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广东省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教学标准构建校级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2020-07-17张丽张凯施秋霞杨立艳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广东广州510507

商业会计 2020年12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课程标准课程体系

张丽 张凯 施秋霞 杨立艳(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 广东广州510507)

一、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2018年5月,《广东省职业教育条例》指出要建设职业教育体系,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提高中职发展水平,推进高职高质量发展,指出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规模,并完善教育教学标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中高职衔接是关键,衔接的根本是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衔接。

近年来,广东省中高职衔接的招生类型主要有对口招生和“3+2”招生[1],从衔接效果来看,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突出问题:一是中高职人才目标定位不准,致使中职专业技能偏高、综合素养偏低,高职反之,最终引起中高职课程重复、断档问题严重,也即中职生升入高职后,出现“水土不服”现象;二是中高职衔接接口模糊;三是不同中职校之间生源质量差异大;四是高职因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中高职衔接学生培养质量差异较大,且难以满足行企需求。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的指导下,项目组在行企校充分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上,研制了广东省首个省级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的教学和课程标准。基于此,项目组又对标准应用过程中的“落地”问题进行了实践研究,分析了标准的适应性,并研制了校本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对“由标准到人才培养方案”的操作策略和范式进行了探讨。

二、广东省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标准的研制

中高职衔接这一主题在国家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后,逐渐热了起来[2-5],特别是在2013年以后。纵观国内已有研究文献,已从十年前的问题分析、探讨、理念研究深入到实践阶段,众多学者[6-9]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提出了可行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中高职衔接的历史、问题、原因、对策、方法、岗位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人才方案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等[10-12]。

通过文献综述,学者们在校本层面较好地解决了中高职衔接会计人才的培养,但在区域范围内研制省域普适的中高职衔接会计标准,还是空白,而只有研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标准,才能解决该区域范围内中高职院校之间一对多、多对一或多对多的招生标准化培养,在更广域范围内解决中高职衔接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以上问题。

广东省首个省级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教学和课程标准,主要有五个阶段。[13]

第一阶段为专业人才需求供需调研,项目组调研了珠三角90家企业、12所高职院校、11所中职学校,共收回有效企业问卷129份,学校问卷6 619份;第二阶段为职业能力分析,项目组通过召开职业能力分析会和梳理,整理出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51个典型工作项目、170项工作任务、681项职业能力,还有10项职业素养、69项职业素养点;第三阶段为课程体系构建,项目组通过召开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转换会议,邀请中高职院校12位课程体系构建专家,构建了全新的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核心课程体系;第四阶段为教学标准,专家对教学标准进行了研讨,包括专业名称及代码、招生对象、培养目标、职业范围、人才规格、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要求、教学安排、教学基本条件、教学实施建议等方面,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第五个阶段为课程标准研制,项目组成立了课程编写项目组,每门课程2—3人,分别来自中高职院校和企业,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了明确,并编制了中职“会计基础”等6门、高职“财务会计”等7门课程的课程标准,特别是针对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进行了系统分析。

三、广东省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标准的适应性研究

为了分析广东省标准的适应性,研究对比了标准和17所中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现标准和院校的方案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总体上相同或相近之处多于不同之处,这也为本标准在全省中高职院校的推广提供了很好的适应性。

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中职人才培养目标、部分职业岗位和人才培养规格、课程的结构和内容,究其原因是由于该标准充分考虑到中高职衔接的前提,将基础课程设置在中职,将拔高课程设置在高职,部分衔接课程在中高职都有体现,但中职注重经验型能力的训练,偏重基础,而高职注重策略型能力的训练,偏重拓展和提升。此外,中高职衔接标准的岗位定位更加明确,将仓管员、收银员、文员等岗位主要定位为中职,即中职阶段完成该类岗位能力的培养,而高职更多的定位为出纳、会计和审计,对于会计助理和审计助理为中高职都涉及的岗位,由此可见中高职的主要体现在会计和审计助理岗位能力的衔接。

简言之,该标准实际上是源于行业企业和中高职院校,针对中高职衔接主题,是高于目前中高职院校的,从对比情况来看,本标准在当前广东省中高职会计专业应用,对现有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四、基于省级标准构建校本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

(一)基于省级标准构建校本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

依据《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与课程标准研制》的思路、理念和成果,结合标准的适应性分析结论,项目组提出由标准制定校本人才培养方案时,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国家、省市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文件为准绳;以学校教学主管部门要求为原则;以相关教学标准为重要依据;依据标准要求制定校本人才培养方案;中高企协同,制定校本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校本人才培养方案。

(二)基于省级标准的校本人才培养方案(如表1所示)

表1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市财经学校中高衔接会计专业教学进度表

(三)标准与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本人才培养方案的比较分析

通过对比可知,总体上标准与方案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基本相近,但也存在差异。(1)中职阶段,标准与方案的课程模块有所不同,标准将课程模块设置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而专业课程又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企业会计方向课程、会计服务方向课程,而方案中将课程体系分为通识基础课程、通识拓展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岗位综合课程、专业拓展课;(2)高职阶段,标准与方案的课程模块也有所不同,标准将课程体系设置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又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而方案课程体系同(1);(3)方案根据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和广州市财经职业技术学校的特点,对标准空缺的课时,进行了补充;(4)中职阶段,方案在中职阶段添加了历史、公共选修、会计电算化、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5)高职阶段,方案在高职阶段增加了国防教育,健康教育,艺术、道德、科学、特色通识选修课、财经应用文写作、管理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将税务会计调整为税法与税务会计;(6)通过对比,发现原有标准在高职阶段的课程和课时安排有些偏多,给相关院校可发挥空间偏少,建议在标准修订时,进行调整。

续表1

(四)职业院校“由标准到方案”的操作范式研究

基于前述分析,特别是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校本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实践,项目组总结了如图1所示的“由标准到方案”操作范式。具体来讲,整体操作范式分为四个环节:(1)省级标准研制环节,通过行业企业院校调研、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中高课程体系构建、中高教学标准研制、中高课程标准制定以及中高教材资源开发等步骤和手段开发出广东省中高职衔接的会计专业教学和课程标准。(2)校本方案制定环节,通过行业企业院校的进一步调研、国家省市最新文件要求、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要求以及发布的省级教学标准,制定出校本的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方案实施效果评估环节,通过5年一个周期的中高职衔接会计人才培养,通过对比教学质量,甚至通过跟踪毕业生3—5年的发展情况,对人才培养方案试用的效果进行评价。(4)方案标准反馈环节,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以及实施后的效果评价中,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馈,特别是随着行业企业的变化,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要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各个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也会不断变化,校本中高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也需要不断优化,进而对广东省中高职衔接的教学和课程标准提出改进建议。

五、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省级区域视角下,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衔接不畅、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通过专业人才需求供需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研制环节,研制了广东省首个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教学和课程标准;通过对标准适应性的研究,认为该标准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对现有院校人才培养既有冲击,又有传承;基于广东省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教学标准构建了《“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市财经学校”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并总结提出了由省级标准构建校本方案的原则;在对比分析省级标准和校级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压缩已排课程的建议;最终,给出了职业院校“由标准到方案”的操作范式。研究成果和方法对同行院校具有一定的参考指导意义。

图1 职业院校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流程和范式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课程标准课程体系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高校课程标准编制质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