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预算管理控制探析

2020-07-16姜蕾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12期
关键词:预算控制探析

姜蕾

摘要:企业发展需要不断地规范财务管理体系,完善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制度,不断地提高企业的价值规范水平。本文在对企业预算控制存在问题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考,认为在预算管理控制的推进过程中,需要强调全员的参与性,即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员工参与预算管理控制的管理和执行。企业岗位较多,人员的流动性较强,在进行预算管理控制过程中,需要在强调全员参与性的过程中,将具体的预算执行和指标落实情况细化到个人,充分地调动员工个人的工作积极性,自觉控制成本费用开支,执行预算,为企业的利润和增值做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企业预算;预算控制;探析

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寿命普遍不长,主要原因就是企业经过初始发展期的快速增长后,在企业资本、组织形式、销售数量形成一定的规模,在短时间内跨入成长期、成熟期。按照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生存周期的各阶段,要求企业调整管理措施,以尽量延长企业的成长期。而多数企业由于创始人或者高管层的局限性,未能及时转变管理思路及经营理念,致使企业的管理措施无法满足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制约了自身的发展,最终导致企业的内部控制失效,陷入经营困境。在困境面前,企业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提高财务管理能力,通过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相应的财务管理能力,并积极地强化企业的资本运作管理和运营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承担,不断地提高企业的价值规范水平。而预算管理控制是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要内容,预算管理控制通过强化预算管理的规范性,提高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强化预算管理的战略性的作用,全面地实现预算管理的控制管理能力。

一、企业预算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对预算管理控制的认识不到位

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大部分员工也是认可预算管理控制的必要性的。表明企业很多员工对预算管理控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是非常值得欣喜的。预算管理控制监督是由企业所有部门相互配合,互相协作,共同监督,统一实施的。编制预算时各部门往往只考虑自己部门的利益,导致财务人员工作量及难度增加。如果企业员工都存在这种想法,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就会失真,难以控制,对于企业的管理和控制不利。

(二)预算管理控制力度不够

预算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事前控制,由事后变为事前,这对于企业管理和防范风险至关重要。部分企业年度预算下达后便不再进行调整。还有的企业通过各个月份的预算完成比与当月序时累计完成比控制,当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变化时,不进行调整。预算管理控制的意义在于对未来的经营活动以及财务目标进行预测和筹划,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业,最大程度地节约成本,实现利润。而现实中各部门上报的预算会与实际偏离很多。所以企业应在经济业务发生过程中及时调整预算,保证预算的精确和实用。

(三)考评与奖惩机制不够全面

企业预算的考核分为财务指标考核和非财务指标考核。财务指标考核包括收入完成率、营业成本收支完成率、费用收支完成率、利润完成率等。但是很多企业对预算的考核,仅仅着眼于预算执行结果,以预算完成率为主要考评指标,预算完成率合格便达标,不合格便不达标,缺乏全面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全面考核,导致预算考核结果偏差,失去考核意义。对于各个部门、各位员工预算完成的奖惩制度也不明确,预算考核起不到激励作用。预算编制和执行与部门绩效相挂钩,如果考核指标不全面,奖惩机制不合理,考核便失去意义。对于每位员工而言,企业没有制定针对员工个人的预算考核办法,将会导致预算管理控制的效果不好。

(四)预算管理控制没有达到全员性

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目前的分层考核看似遵循了预算编制的路径,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实也暴露出了预算管理部门对于企业部分业务不够熟悉与了解的问题,将考核责任推给预算归口管理部门。而在部门的博弈间,归口管理部门就从财务部门手中取得了设定部分考核指标的权限,而对于考核指标设定的合理性,财务人员也无法给出公正意见,归口管理部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这就导致预算考核在部分程度上存在有失公允的情况发生。因此从根本上来看,财务人员必须要全面熟悉了解企业业务,将权限握在手中,保证预算管理控制能落地。另外,预算管理的实际执行情况分析只是体现差额和百分比,也是由于财务人员不完全熟悉企业业务造成的。

二、完善企业预算管理控制的思路

(一)提升全员参与意识

预算管理控制的一个特点是全员性。为保证实现全员参与,全体员工需要有全员预算意识,明白预算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動性缺一不可,在进行预算管理和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强调全员管理的重要性,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只有预算执行者对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有全面和准确的认识,并对预算管理控制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评估,因此,在预算管理控制的推进过程中,需要强调全员的参与性,即充分调动企业内部员工参与预算管理控制的管理和执行。对于企业来说,由于企业经营性岗位较多,人员的流动性较强,在进行预算管理控制过程中,需要在强调全员参与性的过程中,落实具体的责任人制度,将具体的预算执行和指标落实情况细化到个人,充分地调动员工个人的工作积极性,自觉执行预算。

(二)在企业战略基础上确定预算管理的目标

企业应该有明确的长远战略目标,每年制定年度计划时,过度强调企业的收入指标、费用指标与利润指标,而忽略企业的发展是不可取的,因此基于年度经营目标的年度预算,被很多企业采纳。每个部门的预算都集中在收入和成本目标的分解上。当市场环境变化时,为了应对市场的变化,对预算目标进行调整,以达到提高预算可行性的目标。因此,企业年度预算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匹配是非常重要的。

(三)全员参与预算的编制并加强员工的培训

预算管理控制的关键,是全体员工的支持和参与,全面管理整个业务运作流程。为达到预算管理控制的目的,首先要让每个员工从思想上重视预算管理控制,了解预算管理控制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且了解预算管理控制在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企业培训,各级员工可以了解预算管理综合系统的重要作用和制作、执行方法、流程。员工是预算控制的实施者,在实际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预算编制之前,企业应当组织全体员工参加预算编制大会,让员工了解预算编制和控制的重要性,全面预算管理控制的意义。在全员参与的前提下,让员工明白预算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带动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全面预算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每个部门、每位员工都是预算的编制、执行者,也最了解本岗位业务运行情况,如预算应如何编制、如何实施、如何控制开支等,从而达到节约成本费用,实现利润的目标。因此,为了顺利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需要企业每位员工积极参与到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整个过程中来。同时需要加强管理层与基层的沟通,帮助管理层获取全面信息,为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保障。

(四)加强组织协调性

企业内外部强有力的组织协调力,是企业全面预算的有效保障。由于预算管理的复杂性,企业的每位员工都需要参与到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中,以企业利益为目标。每个部门需要及时且准确地完成预算工作,保证在工作的过程中特殊情况发生时工作可以顺利推进。当企业经营情况发生变化时,作出适当调整。

组织和管理对于全面预算非常重要,这是编制和执行全面预算的关键,也是预算管理控制成功的保证。

猜你喜欢

预算控制探析
VR阅读探析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基于CAD/CAM的先进制造技术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中小企业控制活动问题的研究
试论加强和完善企业预算管理问题
HTTPS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