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旧小区改造 改出居民幸福感

2020-07-20姚颖超

宁波通讯·图话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槐树公寓幸福感

姚颖超

破败的老旧小区,不仅是困扰居民的一桩心事,也是现代化城市及社区治理的一大“心病”。老旧小区生活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大大降低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给社区治理增加了不少困难。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老旧小区改造促城市有机更新迫在眉睫。

2017年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厦门、广州、宁波等15个城市启动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2018年以来,宁波已完成改造小区21个,面积为118万平方米。其中住建部确定的8个试点小区已基本完成改造,包括海曙区偃月小区、迎凤小区、高塘花园,江北区贝家边、砖桥巷、茗雅苑,鄞州区民安小区和繁裕一村,共涉及住宅149幢,惠及居民5517户。

在探索过程中,宁波多措并举、积极创新,实现了从“政府主导”到“共同缔造”,从“最多100天”到“只要20天”,从“筹资难”到“即交即用即补”等多个转变。那么,经过近两年的老旧小区改造,居民的幸福感是否增强?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于基层治理而言,又能够解决那些问题?……近日,记者走访江北、鄞州、镇海等多个已经结束改造或正在改造的老旧小区,听居民们、社区负责人等讲讲老旧小区改造那些事儿……

旧貌换新颜 居民纷纷“回迁”

在江北区槐树公寓见到居民徐惠莉时,她刚从位于镇海庄市的新房过来。“还是这里住着舒服。”徐惠莉对记者说道。徐惠莉搬来槐树公寓才4年,但此前20年一直住在槐树公寓附近的小区,平时经常出入槐树公寓。“脏、乱、差那是不要说了,车乱停,还把消防通道堵住,我们老年人要是有点事救护车都进不来。”徐惠莉说,这也是她搬离槐树公寓的重要原因之一。

槐树公寓于1998年9月正式交付使用,是一个高层老旧住宅小区。2019年初,槐树公寓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启动,改造项目包括电梯更换、停车位改造、监控系统升级、屋面美化等。走在槐树公寓,徐惠莉时不时向记者“炫耀”:“环境好了,消防通道也留出来了,还有新更换的电梯不仅速度快,安全系数也高……”徐惠莉还告诉记者,她的外孙女以前总觉得小区不够好,现在经常和她说,这小区档次高了。于是,徐惠莉放弃新房又搬回了槐树公寓老旧小区。据江北区中马街道盐仓社区党委书记陈锋云介绍,像徐惠莉这样“回迁”的居民并不在少数,还有不少居民正打算把原先出租的房屋收回来重新装修自己住。

无独有偶,在鄞州幸福苑小区,家住樟树街48弄的居民陈军也已经“回迁”。“以前樟树又高又密,家里采光不好,小区也黑压压一片,再加上漏水、小区环境差,我住着不舒服就搬出去了。”陈军说道,“现在不一样了,遮挡阳光的樟树枝砍掉了,小区绿化也好了,我们休闲娱乐有地方去了,我还是喜欢住在这里。”幸福苑社区党委书记徐健丽告诉记者,目前已有十几户居民准备“回迁”,附近小区的居民都想住到幸福苑来。

“走进楼道再也看不到蜘蛛网一样的电线了!”“楼道里看不到乱贴的、乱印的小广告了!”“健身锻炼有专门的去处了……”居民的幸福感是老旧小区改造成功与否的最佳证明,而居民“回迁”则是居民幸福感提升的有力佐证。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实实在在解决了一些居民的实际困难,让居民愿意回老旧小区住、能够在老旧小区住得下去,让居民在宁波这个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近邻变近亲 育出和谐邻里情

“居民之间的关系更近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这是我没有想到的。”说这话的是鄞州区民安小区改造项目负责人郭立晖。小区环境更好、居民幸福感更强都在他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期待之内,但一位阿姨的一番话让他对老旧小区改造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郭立晖讲道:“家住40号楼的一位阿姨告诉我,在老旧小区改造之前,她和5楼的邻居几乎是陌生人,但老旧小区改造开始后,大家聚在一起商量改什么、怎么改,不仅认识了还熟悉了起来,两户人家如今好得就像一家人一样。”

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槐树公寓业委会主任管延金,“以前小区居民都关起门来做自己的事,现在大家都走出来,为更好地建设小区建言献策,小区有了大学集体宿舍的感觉。”今年40多岁的董文雅在槐树公寓住了十多年,第一次感到小区就是个大家庭。“以前大家出门都不怎么打招呼,现在因为小区改造的事情,随时都能聊上几句。我们楼还建了微信群,改造中有什么事都会在微信群里喊一声,大家有力出力。”董文雅说。管延金还告诉记者一件事,曾经有一位居民生病,邻居都自发去看望这位居民,这在小区改造以前几乎是不可能的。目前,槐树公寓还有两幢楼的电梯等待安装,预计2020年4月小区所有电梯能够更新完毕,到时槐树公寓还将组织一场“百家宴”来增进邻里情。

当前,居民之间的距离很近,心的距离却很远。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必须建立在彼此熟悉、有交集的前提下,而老旧小区改造便是建立这一邻里关系的助推器。通过“共同缔造”,居民们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建设好小区建言献策、出钱出力,邻里情在一次次商量、协作中升华,也形成了和睦的邻里关系和融洽的社区氛围。

旁观到亲为 居民争当主人翁

2019年8月,民安小区改造进入车棚门改造階段。针对车棚颜色怎么改,社区以问卷调查的形式给出三种设计方案向居民展开问卷调查。“没想到,三种方案居民们都不满意。”东海社区党委书记邵飞说。于是,社区再次设计并征求居民意见,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出现不和谐声音,居民做居民的工作,自行统一意见。“由于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尊重民意,改造完毕后,居民的民主意识、自我管理意识会延续甚至加强。”邵飞说,“以前居民对环境不爱护、不珍惜,现在会主动爱护改造成果。”民安小区沿街不少居民养着信鸽,鸽棚必不可少。在小区改造过程中,不少居民为了小区形象主动拆除鸽棚。2019年10月,民安小区改造基本结束后,有个别居民在自家阳台又搭起了违章建筑,但架子还没搭好就被其他居民举报了。“现在,几乎每个居民都是小区的监督者、管理者,大家都在为管好这个小区努力着。”邵飞说。

在槐树公寓,有一个由10多名热心业主组成的业委会志愿服务小组,每天晚上进行巡逻,监督居民垃圾分类,保障小区安全。“小区改造基本结束的时候就有居民提出来,我们硬件好了,软件也要跟上去。”管延金告诉记者,“经业委会讨论,业委会志愿服务小组应运而生,居民都踊跃报名参加,争着为小区出一份力。”

海曙区后河小区自2019年底改造结束后,绿化责任包干区、垃圾分类指导员、红袖章巡逻队等陆续出现,居民以不同方式参与着小区管理。

当前,居民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但在城乡社区,群众参与的渠道不畅、范围不广、程度不深、效果不佳等问题还比较明显。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可以积极动员社区居民“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实现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在社区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有效解决强迫命令过多、与群众沟通不足等问题。

无序到有序 小区管理有望提升

走在幸福苑小区,一道道崭新楼道防盗门让人眼前一亮。“这可不是简单的防盗门。”幸福苑社区党委书记徐健丽笑言,“我们在安装防盗门的同时,还采用了手机号码联网的门禁方式,居民可以在手机上通过App进行开关门,老年人则可以通过座机进行操作。”这样既避免了老年人不会操作可视电话的尴尬,也方便了年轻人。徐健丽告诉记者,每张门禁卡信息和居民信息相符,每户居民的门禁卡是限量的,且每年更新一次。“如此一来,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群租房的产生,还能更好地管理小区流动人口。”徐健丽说。

后河小区建成于1997年9月,小区里老年人比例较高,出租户较多,配套设施老旧,停车位紧张,绿化破坏面积大,小区车乱停、线乱拉等情况相对普遍。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小区增加停车位100余个。“小区改造后,我们后续管理也要跟上。”西门街道文化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主任胡蕾告诉记者,“在车辆管理上,我们将做到车辆信息和业主信息一一对应,防止外来车辆随意进出,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小区及居民安全。”

老旧小区是城市治理的难点所在,此次老旧小区改造更多地涉及城市治理、社会治理、民生治理等。因此,老旧小区改造看得见的是建筑本体、基础设施等的改造,看不见的是把治理能力建设融入老旧小区改造的全过程,实现改造与基层党建、城市管理、社区治理、公共服务同步推进、同步提升。

记者手记

老旧小区改造改善的是环境,凝聚的是人心。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广大居民的生活不断向好,主人翁意识、責任感不断加强,参与城市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居民意识到,小区改造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只有一起参与其中、共同守护家园,也才会更珍惜来之不易的社区环境。很多老旧小区都成立了自治小组、义务巡逻队等,居民们自愿承担起小区后续管理事务,社区治理水平逐步提升,这也实现了老旧小区不但要改好、更要管好的目标。

猜你喜欢

槐树公寓幸福感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画与话
槐树的秘密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
数字公寓
槐树
爱情公寓搞笑表情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