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心戮力再出发
——政府工作报告的军工反映

2020-07-20本刊编辑部

国防科技工业 2020年6期
关键词:防护服医用军工

本刊编辑部

在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全民战“疫”之后,2020 年全国两会终于在云蒸霞蔚的五月隆重开启。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在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的条件下,中国迎来了“十三五”收官之年,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进入了决胜之年。这是艰难开局的一年,也是振奋精神、砥砺意志的一年。因新冠肺炎疫情推迟两个多月的全国两会,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殊的时间节点,让今年的两会比往年多了一些特殊的“不一样”。

战疫情 军工有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卓绝努力并付出牺牲,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越是关键时刻,越是彰显军工人的担当作为。疫情发生以后,国防科工局党组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紧急动员各军工集团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科院、中化集团等单位,要求迅速组织本单位生产应对疫情使用的医用防护服、口罩、医用护目镜、负压救护车、相关药品等企业抓紧组织原材料采购和产品生产,及时上报产能产量、产品库存等数据,尽快复工复产并做好生产、调拨、运输和配用等方面的协调工作,确保24 小时联络畅通,以实际行动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支持。

作为高科技战略性行业,核技术“临危受命”发挥了重要作用。2 月3 日,国防科工局局长张克俭在相关疫情防控会议上首次提出,“是不是可利用核辐照灭菌技术解决这个卡脖子的问题”;2 月4 日、2月6 日,张克俭两次主持召开专题办公会,研究部署医用防护服辐照灭菌工作,解决当前疫情防护急需的具体举措;2 月7 日,在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司的积极参与下,《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辐照灭菌应急规范(临时)》出台,灭菌时间由原来的7~10 天缩短为1 天;2 月9 日,医用防护服辐照灭菌实现规模化应用,仅仅过去5 天时间,彻底打通了医用防护服抵达一线的“最后一公里”。

如果不是这次疫情,即便业内人也未必意识到“核”与“医”的关系已如此密切。经此一“疫”,医疗卫生产业愈发受到重视,但与此同时,与核技术密切相关的高端、大型医疗设备却非常紧缺。发展核技术应用、造福人民健康,任重而道远。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军工”之于“疫”并非多么特殊的行业,但是军工人以拳拳赤子之心,响应前方需要,主动作为,以军工之力保护生命健康,正是“强国强军、造福人类”的真实写照。

三大攻坚战 军工有大作为

政府工作报告:2019 年和2020 年以来工作回顾,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降至0.6%,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污染防治持续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总体改善。

当我们胜数那些令人鼓舞的扶贫成就时,背后是许许多多平凡而普通的扶贫干部在细琐地努力着、忘我地工作着,军工系统各条战线的扶贫干部也在其中。王淘、潘祝华、龙向阳、刘满堂……如果不是精准扶贫这场史无前例的大运动,他们大部分人都还平平顺顺地待在自己的世界里,勤奋工作,过着还算安逸的小日子。突然有一天,他们平凡的肩膀扛起了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从舒适生活中一下子跳进中国的乡土。“农村、农民、农业”他们终于切身地感受到并直面“三农”问题。扶贫,也不只是简单的助贫救困,小小的一个村,也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全方位的建设。大到产业发展,小到村民婚丧嫁娶的操办甚至邻里矛盾的调解,扶贫干部们都要管。

村民们的贫穷、疾苦、固执、保守、淳朴、善良,所有好与不好的方面都在那里等着这些扶贫干部去感受和应对。艰难的脱贫任务、复杂的基层群众工作逼迫着他们去不断自我调整、适应环境,他们的智力与情商都处于满功率运行状态。但扶贫是种花结果之事,他们热情地投身到这场轰轰烈烈的扶贫攻坚大战中,欣喜于看到自己的汗水最终都换作老乡们的笑颜。

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军工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在积极发挥作用。2019 年,海阳核电实现了核能供热,将核电厂里面一部分蒸汽抽出来,通过管道输送到20 多公里外的海阳市,惠及海阳70 多万人口。

军工技术参与到环境问题的解决进程中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已经在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这些成果为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军工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所起到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

增强发展新动能 军工有大机遇

政府工作报告: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大幅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数字化、智慧化已经成为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传统制造业越来越重视生产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更是为此按下了快进键。“新基建”催生新动能,这是军工发展超越的重大机遇,也是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智能化最终瞄准的还是解决痛点、提升效益。不论是核电站利用大数据模型开展智能检修,还是核燃料生产线的自动化,或是铀业的无人化矿山,都能带来企业的提质增效,甚至破解人员辐射防护、工作地域等传统问题。智能化于核,不仅是大趋势下的被动要求,更应该是提升竞争力的主动选择。

中国电科大量运用信息化手段支撑抗疫复工。如“密切接触者测量仪”累计提供服务已逾16 亿人次;“一网畅行”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大数据系统累计服务4000 多家企业或部门;以卫星遥感保障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建设任务;为各地空管装备提供24小时技术支持;通过算法,对监控视频进行高清还原,有效解决寻人不便问题等。目前,中国电科已形成包括社会治理、社会服务、自主安全云、民航空管、智能交通等在内的新基建布局体系,不断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帮助企业打造自主创新数字智能工作环境,成体系推出全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

各军工集团公司充分发挥产业链主力军优势,用投资驱动和硬核科技领跑“新基建”,努力做好“新基建”产业链的投资者、研发者和建设者,以“新基建”形成增长新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防护服医用军工
我国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对策研究
改良医用防护服的穿着舒适性与防护性能分析
军工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分析
巾帼风采
医用耗材管理的创新路径选择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热湿舒适性主动式改善方法研究
研发支出政策在军工科研企业的应用
特殊的“衣服”特殊的爱
世界五百强:中国军工风云榜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