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用菌冷链物流保鲜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0-07-23程丽丽

中国食用菌 2020年6期
关键词:冷藏保鲜冷链

程丽丽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食用菌因其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特别是其具有的抗癌功效,使其在养生方面应用广泛[1]。当今社会由于环境、饮食、作息等方面的不良习惯的影响,使得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养生,食用菌在改善人们膳食结构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但食用菌因其特质又呈现出保存、运输极其困难的局面。现阶段食用菌的保鲜方式主要是采用生物、化学和物理保鲜的存储方式。生物保鲜和化学保鲜主要是通过保鲜剂阻止有害生物的入侵,使食用菌原有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得以保存,甚至其商业价值得以延长;物理保鲜主要是采用冷藏的方式,使得食用菌减少自身的生理代谢活动,避免其因代谢活动活跃而造成水分流失、变质等[2]。结合国内外情况对食用菌物流中保鲜技术,及对食用菌冷链物流发展的现状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对未来食用菌物流冷链物流发展及改进的相关对策,以期为食用菌冷链物流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1 食用菌物流保鲜市场情况

食用菌物流保鲜主要由常温运输和冷藏运输构成[3]。不同生理特性的食用菌选择不同的保鲜条件与时间。由于食用菌栽培还未形成规模,大部分食用菌栽培都是散户栽培方式,而散户基本没有配备相应的冷藏设备,故而在食用菌物流过程中就会造成新鲜度损耗。市面上食用菌物流保鲜主要是采用冷藏方式,整个冷藏过程中保持温度在0℃~3℃[4]。食用菌在进行冷藏之前还需经专业方法进行预冷处理,时间约为6 h~12 h[5]。食用菌冷藏之后经冷链车运往农贸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经销商统一收购之后再进行逐级销售。一般销售地为省内则运输方式通常是常温运输,存储采用塑料菜篮;如果销往省外,则会采用冷藏运输,这期间主要是采用保鲜盒进行贮藏[6]。本地市场销售过程完成后进入下一环节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循环售卖。以食用菌运输为例,图1为流程图。

由图1可知,整个运输过程中存在着多个分销环节,且并非全程冷藏保存及运输。这中间存在着冷链后经常温再冷藏保存的过程,这明显会造成食用菌的水分流失及变质腐烂。另外,分销环节越多也越增加食用菌贮藏的难度,环节越多证明食用菌到达终端客户手中的时间越长。在这期间的营养流失就越严重,这些都会造成食用菌价值大打折扣[7]。总体来说,传统的冷链物流还存在着以下问题:销售中间环节太多,运输周期太长,产品从采摘到使用的物流周期过长;物流过程中经常是冷链+常温+冷链+常温的运输贮藏方式,并不是完整的冷链过程;物流保鲜方法与冷链设备较差,产品得不到合理应有的保鲜,经常出现不必要的损坏浪费等;物流环节的上端和下端企业联系不紧密,缺乏有效沟通,导致产品信息传递不及时,造成损耗;行业、地区差异造成不同地区物流企业保鲜标准的差异,整个果蔬行业缺乏统一的标准。现阶段,大部分家庭在经济水平提高后逐渐对生活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新鲜食材的需求。这就需要冷链物流及时的进行改革升级,是挑战也是机遇。冷链物流行业还需在新的环境中创造出适合自身的、能满足广大群众需求的物流模式[8]。

2 食用菌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

2.1 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较慢而且服务水平不足

现阶段我国第三方冷链物流主要以运输、搬运、管理,即货运代理为主,冷链物流信息不全[9]。第三方冷链物流覆盖较差,发展较慢,这些都会导致产品的运输过程中信息无法及时、准确的传递致使产品损坏。

2.2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包含运输设备技术与冷库储藏技术两部分,而运输方式在我国主要是公路及铁路运输。但我国冷链物流公路及铁路运输不仅设施少,而且技术差,大部分冷链车辆都是采用即将废弃的集装箱,专业化的冷链车辆几乎没有,专业车辆及专业运输技术的欠缺,都严重阻碍了冷链物流的发展[10]。另外,我国冷库建设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分布不均衡,发展不合理现象较为突出。在城镇地区我国冷库数量已完全能满足冷藏需求,但偏远地区由于各项设施的落后,冷库建设相对较难。造成该地区冷库数量严重不足,呈现出两极分化趋势,严重影响了冷链物流的完整性及全覆盖性[11]。我国物流行业总体来说建设相对落后,较国外20世纪末的水平都还有较大差异,物流基础设施作为整个物流行业的核心,其建设亟待加强[12]。

2.3 冷链体系不成熟

市场经济出现之前,我国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状态,远距离商品交易及运输较少,大部分交易都是在本地进行。而运输主要是以小型的农产品为主,新鲜农产品的长距离运输几乎没有,商品流通率差,这些导致我国物流行业起步晚,发展较慢。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体系来约束及完善物流规范,物流体系尚不健全,较国外成熟化、规范化、体系化的物流模式还有相当远的距离。

2.4 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不足

当今社会已是信息化时代,任何行业及产业的发展都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链,冷链物流也不例外。农产品运输讲究时效性,如果运输时间过长,则会造成产品变质,失去运输的意义,故而需要缩短运输时间,加快运输速度,提高运输效率才能保证运输的有效性。运输过程要对运输信息与市场信息进行有效传递,下游在收集到市场讯息之后及时传递给上游,上游接收讯息后对运输策略进行调整,尽可能优质地满足市场客户需求,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但目前,除去少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大多数企业都无法建立自己的信息管理平台,这些企业基本还是采用传统的物流方式,企业在建设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也并未意识到建立信息管理平台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故而经常造成因信息传递不及时导致物流时间过长、产品浪费,而终端客户求而不得的状态。

2.5 设备技术与管理水平较低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需要人才及技术的支撑,冷链物流行业正是缺乏相应的人才及行业技术致使行业发展缓慢。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冷链物流在发展中管理及技术革新都没有依据,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技术管理水平低下,完全无法实现冷链物流的有效性。另外,在产品运输过程中冷藏的温度也把握不均,导致农产品损耗严重。信息、人才、技术这些至关重要环节的缺失及不足,都严重制约着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

2.6 农产品检测体系及安全标准有待完善

我国食用菌检测目前还存在着执行不到位,没有相互约束的制约监督机制,体系设计不健全等因素,加上我国食品安全法立法不足,现有立法存在重复及混淆状态,缺失完善的农产品安全标准,这造成检测中出现漏洞。我国现有的农产品检测还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造成目前食品安全事故频出,食品安全评估缺乏统一的标准,人们的高要求与体系技术的落后形成明显矛盾。

3 我国食用菌冷链物流的发展对策

3.1 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建设

当务之急是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及冷库中心,将原有的物流、货运中心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冷链物流功能,并对园区内设备进行合理规划,实现“最先一公里”的预冷设想。同时,农村地区冷链物流也要加大投入,避免出现地域分布不均的情况。冷藏车辆上尽量选择冷藏厢式半挂车、低温保温容器、冷藏集装箱等标准车辆进行运载,这就需要在冷藏车辆上完善其供需关系,建立共享系统,做到集装箱的循环共用,提高集装箱使用率,发挥其最大价值。

培养冷链物流人才,提高大众冷链物流意识。利用当下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向大众普及冷链物流相关知识及其重要性,使企业、消费者及社会各界人士意识到建设完善的冷链物流产业链的重要性,推动社会各界发挥自身力量为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作出贡献。比如,高校可设立专门的冷链课程培养相应人才,科研机构可建立实训基地供实训操作所用。

3.2 鼓励企业发展创新

冷链物流设备本身存在投资建设成本高的因素,冷链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进行创新,提高其附加增值能力。这就需要冷链物流企业转变商业模式,向全方位综合型的物流企业转变,并在业务环节提高自身硬实力与软实力,比如在订单配送、运输、承运商管理、返单管理、退货管理等环节,利用完整的信息管理平台及优质的服务来简化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加强企业的整合能力,逐渐向优质、高效的冷链系统发展。

3.3 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建立健全

政府要建立健全农产品安全标准及监测体系的政策法规,在冷藏各环节要制定严格的温度标准,比如预冷、制冷、冷藏、配送、出库等应该保持在什么温度,都需要有严格立法。立法出台后,各企业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严格按照立法标准进行执行,同时政府要对冷链运输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监管,真正做到按标准办事,实事求是,而不是简单的走过场,完成任务。监管机制要实现双向制约,避免出现互相包庇的情况,监管机制所进行的抽查数据等均应做完整记录并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依据。政府应继续推进执行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在冷链物流高成本的情况下为企业减压。

尽管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整体行业水平低下,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政策法规的健全及人们意识的提高,冷链物流行业将会面临着重大的转机,冷链物流行业在新时代的要求下定会实现突破性发展。

猜你喜欢

冷藏保鲜冷链
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多温共配路径优化研究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樱桃保鲜掌握技巧
不同处理对冷藏“安哥诺”李果实软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不聊天,感情怎么保鲜?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爱情保鲜术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冷藏保温车发展潜力被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