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的路径

2020-07-16陈阳芳何燕

法制博览 2020年7期
关键词:提升路径亲和力

陈阳芳 何燕

[内容摘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的提升,直接关联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本文在结合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的三条路径:创设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创新生活化的教学语言;融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20)20-0249-02

作者简介:陈阳芳(1995-),女,汉族,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何燕(1996-),女,汉族,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办好思政理论课,教学亲和力的提升必不可少”,强调了提升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亲和力的重要性。而在中学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亲和力的发挥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如何提升中学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值得我们重点研究。

一、创设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师生共同要进行探索的知识,是提升中学思政课教学亲和力的关键因素,教学内容贴切与否直接关乎教学亲和力的强弱。

(一)提升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陶行知先生倡导“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教育的目的是生活”,深刻强调了教育与现实密不可分的重要性。学生最关心、最期待解决和最感兴趣的问题也是鲜活的现实问题。思政课较为偏向理论,且为适应全国各地区的教育要求,其教材统一编写,这也导致教材具有高度的普遍性、理论性和逻辑性,缺乏了相应的趣味性、现实性与针对性,与现实的结合度具有一般性。那么要提升思政课教学亲和力,教学内容须时刻紧跟实际,依据社会发展要求进行调整,体现教学内容的现实性。须与当下的时政热点、社会民生和学生实际相结合,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渲染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氛围,降低教学内容重复率,增强实践性,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教学内容从“天上回到人间,从空中回到地上再从文本深入学生心中。

(二)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直接影响教师亲和力的发挥。中学思政课理论知识的针对性能否以及多大程度上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学生的关注点。只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思政理论的实用性,才能与教师交心结友,产生亲和感。因此,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亟不可待。邓小平也强调过,“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所以,在确保教学内容科学性和规范性的基础上,教学内容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关心学生关注点,重视国家注重点,针对社会不良现象和一切错误思潮、理论,就学生的疑难点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回答,强化问题意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尽量增加内容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可塑性,提升思政课教材内容的温度、深度、厚度和广度,使之暖起来、富起来、高起来和活起来。

(三)提高教学内容的说服力

思政课“要想说服人,其理论就必须彻底”,就必须具有无法反驳的说服力。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不仅需要体现事物的根本,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还需要利用其理论来合理解释现实,不单是以枯燥的理论来解释理论,更重要的是理论能够在社会实践中证实自身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发挥中学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因此,必须提高教学内容的说服力。教师需要熟读教学内容,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既能运用教学理论进行剖析实际问题,解决社会问题,又能在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揭示教学内容自身的真理性,满足学生追求真理,创造价值的主体需求,增加中学思政课教学亲和力。

二、创新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媒介,是教师授课的必需品,教师通过自身语言作为媒介,将抽象性的思政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输出,对提高中学思政课教学亲和力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一)建设独具特色的教学语言,贴近内容

就中学思政课教学亲和力而言,“相同的教育方式,由于语言的差异,就有可能产生二十倍的差距”。思政教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教材语言较为晦涩难懂且精炼,教师需要构建“内容话语”,通过自身的教学语言,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进行授课,彰显思政课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教学语言的亲和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语言鲜明,简单易懂,生动亲切,多用真情实语,从教材内容出发又高于教材内容,尽量贴近教学内容,构建特色教学语言,推动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转变。

(二)构建活泼亲切的教学语言,贴近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对象话语”,掌握学生的话语风格。由于时代发展、成长环境、现实条件、社会实践等的差异性,学生会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的话语表达。如果教师没有学习学生的语言风格和话语体系,进而调整自身的教学语言再开展教学工作的话,师生沟通起来会产生距离感,难以产生亲和力。同时教学语言的活泼亲切程度也不可忽视。教师要关注语气语速、语音语调,配以相应的肢体动作,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且符合教师身份。通过抑扬顿挫、简单易懂的教学语言,拉近师生距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进行开放式教学,提升亲和力。

(三)创设具有时代性的教学语言,贴近实际

要知道,“一切不讲究方式,也不分场合、对象,照本宣科老生常谈,生搬硬套”的教学语言是绝不会产生任何教学亲和力的。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站在时代前沿,掌握时代话语,运用当代话语开展教育教学,推进语言表达的现代化。比如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催生了诸多网络用语,学生对此兴趣颇高。若教师对网络热词一概不知,在学生眼里的教师就是一个落后无趣的形象,必然影响教学亲和力。但是教师也要恰当运用网络用语,遵循适度原则。毕竟网络流行语和网络短视频对学生颇具影响力,其中也不乏低俗萎靡的内容。此时教师需要进行信息过滤,既充分利用网络语言“短而新”的特点为教学服務,又要正确引导网络语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三、综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思政课教学方法是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是师生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纽带,是强化思政课教学亲和力的内在要求。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趣味性和亲和力,需要不断融合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结合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将合作探究、专题讨论、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融会贯通,在课堂教学中为教学内容服务,能更好的刺激学生体验追寻真理的价值性,比如互动教学。在师生交流、生生合作和网络互动中加强师生互动的广泛性,虚拟和现实互动的趣味性,体验不同观点带来的知识延伸,体会不同思想火花的碰撞;体验式教学中,设立情景体验,让学生自动融入教学内容;角色模拟中,师生身份互换,学生当老师参与教学进行换位思考,活跃课堂氛围;利用翻转课堂等进行竞赛式教学,激发学生求知欲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度和体验感。

(二)加强新媒体技术与思政课的结合度

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如何让“高大上”的思政理论“接地气”,就需要教师在中学思政课堂中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可视性和立体化优势,给中学思政课“改头换面”,体现思政课的时代性。利用新媒体软件进行签到、授课、考核、评价等,让学生从“玩手机”转变为真正的“用手机”,比如慕课教学,直接在线上授课,线下课堂交流所得,线上和线下结合,虚拟世界和现实社会结合,充分利用网络全面性,进行一站式学习。同时,借助PPT、视频、音频等影音影视,填补教学方式的单一性,利用生动活泼具有典型性的事例、社会议题,进行知识性的讲授和理解。要在课堂中学会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给中学思政课“改头换面”,体现思政课的时代性。

四、结语

中学思政课教学亲和力的提升问题,关乎教育发展大计,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目前,我国对思想政治工作寄予厚望,而如何能更好的增强中学思政课教学亲和力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学思政课教学亲和力从本质上影响思政课教学,在中学思政工作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我们要在实际的教学中,创设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创新生活化的教学语言、融合多样的教学方法,不断增强思政课教学亲和力。

猜你喜欢

提升路径亲和力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探索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
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探究
新闻播音的亲和力分析与提高
将亲和力应用于播音主持中的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