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户外药用汉麻栽培技术要点

2020-07-22董晓慧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5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栽培技术

董晓慧

摘 要 药用汉麻即药用工业大麻的种植在国外多于日光温室或智能温室内开展,因不受季节限制,一年可进行多次持续性周期生产,可通过对环境的控制进行病虫害防治。因这种生产方式成本高昂,我国麻农近年来开始进行户外栽培。基于此,从选地、选茬、施肥、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6方面分析户外药用汉麻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汉麻;土壤选择;选种;田间管理;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14.014

工业大麻是四氢大麻酚(THC)含量低于0.3%的大麻,又称汉麻。根据其应用方向不同分为纤维用型、籽用型、籽纤兼用型及药用型。药用汉麻是指(THC)含量低于0.3%、大麻二酚(CBD)含量高于0.5%的具有药用价值的汉麻。近年来,药用汉麻产业发展迅速,国外多以设施农业进行栽培,我国多开展户外种植。基于此,针对药用汉麻的生产栽培种植技术进行相关论述。

1 药用汉麻的选地

1.1 土质选择

汉麻是直根系作物,大部分须根分布在20~30 cm土层,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强且地下水位低的土壤为宜。汉麻最适宜于透气渗水性良好、土壤容重0.8~1.0 g·cm-3、pH值6.5左右的偏酸性砂质壤土中种植。汉麻怕涝不怕旱,这是由其生理结构决定的。在各种土壤类型中,砂质壤土最适宜种汉麻,其次为黏质壤土。重黏土因为排水不良、春雨积水,容易烂根;砂土不保水保肥,容易遭受旱灾;重碱土容易缺苗,产量也低[1]。综合以上原因,砂性土质比较符合汉麻栽培种植。

1.2 土壤酸碱度

土壤的酸碱度要适中,不同品种的漢麻对土壤的pH要求稍有不同,一般土壤pH值在6以上,6.5~7.5为宜。

1.3 光照

汉麻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光照,最理想地块选择向阳地或平川平岗地块,回避风口、过水、坝外等风险大的地块。进行精细整地,使土壤耕作层疏松透气性强,从而保证出苗整齐、根系生长健壮。

1.4 避免前茬药害

选择3年内未使用过长残效除草剂的地块。如前作使用普施特、广灭灵等除草剂的地块不能种植。

2 药用汉麻的选茬

前茬尽可能进行伏、秋翻或深松,这对汉麻良好生长发育影响巨大。在播种前的“返浆”盛期到来之前进行整地,保证整地、播种连续作业。整地要求实现平整、耙碎、压实。茬口选择以玉米、大豆、马铃薯和小麦茬最佳,不宜种在甜菜、向日葵、谷糜茬,忌重茬或迎茬,避免长期连作。

3 药用汉麻的整地施肥

3.1 整地

整地前拣净秸秆,利用圆盘耙、旋耕机、灭茬犁等浅耕灭茬。首选秋整地,深翻20~25 cm,立伐晒土蓄墒。春整地伏秋翻的地块在播种前用轻耙进行交叉耙地,或在土壤化冻2~3 cm及时灭茬,然后重耙2遍,轻耙1遍,耙时带碎土磙压碎土块,整地后及时镇压,保水保墒。

3.2 基肥

汉麻以施用复混肥形态的种肥为主,N、P、K有效成分施用量应为每公顷N、P2O5、K2O各50~60 kg,复合肥中的钾以硫酸钾为原料。也可在播种前于土壤表层施入豆饼、麻渣、沤制有机肥使土壤全耕作层肥力充足,迟效肥与速效肥结合既满足幼苗阶段对速效养分的需要,也能较好地保证快速生长期的养分供应。种肥最好单施和深施,可结合除草剂土壤处理施用,即喷药后马上用机引48行谷物播种机沿预定播种方向把复合肥深施

15 cm以上,然后播种。

3.3 追肥

管理期间两次追肥,第1次是汉麻高5~6 cm施用提苗肥,主要以尿素为主,以撒施的方式进行追肥;第2次是当汉麻长到30 cm左右,汉麻进入快速生长期,追加尿素满足其生长需要。

4 药用汉麻的播种

4.1 种子选择

精选种子,要选择雌化的汉麻种子。实践证明,精选种子是培育出早苗、壮苗、齐苗的有效措施。播种用种经过风选及筛选,去除嫩籽、瘪籽、杂质,挑选千粒质量高、大小均匀、饱满且色泽新鲜的种子,发芽率高,通过选出优良种子达到提高出苗率和苗全、苗齐、苗壮的要求。使用成熟度不良或千粒质量低的种子,其发芽率降低20%~25%,出苗不齐或幼苗瘦弱,极易感染病虫害,小麻率高。用隔年的种子,发芽率会大大降低,甚至造成严重缺苗断垄。

4.2 播期

汉麻种子能在低温(1~3 ℃)条件下发芽,其幼苗又有忍耐短暂低温的能力。由于气候、土壤、品种、轮作制度的不同,各地汉麻的播种期差异很大[2]。播层土壤温度稳定在7~8 ℃,即进入播种时期。

4.3 播种要求

适宜垄作,播深3~4 cm,株距80 cm左右为宜。播种中做到播种、覆土、镇压连续匀速作业,做到不重播、不漏播、深浅一致、覆土严密。

5 药用汉麻的田间管理

5.1 保全苗

汉麻自播种到出苗通常需10~15 d,从出苗到快速生长期开始是汉麻的苗期阶段,在此期间麻田管理的中心任务是确保全苗,促进根系发育,培养整齐健壮的幼苗群体,为进入快速生长期打好基础[3]。

5.2 中耕

中耕是苗期的重要管理措施,重点在松土除草、散湿增温、促下控上,使幼苗主根深扎和较早较快地生长侧根。麻田要早中耕、细中耕。一般中耕两次,间苗、定苗进行第一次中耕,在麻田封垄前再进行一次中耕[4]。

5.3 病虫害防治

最常见的病害是猝倒病、立枯病以及霜霉病,一般可采用波尔多液、百菌清以及霜霉威水剂进行防治。虫害防治重点在大麻跳甲及玉米螟。大麻苗期跳甲发生严重时,容易造成毁灭性灾害,在发生初期应及时采用触杀、胃毒性杀虫剂进行药剂防治。玉米螟可在幼虫2~3龄采用赤眼蜂进行生物防治,也可采用氯氰菊酯等杀虫剂在6月中旬发生量较大时喷施。

6 药用汉麻的收获

药用汉麻雌花上超过50%的柱头枯萎变色时,植株接近成熟。当柱头有60%~70%的颜色改变时,即进入花叶模式收获时间。也就是在2/3的雌株处于盛花期,开始采收顶部花穗和麻叶,待风干、阴干打包即可。

参考文献:

[1] 陈容.区域耕地紫云英用地适宜性与固碳区划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2] 吕咏梅,杨龙,胡万群.六安市大麻标准化种植模式[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8):41-43.

[3] 张超波.黑龙江地区不同汉麻品种的纤维品质和可纺性的研究[D].大连:大连工业大学,2008.

[4] 许志兴,尚文艳,赵鹏飞,等.油用麻籽的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38(15):109-110.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栽培技术
南阳盆地绿色小麦种植田间管理及技术推广分析
抢种暮春
胡萝卜高产种植技术
浅析如何做好玉米田间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