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特色旅游村落营建与策略研究
——以南平市石圳村为例

2020-07-20倪海奔

四川建筑 2020年2期
关键词:特色旅游紫薇村落

倪海奔,丁 铮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福州 350000)

如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各个村镇地区的生态与环境都得到了显著改善,以旅游产业为导向的特色旅游村落不断地出现,充分的带动了农村当地的经济与环境的发展。但很多村落的发展大同小异,地域文化与特色逐渐消失,随着村落之间“同质化“现象的出现,在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冲击与挑战不断加剧。特色旅游村落的出现往往仅是“昙花一现”,不利于其村落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当将当地的地域文化与特色相结合,走具有特色、持续性与差异化的发展道路,促进特色旅游村落景观建设与发展。

1 地域文化下的特色旅游村镇景观概述

1.1 地域文化及其表现形式

地域文化一般指的是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1]。在一定的区域内与环境相融合,经过漫长的不断发展与变化的过程,有着其独特的地域特性[2]。

不同的环境、自然条件以及当地文化所表现出得地域特性也不尽相同,其自然特性主要包括有地形地貌、气候与水文、地被与植物等,人文特性显示为民俗建筑、民族信仰、方言与饮食文化等方面。地域文化对村落的发展与影响非常深远,是该村落有别于其它村落的核心与灵魂,也是避免各个村落之间“千篇一律”的关键。

1.2 特色旅游村落景观

村落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性的地域文化、民俗风情以及生产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历史特征、乡土艺术价值等。经过旅游和文化产业的主导形成了特色旅游村落。特色旅游村落景观主要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类,具有明确的自然与人文特点、地方文化特色以及场地肌理风貌[3],是特色旅游村镇在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所形成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景观共同体。

2 地域文化在特色旅游村落中的表达

在特色旅游村落营建的过程中,尤其重视“特色”二字,其中地域文化就是体现一个村落景观建设是否具有特色最重要的因素,文化的差异化是有别与其它村镇的重要发展驱动力,其中地域文化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地域特色的展示

景观营建主要是通过地域特色的展示,通过艺术营造手法将当地独具的特色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去,例如民俗建筑、场所肌理、特色生态旅游产业等等,利用该村落原有的自然风貌与地域特色使之相结合,就地取材就地消化,进一步提升村镇景观的内涵性,展现该村镇独有的地域特色魅力。

2.2 历史文化的体现

历史文化是一个村落区域历经千百年来所积淀下来的智慧结晶,在村镇的景观营建的过程中,只有将该地的历史文化充分挖掘并提炼出其中的精华才能做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景观,历史文化在景观中的表现不只是局限于文化景墙等的设计,而是应当将当地非物质文化特色、传承下来的特色产业以及社会风俗等充分利用起来。坚持历史文化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应用到景观设计的方方面面中去。

2.3 旅游、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营建

旅游产业是特色旅游村落中的的重要一环,旅游景观应与当地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在整体营建的过程中追求村落原有纯净质朴的环境,布局上体现当地具有特色的原生旅游景观,并以自然景观资源为基础,融合生产、生态和生活方面,创造出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风貌与景观节点,吸引更多的旅游者,让旅游者感受到不一样的自然环境氛围与人文地域特色。

2.4 当地村民的参与性

地域文化是一个区域的物质与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社会群体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结果,反过来当地村民作为在区域进行生产生活的社会群体,是该区域人文、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的传承者和主要传播者,地域文化的体现需要当地村民的配合与参与,以此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3 案例分析:南平市石屯镇石圳村景观营建

3.1 石圳村概况

石圳村位于福建省北部政和县石屯镇石圳自然村,于政和县城西郊约4 km,其一面为七星溪水域[4],于2016年9月被列入全省首批特色小镇建设试点,旨在融合村落特有的地域性文化与旅游产业,在原有的乡村景观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更新与完善,创造出一个更具观赏性和宜居性的更适宜当地发展的新型特色旅游村落模式,推进当地经济与环境的不断提升,通过打造环石圳村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带,吸引了数万的游客与周边居民前往观光旅游。

3.1.1 地域特色与历史文化

石圳村是一个形成于宋代的古村落,地形形似半岛,整体景观资源丰富,气候条件温和,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条件。当地以白茶、紫薇以及茉莉花产业为主,种植有大片的白茶与茉莉花茶,是当地村民主要的经济来源,同时也是朱子文化的传承发扬地之一。在明清时期,该村落还是一处水运要冲,以水运为主要特色,是一个运送粮食和茶、布匹等进出城关的一个中转码头,到了民国时期,石圳村码头运输业依然繁荣,后因县城公路开通,水运逐渐荒废,但却留下了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包括古码头遗址、古水渠、天后宫、林厝古屋遗址、烟馆遗址、庄场遗址、福兴寺和临水殿、七星井、赵厝老屋、紫薇园等古村落遗迹景点。

3.1.2 自然地理环境

村落背靠卧牛岗,三面环水,优越的地理使其能年年五谷丰登。青山绿水,水迴路转,拥有土地面积超过100 ha(岛内面积近40 ha),除40 ha余水田外,还有毛竹林约6.67 ha,小径竹3.33 ha,茶园2 ha。茶园结合休闲农业规划在村内各个区域,提供采茶制茶品茶等一系列白茶文化体验。还有蜿蜒于村庄的2条长各大于1500 m的渠道、荷花池与小桥流水等水系,整体水域清澈见底,鱼虾畅游,适宜游人亲水戏水。

3.2 地域文化在石圳村的景观表达

3.2.1 石圳村整体布局

石圳村的景观建设以更新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恢复古村落“小桥流水人家”原有面貌,着力打造一个村庄美、生态优、百姓富、集休闲与农业观光的乡村旅游景区,以石圳村当地特有的白茶文化、紫薇文化和朱子文化为中心,实现“一山、二水、三殿、四巷、五坂”建设构想的打造。

一山是村落后方卧牛岗山坡的建设开发。二水则为七星溪河道码头戏水、吊桥观水和木质平台亲水项目建设。三殿为福兴寺、大奶殿、妈祖庙及宗教和民俗文化活动。四巷是村落内古巷道、古民居、古渠道、古井、古水碓等。五坂则是充分利用村落周边广阔的土地资源,建设有家庭农场与作坊、桃李观光园、水果采摘园、茶叶和茉莉花生态园等。将石圳村建设为具有特色地域文化的旅游村落。

3.2.2 山水营建

村落地处两山之间,地形近似半岛,基于过去作为航运通道遗留水系条件的充裕,整体规划设计以水系为背景,修复村中古水渠并进行清淤,打通全村水系,并结合水域设计有荷花池、小桥流水等水系景观,完成水渠周边绿化景观建设。在水渠旁步巷道路面铺设鹅卵石与土砖巷道,环绕石圳湾铺设有专用自行车游步道,村内各路口设置显目木质旅游指示牌。在使得原有乡村环境不受到过度改变,减少人工痕迹的情况下,复现出曾经水运码头的繁荣昌盛意境(图1)。

图1 村落入口水景

3.2.3 古村落遗址景观

在村落景观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充分保留了原有村落的建筑,在不破坏原有基址的情况下恢复与修复石圳豆腐坊旧址、烟馆遗址、酒坊遗址、小吃店遗址等8处,恢复重建村中损毁古戏台、妈祖庙天后宫、福兴寺、福主庙等5处,可以举办各类当地宗教和民俗文化活动。在景区建筑以及古村落遗址还增加了符合现代人观赏的特色景观灯带以及景观照明系统,赋予传统建筑新意,同时还建设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朱子书院、古码头遗址等,充分展示当地朱子文化与航运文化历史(图2)。

(a)景观(1) (b)景观(2)

3.2.4 白茶与茉莉花生态园

石圳村建立起以当地特色的白茶和茉莉花产业体系,白茶园和茉莉花园分布在村落各处,设计规划有白茶种植区、体验采茶区、制茶品茶的家庭作坊等区域,根据茶叶品种、分类和等级等进行分区。提供采茶制茶品茶等一系列白茶文化与茉莉花文化体验。拟建有白茶博物馆,通过展示当地白茶历史、种类、制作与功效,以及历代茶器具的演变、近现代与茶相关的名人字画等等,突出当地地域性白茶与茉莉花文化。营建集观光、游客亲自参与、休闲与旅游为一体的特色生态园景观。促进当地白茶产业以及茉莉花产业的发展与农村居民经济收入的提升(图3)。

(a)园区(1)

3.2.5 中华紫薇花卉园

紫薇花是当地县域县花,自南北朝起即广植紫薇花,紫薇文化源远流长,境内原始森林中留存千年千亩千棵的古紫薇种群,是中华紫薇基因库。因此将紫薇花成片规划为中华紫薇园花卉园景观,以紫薇花为主要花木并辅助以其它能在南方正常生长的乡土树种,一河两岸,千亩花海。其中,拥有千年以上树龄1颗(1200年紫薇王)、百年以上树龄200多颗、其他树龄800多颗。花园做到休闲和展示为一体,在湖畔水池边设置有一条木质平台和一座舞台,在游憩休闲的同时,还可以为花园的自我展示提供表演场地。园中各个景区节点之间均以鹅卵石步道、古砖步道以及休闲长廊相连接,营造出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图4)。

图4 紫薇花园中景观

4 结束语

在建设特色旅游村落的进程中,地域文化对特色旅游村落的发展与更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石圳村具有当地特色的白茶、紫薇与朱子文化的景观营建分析,展示其人文和自然资源,凸显了地域文化的重要性,“特色性”是石圳村发展旅游与传承振兴的关键,只有走具有特色、持续性与差异化的发展道路,才能促进特色旅游村落整体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及发扬当地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为旅游者提供更为鲜活的旅游景观,创造出一个更具观赏性和宜居性的新型特色旅游村落。

猜你喜欢

特色旅游紫薇村落
紫薇花
地域文化下的特色旅游商品设计研究
创意农业和特色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以磐安县维新乡溪下路村为例
特色旅游产品培育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游紫薇洞
紫薇的传说
“紫薇”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