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不妨经常“敲打”自己

2020-07-18张建国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楷模媒体报道信群

张建国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件事:广东潮州一名学生在微信群中向教师询问作业时,随手发送了两个“敲打”的表情。这位教师认为,学生发这两个“敲打”的表情不礼貌,称其没有家教,并责令该生写检讨。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网民有关师生之间代沟问题的讨论。

笔者以为,这位教师的确误解了学生的真实意图,差一点就将本来不值一提的小事,演化为激化师生乃至家校矛盾的一条导火索。所幸,事后双方很快消除了误会。这提醒、警示着每一位教师:不要总想着“敲打”学生,也要经常想着“敲打”自己。否则,一不小心,可能就会造成师生之间不必要的矛盾。

教师需要经常注意“敲打”自己:有没有时刻注意维护教师的良好形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无小事,处处皆楷模。教师的天职与使命,就是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这就决定了无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教师都必须自觉维护师范、楷模的形象。教师看到学生在微信群中发送“敲打”的表情,就以为学生对自己不尊敬、没礼貌,还要让学生写检讨,不仅显示出对青少年学生的交流习惯缺乏了解,更有小题大做之嫌,不利于师生之间构建良好和谐的关系。

其次,教师还需要经常反思:有没有洞察学生的真实意图?据媒体报道,这名学生发送在微信群中的内容,是由询问作业的文字与两个“敲打”的表情组成的。只要将文字与表情结合起来就不难发现,按照当下青少年常见的交流习惯,这名学生其实并没有对老师不敬的意思,而更像是在调皮地向教师表达一种歉意或自责:“不好意思,我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拿不准,真是欠揍、该打。”教师应该联系学生平时对自己的态度与感情,准确解读学生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如果一看到“敲打”的表情就生起气来,既不看具体的文字内容,也不联系学生平时的表现,很容易造成误解,学生不开心,教师也很郁闷。

教师还需要自问:有没有更适合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即使学生确实表达了“敲打”教师的意思,作为教师也要对学生多一份宽容和耐心,并反思自己平时教育教学中的不足,想方设法巧妙化解学生对自己的误解或埋怨,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

(摘自《中國教育报》)

猜你喜欢

楷模媒体报道信群
失范理论视角下基于微信群的家校互动
心有榜样
时代楷模
完美楷模
“圈”言“群”语,如何把握法的边界
第200位驾到红包漫天的狂欢夜!
超级平衡兔
陈水扁侵占机密公文逾千份
中国女杰 时代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