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物管理机制刍议

2020-07-17陈刚

艺海 2020年6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文物传统文化

陈刚

〔摘 要〕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当前,湖南文物保护管理在体制机制工作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就需要对原有的管理体制进行创新优化,以守护好历史文物,延续文化命脉,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关键词〕文物;管理机制;传统文化

文物资产是提升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符号,更是文化强省的压舱石。文物藏品价值、文物研究成果的推广宣传与普及,充分体现国家和地方文化竞争力的软实力。在对文博部门预算执行的工作检查中,发现我省一些国有文博部门的文物管理体制机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得到重视与解决。

一、湖南文物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1.文物藏品存量游离于资产负债表范畴之外

文物藏品是特殊实物形态的文化资产。说其特殊,是因为这些资产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生产资料,而是蕴含深厚传统文化内涵价值的资产。甚至其文化价值难以用货币价值估量。文物藏品是我们民族存在、进步、发展的历史痕迹证明。如龙山里耶竹简、澧县城头山城池、道县玉蟾岩遗址、长沙马王堆辛追墓葬,无不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的生产力、生产工具、生活方式、社会形态等。无不印证着我们这个民族由远古走来的坚忍不拔精神与不断创新的智慧。这些珍贵文物不仅是属于我们民族的宝贵遗产,更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文物藏品,不仅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有形资产。从调查了解情况看,在文博管理部门,很大一部分国有文物藏品依然游离在资产负债表外。在某省级文博单位,有国家一级文物500多件套,纳入资产负债表的仅占其一级文物总数量的0.72%。之所以有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一是国有文博单位很大一部分文物藏品没有实际成本。如考古挖掘转交的文物藏品,文管会收缴收集的文物藏品,民间捐献、捐赠的藏品等等,这些文物藏品均没有取得的直接成本价值。按照我国的会计核算制度,资产入账按照原始成本计价,即按照取得时的购置成本计价入账,也有重置估值;但只有在部门单位法人主体发生合并、重组等情况的前提下,才可采用重置价值的方式即估价予以入账。二是没有纳入资产负债表内核算管理,就是以具体实物数量来进行具体管理。数量管理存在的根本问题是数量太具体,不能做到总统总控。对于文物实物最佳的、安全有效的管理方式,肯定是用货币形式予以计量、归集、控制。

马克思曾明确地表述:“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马克思的这个论断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对于文物资产管理的具体实际意义而言,只有用货币形式计价管理,才真正可以达到过程控制的作用。文物藏品形式多样,有陶瓷质、玉质、金属材质、木质、石质、布帛等等形态,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用具体的数量来实现安全、完整的有效管理显然难度非常大。只有具体的识别,没有独特的管理控制。对文物藏品没有合理的计价,就做不到入账管理,也就实现不了数量与价值双控管理。没有入账,无法列入资产负债表,实际上也造成文化资产底数不清。既不便于安全管理,也不便于分类管理。

2.文物藏品保管保存在多个部门

目前,全国基本都是这样的情况,文物藏品在博物馆有,在考古部门有,在文物流通的文物商店也有。维持这样的状况,各个部门都有其各自部门的充分理由。

文物藏品的这种的管理状态,其实,不利于文物、特别是珍贵文物的研究利用、展示交流和流通。容易形成文物保管、利用的部门壁垒。博物馆强调文物的安全保管和展示交流,文物商店则强调文物的流通价值,考古部门则强调文物的研究,各部门都有各自侧重的理由。但从社会管理的总体要求上看,从提升对文物资产的治理能力,畅通渠道,统一管理,深化利用,才应该是文物科学管理的必然。

3.文物鉴定流程封闭

文物鉴定工作流程呈内向闭环。有关文物管理部门,如博物馆、文物商店、考古部门都有各自相应品类的文物鉴定师。鉴定过程、鉴定成果不对外。各部门的文物鉴定一般仅鉴定所在单位的文物品。鉴定程序内向闭环,也容易造成鉴定标准化的缺失,而自成一派,达不成普遍接受的鉴定标准和具有公信力的鉴定结果。

闭环的鉴定机制,也容易形成社会大众对文物藏品真实、价值等要素的神秘看法。神秘看法不利于文物藏品的利用价值贴近人民群众,无形中造成了文物流通、观赏、研究的圈内与圈外;容易使文物藏品偏离应有的存在价值;使民间文物难登殿堂,国有文物难走下神坛。

二、建设开放和科学的文物管理机制

1.组成综合管理力量对表外文物进行清理

文物清理和估值工作量巨大。不仅是对其文物藏品逐一计价,还涉及估值基准、存在认定等方面的技术难题。难题之一就有:以什么为背景或依据来对文物甚至是远古文物进行较为准确的估值。文物的存在,大多数情况是孤品,同样藏品的参照可能性不大。再有就是,对某一件文物的价值,几位专家意见完全相同的情况也不多。评价的角度、评价的基础各不相同,也就会产生有差异的评价结果。由此,要研究产生文物藏品估值的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即在估值工作准则基础上生成文物估值操作指南。

对文物藏品的估值,绝对不是单单经济管理专家能做到的。这个估值工作对管理团队的要求很高。要逐步摸索出一整套估值原则、估值团队成员组成原则、估值工作程序等。估值工作量很大,要逐步开展。切不可简单粗放,草草入账。如果那样,更是对文物藏品的管理懈怠。

2.建立公共形态的文物藏品管理体制

一是要建立开放式的文物鉴定管理机制。研究编制文物藏品鉴定的分类别标准。在此基础上,培养专业的文物鉴定师,使之成为一项有专业素养的职业。而不是把鉴定标准掌握在少数专家手里。二是要建立开放式文物归集管理平台。把全部文物藏品集中到一个政府管制的公共平台;这个平台的主要职能是征集文物、整理文物、保管文物。这个平台之所以是公共的,就在于各个方面的需求者都可以来学习研究文物,都可以来外借文物进行展示。平台是开放的,是公共的。不隶属哪个具体的文博单位。

开放、科学的文物管理机制,能极大地增强文物藏品的综合利用、开发效能。在这个公共平台上,可以搭建起开放式研究、开放式科普、开放式文物文化的学习教育链条,开放式的国际交流。开放、科学的文物管理机制,能很好地应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价值归属;这个平台管理下,提升其开放度、利用效率,才是评价平台价值的最终指标。这个机制下,才能形成大众参与、多方搭建的文物文博文化互动平台,才能创造多方参与、多方受益的文物文博的分享氛围。

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下,在财政预算管理全覆盖、推进全口径预算管理体制的构建中,把国有文博单位的文物藏品纳入资产负债表内,并管控、利用,保障文物管理的安全性完整性,提升文物管理的利用效率,势在必行。

文物资产这项特殊资产,归集到资产负债表中核算与管理,是文化体制改革以及與之配套的会计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文物资产走上国际化、走向人民大众的必然要求。

(责任编辑:张建安)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文物传统文化
文物的栖息之地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关于软科学质量管理机制的问题探讨
文物的逝去
工电道岔结合部联合管理机制的探讨
文物超有料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