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焦显微镜观察睑缘蠕形螨形态及感染相关分析

2020-07-16谢翠娟李兆瑞于广委李韵秋

临床眼科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睑缘炎蠕形睫毛

谢翠娟 李兆瑞 于广委 李韵秋

睑缘炎的病因,以往被认为主要是细菌感染,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蠕形螨感染可能是睑缘炎的主要致病原因之一。睑缘炎可导致患者眼部出现刺激症状,严重者可蔓延至睑板腺、结膜,甚至角膜,影响视力及正常生活。早在1963年Post等就报道了睑缘炎蠕形螨感染,并提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1-3]。蠕形螨是一种小型寄生螨类,寄存范围广。寄生在人体的蠕形螨主要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两种。蠕形螨寄生的生活周期可分为5期,即卵(60 h)、幼虫(36 h)、前若虫(72 h)、若虫(60 h)和成虫(120 h),整个生活周期较短,仅14.5 d左右。雌雄交配必须在毛囊口处进行,蠕形螨常常于夜间出入毛囊口并进行交配[4]。我们发现共焦显微镜观察时,睫毛囊外完整的虫体检出率较低,时段不固定,蠕形螨的检出也就成了关键所在。传统方法为睫毛拔出,但有创,取样造成疼痛,且不能将取样部位蠕形螨全部带出。共焦显微镜弥补了传统检查方法的欠缺,具有无创、便捷、全面等特点。

资料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采用回顾性病例观察研究。纳入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 月1日于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干眼门诊确诊眼干症状的患者379例,其中男性157 例,女性222例;年龄3~79岁,平均(40.9±10.2)岁;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10岁组,11~20岁组,21~30岁组,31~40岁组,41~50岁组,51~60岁组,>60岁组。阳性标准:结合文献报道及2018年专家共识[5-7],本研究采取的毛囊蠕形螨检查阳性标准:4个眼睑中,任一个眼睑蠕形螨计数达到3条/3根睫毛(各期蠕形螨均包括),即为睑缘蠕形螨感染阳性。

二、 检查方法

利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睑缘毛囊蠕形螨及皮脂蠕形螨:①首先将头托原位放置并固定。嘱患者头部靠在头托上,下巴置于下巴托。检查右眼,外置摄像头置于左侧;检查左眼,外置摄像头置于右侧(关键点)。②检查者保持坐位,与常规角膜检查模式相同。取接触帽,内测涂抹卡波姆滴眼液后固定于激光扫描摄像头处。③检查睫毛根部螨虫:在接触帽的外侧涂卡波姆滴眼液(作为耦合剂,原方法用食指和拇指轻轻的压住检查者的上眼睑是为了减少气泡的强反光,涂耦合剂解决了这一问题),从患者颞侧入手,让睫毛根部充分暴露出来。被检查者的头部固定,无需移动。大大降低了对患者合作程度的要求。上眼睑接近激光接触帽,这时可以通过电脑屏幕,让红色的激光点接触到需要检查的部位,设定两者接触的焦平面为0,拧动激光扫描摄像头调节环改变焦平面,即可得到不同深度及部位的检查图片。

三、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不同年龄及性别组蠕形螨检出率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结 果

一、睑缘蠕形螨共焦显微镜下形态

共焦显微镜观察发现,毛囊蠕形螨颚体宽短呈梯形,位于虫体前端,四对足体紧连颚体分布于虫体两侧(图1,2)。四对足体及颚体大都深埋于睫毛囊内,仅部分末体露于毛囊外,末体呈锥状(图4)。图像多可见贯穿于颚体至末体的线状反光。白天检到体外活动的虫体几率较小,可能与蠕形螨活动时间多数在夜间频繁有关。共焦显微镜中可呈现较清晰的前端颚体及四对足体,活动的虫体多在顺行睫毛爬往睫毛囊方向。蠕形螨虫卵呈两头较尖的椭圆形(图3,5),可见贯穿虫卵的线样反光,较清晰的虫卵成像多在睫毛囊内深度50~80 μm左右,睫毛根部反光的周边。虫卵周围可见睫毛囊上皮细胞。通过HRT3的Sequence模式可以看到蠕形螨的运动靠颚体及足体的摆动完成的。皮脂蠕形螨(图6)一般为单只独居生活在睑板腺开口处,因此,皮脂蠕形螨的检出率明显低于睫毛囊内毛囊蠕形螨。

二、不同年龄组睑缘毛囊蠕形螨检出率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睑缘毛囊蠕形螨检出率增高,各年龄组间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09,P=0.033)(表1)。

三、不同性别组睑缘毛囊蠕形螨检出情况分析

379例干眼症状患者中发现蠕形螨感染者330例,阳性率为87.1%。其中男性感染率为86.6%,女性感染率为87.4%,不同性别间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8,P=0.827)(表2)。

讨 论

蠕形螨睑缘炎可见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但目前仍缺乏其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发病率的流行病学数据。尽管在不同研究中睑缘蠕形螨的检出率有所差异,但大部分研究一直发现,皮脂蠕形螨和毛囊蠕形螨在睑缘的检出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目前尚未发现蠕形螨的检出率在不同性别患者中有明显差异。随着干眼患者的增加,全国各地干眼门诊的启用,蠕形螨作为感染性睑缘炎的病因之一,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对象之一。蠕形螨检出的方法为传统拔睫毛法及近几年常用的共聚焦显微镜,来观察睫毛根部蠕形螨的感染情况。共聚焦显微镜可重复且多根睫毛进行扫描,对于秃睫患者依然可以确认是否有蠕形螨的存在,是检出阳性率略高于拔睫毛的原因之一,但共聚焦显微镜为切面成像,虫体成像可能存在叠加现象,虫体较多时计数明确较难。该方法的有效实施对检查者的经验、操作技巧以及患者的配合程度均有较高要求。而拔睫毛的方法相对简易,成本较低,易普及。但拔睫毛螨虫计数法取样少,故存在随机性。共聚焦显微镜通过对睫毛毛囊无创、实时的观察,可进行蠕形螨分布计数并观察蠕形螨各期形态。与睫毛采样后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的蠕形螨镜检计数相比,活体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有较多优点:(1)可以动态观察蠕形螨在活体睑缘组织的活动,在活体状态下对多个毛囊进行快速检测,避免在睫毛取样过程中造成螨虫丢失,检出率更高;(2)对于秃睫患者,依然可对其残存毛囊进行蠕形螨检测;(3)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为无创性检查,适合于多次随访检查,并用于指导治疗;(4)通过共焦显微镜可以观察更多蠕形螨在体内的活动及各生长周期形态,对蠕形螨治疗药物的应用时机及效果观察起到辅助作用。

表1 各年龄组患者睑缘蠕形螨感染情况比较

表2 不同性别组患者睑缘蠕形螨感染情况比较

猜你喜欢

睑缘炎蠕形睫毛
蠕形螨睑缘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我国人体蠕形螨及蠕形螨病研究进展
《睑缘炎与睑板腺功能障碍》一书出版
《睑缘炎与睑板腺功能障碍》一书出版
《睑缘炎与睑板腺功能障碍》一书出版
ISTEN
Ostrich鸵鸟
睑板腺囊肿与眼部蠕形螨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重视睑缘炎诊疗观念新进展:解读美国眼科临床指南(PPP)睑缘炎分册有感
二次元睫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