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发展

2020-07-20陈虹李本大周虹

学理论·下 2020年2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协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陈虹 李本大 周虹

摘 要:协同发展理论为我们正确处理好少数民族文化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从协同发展的角度看,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可以实现协同发展。协同发展的目的不是此消彼长,而是一个共赢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少数民族文化可以而且能够实现协同发展。协同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升少数民族文化自觉;借助少数民族文化载体,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实现协同发展关键在人。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数民族文化;协同发展;路径

当前,中国正处于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阶段,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人们的价值观不断分化,主流价值观受到冲击。在价值观的变迁过程中,通过积极主动的正向干预和控制,有利于增进社会共识、增强社会凝聚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对于扶正祛邪,扭转价值观多元、无序的状态,引领社会成员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使社会迅速走向健康、有序的轨道起到积极作用。

一、协同发展的视角

协同论(synergetics)作为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产生于在20世纪70年代。协同论是研究不同事物的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它着重探讨各种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相似性。协同论的提出为我们研究现实中的具体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协同发展是“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相互协作完成某一目标,达到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价值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价值观是维系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纽带。我国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面临着正确处理与民族文化多样性关系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做了精辟而简明的提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高度概括。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流价值观,为民众冲破多元价值的迷雾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各多元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价值追求的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少数民族文化,二者相融相济,同向同行,完全可以实现协同发展。

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少数民族文化协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重要举措。协同理论认为,无论自然系统还是社会系统均存在着协同作用。

二、协同发展目的在于共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少数民族文化协同发展可以实现共赢。二者能够协同发展是由各自的特点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元性的特征,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多元性的特征,二者既有矛盾又辩证统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生、共存、平等、和谐的特点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目前中国共有56个民族,虽然其中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总数不多,但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异彩纷呈,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从发展趋势看,少数民族多样性的特征还将长期存在具有客观性。从辩证关系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协同理论强调,系统能否发挥协同效应是由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组成部分协同作用决定的,协同得好,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就好。我国能否健康、持续发展有赖于各子系统之间协同的程度和效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少数民族文化是两个相互交融的子系统,二者协同发展会促进各自以及整体的发展,从而产生1+1>2的效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少数民族文化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容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少数民族文化存在高度重合。形式上看,二者可以互为表现形式。从协同的结果看,可以实现共同发展。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新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丰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发展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引领,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源泉。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生和发展提供文化沃土。核心价值观往往通过文化表现自身,同时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我国各民族共同参与到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来,共同对我国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是各民族共同努力得来的。一直以来,我国的少数民族与汉族在文化上具有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历史传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提供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具有价值引领、指引方向的意义。少数民族文化也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升华、丰富。被各民族一致认同的价值观是我国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维系民族的精神纽带。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在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中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导向,能够增强少数民族的凝聚力,促进民族地区文化繁荣,也是抵御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和平演变的防御机制。

三、协同发展的可能性

历史地看,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不断交融中共同发展的。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上具有共通性,在精神实质上具有一致性。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在其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适合本民族生产生活,并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中蕴含着本民族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价值判断和取向。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实质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通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例如,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草原文化”所遵循的互帮互助、重义守信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推崇的友善、诚信等精神是完全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协同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

现实地看,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兼容性特征是相匹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并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时代新要求加以创造性发展,因而具有继承性、兼容性和普适性的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当前中国社会价值体系核心精神的精准概括,既科学阐释出当前社会现实对人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又诠释出未来社会价值观的发展趋势,被不同民族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同。它涵盖了现阶段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和共同诉求,体现了当今中国社会的共同价值目标[3]。因其具有广泛的感召力、吸引力,而为不同民族广泛接受。兼容性是二者实现协同发展的现实基础。

发展性是二者能够在未来实现协同发展的可能条件。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结并不是终极概括,它必然会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与不同民族文化的精华进一步融合而不断创新。这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开放性、包容性等特点相匹配,二者是共生共荣的。

四、新时代协同发展的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求不断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魂,创新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民族的价值观核心,从产生看,它是华夏各民族共同价值观的凝练;从培育上看,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又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地区要民族化。既要实现少数民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又要传承和发展具有独特风格的少数民族文化。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提升少数民族文化自觉。李长春同志指出:“文化必须有深刻的精神内涵,才能以文化人。”任何文化形态都承载着一定的价值观。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在各自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其内容与形式具有历史的阶段性特征。通过宣传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少数民族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一方面,可以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少数民族文化紧跟新时代新变化与时俱进。

2.借助少数民族文化载体,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地位

以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风俗、节日和传统习俗等少数民族文化载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少数民族喜闻乐见、贴近民众的文化艺术形式,通俗易懂的民族文化语言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少数民族的主体意识,外化为少数民族的主体行为。例如,在日常的少数民族文化的节日庆典、宗教活动、社交礼仪等活动中可以有意识地贯穿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产生协同共赢的效果。典型案例如“草原英雄小姐妹”的英雄事迹。1964年2月,内蒙古达茂旗草原的蒙古族姐妹龙梅和玉荣为生产队放羊时遭遇了暴风雪。为了不使生产队的羊群遭到损失,两人顶风冒雪追赶羊群,直到在雪地里晕倒冻伤,身体受到严重伤害。从连环画、电影、动画片到话剧,影响了几代内蒙古地区的人民。2017年该故事以音乐剧的形式再次搬上了舞台在,在全国多地上演,反响热烈。英雄事迹颂扬的草原文化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的爱国、爱岗、敬业的精神是一致的。

3.实现协同发展关键在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都以“人”为载体,以化人为目标。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文化具有化人的功能。价值观的形成必然受到已有文化的深厚影响,甚至直接就表现为一定的文化形态,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反过来,价值观也影响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协同发展中青少年的教育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学校教育、社会舆论导向、全媒体等途径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少数民族青少年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少数民族文化协同发展的践行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学、影视作品中,在耳濡目染中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少数民族文化协同发展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2]于兰,潘忠宇.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3]李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交响曲的主旋律[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9(1).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文化协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和实践述论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贵州黔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研究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研究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元素在网页设计中的运用探讨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