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虐猫事件的背后,到底虐的是谁?

2020-07-23何金雨孙琦刘华清

心理与健康 2020年7期
关键词:弱者婴儿心理

何金雨 孙琦 刘华清

缘  起

最近网络媒体上出现大学生或青少年虐猫、虐狗的事件,社会文化里充满着对这一行为的谴责,然而虐待事件依然时有发生。这真有点像精神分析学的鼻祖弗洛伊德说的: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不过,对于在正常、健康的境遇中成长起来的人来说,同情弱者是人们的本能。

人天生有助人的动机,因为在我们的大脑里有个神奇的结构,叫镜像神经元。当我们看到孤苦无依的老人,看到骨瘦如柴的幼童,看到被虐的小猫、小狗,我们都能体会那种痛苦和挣扎的感受,揪心不已。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乐于帮助弱者,都愿意去救助和爱护小动物。比如为了保护青蛙,瑞士政府对全国公路做了普查,凡有青蛙穿过的重要路段要定期封闭,以确保它们通行无阻。德国的做法则是在公路旁边竖起绿色醒目的路标:“礼让青蛙!”

真正的弱者是施暴者自己

既然我们从生物学上具备帮助弱者的功能,从行为上做出善助的举动也并不难,为什么还有虐待小动物的事件发生呢?可以这样講,在残忍和伤害小动物的背后,真正的弱者是施暴者自己。如果他们中有人走进心理咨询室,不难发现,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过各种挫折和生命之外的创伤。有的人甚至在小时候遭受过性侵、虐待、被遗弃等。这些越是发生在早年,我们的身体就记忆得越深刻。

伤痕,有时就像一个生命体,不安分地在我们内心跳跃,影响着我们心理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它好像在诉说着,即便抚下衣袖藏起淤青,即便岁月消长伤疤浅淡,依旧无法遮住心理的伤口,无法掩盖内在的创伤。这点点滴滴累积起来的怨恨总有一天,会在某一个点爆发出来。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他们会选择弱势群体,或者小动物来释放积压已久的危险能量。或者,在释放的那一刻,情绪上是撕裂而痛快的,但身体是僵硬而麻木的。也许事后,会有一种强烈的罪恶感,羞耻感折磨着他们;也有人可能并不认识当时扭曲的自己,事后恐惧就淹没了他们。不知他们能否意识到,他们真正无情伤害着的,是自己脆弱的心灵。如果不想再继续下去,寻找一位合适且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是最佳选择。

良好的家庭教育帮助孩子学会爱和坚强,并拥有善良的能力

善良和真诚不是你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能力做到的问题。也就是说,不是意愿的问题,而是能力的问题,是需要掌握和习得的东西。老子云:吾有三宝,一者慈,二者俭,三者不敢为天下先。慈就是慈悲,俭是节俭,不敢为天下先是要我们谦逊。《道德经》里讲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些都可以作为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借鉴。为人父母,都有着美好的愿望。希望孩子健康、平安,有个好前途,学会坚强和爱,幸福一生。为人父母,眼前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用心陪伴孩子,使其健全发展。

以下两点建议仅是心理学的沧海一隅,不过值得爸爸妈妈们借鉴:

首先,给孩子提供正常的家庭环境。

在所有的哺乳动物当中,只有人类的婴儿最为依赖父母,最不容易独立生活。我们身体上完全仰仗父母的照顾,在心理上也一样依赖。孩子的第一个家庭环境,是母亲的子宫。小小的羊膜囊是我们的安全港,既能感觉到生长的压力,也能感觉到被包裹。既能感受到浓浓的爱、被期盼着出生,当然也能感受到被拒绝、被排斥。

出生之后,孩子面对的第二个家庭环境,就是父母。在出生后到六岁之前,父母的陪伴、游戏、无条件的爱和接纳,几乎给孩子一生的人格发展带来重要影响。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比在1950年就提出了他最著名的依恋理论。鲍比认为,婴儿对妈妈的依恋是一种源于生物性的、渴望接近的愿望,是进化原则的产物。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婴儿和儿童需要体验到与母亲的温暖、亲密和持续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获得满意和享受。他们在“陌生情景实验”中观察短暂分离后的母婴相互作用,发现了在陌生情景中与妈妈短暂分离的婴儿表现出的四种基本的依恋类型。如果妈妈对孩子的需求反应敏锐和及时应答,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安全的依恋模式:宝宝对妈妈短暂离去表示抗议,表现出痛苦并会去寻找。当妈妈回来了会高兴迎接。这类孩子更为积极,好奇,与陌生人互动良好。假如妈妈对孩子的反应不够敏锐,或者常常不应答婴儿的需求,或者具有控制性,强迫孩子顺从,那么孩子养成的就是不安全型的依恋模式:矛盾型、回避型以及回避矛盾型。不幸的是,婴幼儿和儿童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模式对他个体成年后发生的各种形式的心理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尽管我们没有合格父母的“上岗证”,尽管我们的事业即将提升和飞跃,尽管孩子的出生给我们带来新的挑战和无奈,我们都需要做一定顺应性的调整,好去全然接纳生命中最重要的礼物。有的父母会觉得,打骂孩子有时是出于好意,有时是无心之举,或许也就是一两分钟的事,但其“杀伤力”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是远远无法承受的,其伤害可能会伴随他一生。正如心理学普遍认同的,任何一种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时的创伤。毋庸置疑,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爱,那么此刻正当时,放下对孩子的粗暴,用爱去温暖他。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一方面有本能的爱,另一方面有理智的情。当夫妻双方“升级”成为父母,就更需要彼此间诚心相待,求同存异,柔顺敬爱。夫妻志趣相同的部分,要互相鼓励。夫妻之间习惯、兴趣不相同的部分,互相尊重,彼此欣赏。这样在孩子的教育上才可以互补,让孩子接触到不同的生活方式。如果夫妻间有不同的意见时,必须避开孩子,私底下沟通协调,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辱骂,以免孩子以为“这都是我的错,是我不乖,我不好”。现今时代,流行着“丧偶式婚姻”“父亲角色的缺失”之类的词汇,它们实际带给孩子的伤害,绝对比字面上理解的更为深刻。所以,我们需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正常的家庭环境。

其次,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孩子一起成长。

很多中国家庭的父母,都是被“棍棒底下出孝子”管教出来的。有时一个大家族,时常以光宗耀祖作为祖训代代传承。也有的父母,用体罚孩子来继承旧有的教养模式,让孩子体会自己童年的滋味,再用没有边界的迁就来补偿。如果深究下去,这里的学问真的不少。实际上,孩子才真的是父母的老师,也给了父母一个疗愈内在自我的机会,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比如,对婴儿、幼童,父母采取协助、示范的方法比较好。在婴儿出生之后8-18个月期间妈妈是重要的因素。妈妈不但充分表达对婴儿的关爱,还要通过示范、协助的方式帮助孩子培养探索的好奇心。打骂,强迫顺从,会使孩子自信心建立不足,某些心理发育就会停滞。

再比如,孩子到了青春期,想要慢慢独立,建立自我。但是孩子不可能一下子独立,这当中充满了矛盾。一方面想挣脱父母的管制,要“自由”,要“民主”,有时不惜用反抗的手段来向父母的权威挑战;另一方面他还是个孩子,心理上仍然需要父母的爱护和指导,受到委屈更需要父母的安慰和鼓励。所以,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父母要给与孩子自由与空间。既能面对孩子这种心理上的矛盾,又能顺应孩子要求自立、自主的趋势,阶段性地和孩子共同商量限制和许可的界限。尊重孩子成其为人的意愿,不蛮横粗暴地解决和孩子相关的问题。一个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少不了父母对孩子尊严的维护。

对已经形成的问题,如何干预?

对于把攻击性转移向弱势群体,或者残害小动物的行为,我们可以界定它为严重的问题行为。如果实施者超过18岁,患有人格障碍的可能性不能排除。需要到专业医院的心理科,接受正规系统的长程心理治疗。通过心理治疗、个人成长、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用积极建设性的方式舒缓心理压力,让来访者积压的愤怒情绪得以宣泄。也许经过治疗,我们能发现行为背后的问题所在,看到康复的曙光。

猜你喜欢

弱者婴儿心理
强者搭桥,弱者筑墙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弱者
漫画
心理小测试
婴儿为何会发笑?
婴儿喂养硬指标
婴儿中耳炎与喂奶姿势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