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勘察设计中的扶贫思考

2020-07-20戚邓波

四川建筑 2020年2期
关键词:索桥路线桥梁

彭 勇,戚邓波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17)

交通运输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条件。作为设计人员,在公路勘察设计中如何在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的前提下,为项目区域内偏远落后乡村做一些扶贫思考,以消除制约乡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本文结合作者的自身实践和体会,提出公路勘察设计中的思路和具体操作方式,对交通扶贫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线位选择

路线设计人员在选线时,常把大型桥梁、隧道、互通、不良地质、城镇规划、重要地物等作为敷线的控制要素,但缺乏结合项目特点和定位,跳出思维束缚,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解决贫困地区老百姓出行难题。作者在四川省“S458线白玉县城经赠科至甘孜机场段公路改建工程”中多处将“扶贫”作为重要因素纳入统筹考虑。S458项目为三级公路,设计速度30 km/h,路基宽度7.5 m,是四川省第四轮“甘推”方案中的重点项目,主要是加强白玉县与德格县、甘孜县的联系,总体上交通量不大。

1.1 则达村段

则达村是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赠科乡下辖的行政村,有几十户藏族牧民,原有简易乡村道路通行,其为等外级公路,路况整体很差,当地村民有强烈改善交通的需求。考虑到白玉县属于贫困县,赠科乡脱贫攻坚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开展中,在路线里程相当、地质条件、投资规模等相差不大的前提下,作者认为初步设计的路线方案不甚理想(图1),施工图设计阶段采用了更靠近则达村的路线方案(近而不进),并尽可能压低纵面,以方便沿线居民的生活与生产,充分发挥脱贫攻坚交通先行的思路。通过S458的建设,使得则达村的交通条件明显提高,还减少通村公路建设近2 km,社会效益明显。

1.2 阿木拉村段

阿木拉村是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岳巴乡下辖的行政村,其境内有阿木拉自然保护区,S458线与通往阿木拉村和自然保护区的唯一村道相连接。该村道技术标准低,仅有一座年久失修的漫水桥跨雪柯河,该桥抗灾能力弱,不能全天候通行,严重影响村民出行。德格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正在开展精准脱贫攻坚,作者根据项目特点认为在工程造价相当的前提下,路线应尽可能选择服务更多人口的方案。该段初步设计采用较为顺直的方案,脱离原路较多,跨越雪柯河桥位欠佳(图2)。施工图设计阶段经综合分析,调整为原路利用方案,路线里程虽有绕行,但桥位更加合理,新建的桥梁抗灾能力强,通往阿木拉村的道路可以利用该桥,从而确保四季畅通。依托S458的建设,减少修建往阿木拉村桥梁一座,整体上占地节省,社会总成本最优。

图2 阿木拉村段

2 索改桥

溜索是居住在我国西部大山深处群众的一种原始出行方式,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甚至唯一的出行方式。使用溜索出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给当地人民群众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须品的运输造成极大的困难。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溜索又改为简易索桥,但由于索桥承载能力有限,索桥的后期维护较难等,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山区的交通面貌。

作者在G317线马尔康至俄尔雅塘段改建工程中,就遇到两类简易索桥,一类是索桥的锚定恰好埋设在G317下面,另一类是主缆跨过G317后锚于山体中。这两类的锚定的位置,将导致在公路改建过程中加宽或净高受限,给路线布设带来诸多困难。作者综合分析桥位附近的边坡地质情况,路线指标的连续性和索桥的服务对象后,认为将简易索桥改为常规桥梁更“合理”。在阿坝州壤塘县石里乡二甲组,原有简易索桥跨杜柯河连接G317线,设计在其上游还建一座甲学桥(图3),上、下部结构与G317线上的桥梁相同,从根本上解决了石里乡二甲组的交通需求。

图3 甲学桥

3 永临结合

G4216仁寿至屏山新市高速公路经过仁寿县始建镇杏花村,需要设置大桥跨越通江河。通江河从杏花村中间穿过,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杏花村百姓的住房在河左岸,耕种的土地在河右岸。该桥位处上、下游几公里都没有桥梁,这给周边六个村,涉及上千余人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两岸百姓平时的出行只能靠简易渡河工具,由于夏季通江河水流量较大,数年来发生多起伤亡事故,百姓期待修建一座桥梁。

作者在设计过程中,发现高速公路要打通纵向施工便道必须修建一座桥梁。于是设计中考虑施工便桥下部结构按永久性桥梁基础设计(桩柱与主线桥相同),然后再架设贝雷钢桁架,确保施工需要,待主线桥梁上部预制时,将该施工便桥一并预制并架设。巧妙地将施工便桥按照“永临结合”考虑,为地方设计了一座“扶贫桥”(图4),解决了当地村民出行难题,得到杏花村百姓的称赞。

图4 通江河扶贫桥

4 造地

四川三州(甘孜、阿坝、凉山)地区,受特殊的地形条件制约,普遍耕地比较缺乏,耕地质量总体不高,阻碍了当地社会的经济发展。由于公路的建设,不可避免要占用部分耕地,这无疑会对当地农业产生影响。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少占耕地,有条件去多造地,这是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除了灵活运用指标,尽可能拟合原有道路外,局部地段因线形需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还可适当改移河道来增加耕地。在“G215线巴塘竹巴笼至得荣二龙桥公路”项目中,作者考虑得荣、娘扭等长隧道弃渣总量,在完成行洪评价等相关专题的基础上,在宽缓河滩地设置防护后来作为弃渣场地,然后进行相应复耕,增加了上百亩耕地。

5 结束语

偏远地区的交通整体上还不完善,在公路勘察设计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类似问题。只要设计工作者始终怀揣为民解忧的初心,在公路勘察设计中尽可能多地思考,交通建设扶贫定会加快步伐,也许会增加些投资,但对整个项目来说,影响甚微。当地百姓也会在施工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更有利于工程建设。

猜你喜欢

索桥路线桥梁
美食新路线
家乡的九峰索桥
家乡的九峰索桥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闻鸡起舞
重建了500多次的大索桥
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
找路线
桥梁检修专家——MOOG桥梁检修车掠影
用爱心架起希望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