学之时,主观学习的能动性最强烈,也是学习最佳时期。

《易经》第一卦“乾”、第二卦“坤”在教育领域的“乾坤”即为“醒目”,如下所理解:

醒——形而上者谓之道——意识、抽象、看不见——乾

目——形而下者谓之器——物质、形象、看得见——坤

3.知行合一

幼儿期是“养正”的关键期,幼儿期的年龄特点使得品德教化有自己的独特的做法,必须在“行”中“教”和“行”中“化”,不适宜在“教”中“化”。“知行合一”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醒目”来源于粤语,而广府民系民众有一个鲜明的特征:“敢为天下先”。他们敢于探索,认定实践能出真知(“先做了再说”),行动在前,总结在后,就连语言也是将动词放在前面(“我行先”),做事一马当先,他们信奉会做才是硬道理,践行知行合一的精神,认为“口水多过茶”是行不通的,“过得了自己还要过得了别人”。

二、“醒目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区域课程的实践探索

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实施并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的经验,这种经验是幼儿园施加教育影响的一种中介,以引导和促进幼儿朝着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方向发展。

(一)区域“醒目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醒目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区域课程(下称:区域“醒目课程”),以弘扬优秀中华文化为己任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将岭南文化深度融进幼儿园课程,在认知情感或态度倾向上,传承具有中华样态的思想、行为与生活方式,重视适宜性环境的影响,激发运用主动操作、亲身体验、创意表达的方式,强化大湾区孩子对中华文化的文化亲近、认同,加强对本土文化的热爱,提高文化自信,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有根”儿童。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文化底蕴毁掉了,城市建得再新再好,也是缺乏生命力。”基于此,探索优秀广府文化与课程的深度融合的区域“醒目课程”的内涵、要素、价值取向和路径,彰显了新时代的学前教育内涵。

(二)区域“醒目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理念

区域“醒目课程”建设的核心理念是“课程重构·魅力游戏”,“课程重构”是指课程内容来源于生活,课程目标要五大领域相互融合,课程实施要坚持游戏化;“魅力游戏”是指课程实施游戏化的过程中,要关注幼儿快乐性、主动性和创意性,指导区域幼儿园探索“醒目课程”的样本和范例,开发研制了与荔湾区实力地位相匹配的、基于幼儿一生幸福成长的区域“醒目课程”体系。

猜你喜欢

儿童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留守儿童
让人无法理解的儿童
六一儿童
动物们的儿童照
儿童故事
“六·一”——我们过年啦!
选购儿童强化食品要注意什么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
预防儿童龋齿要尽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