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海中的音乐家
——座头鲸

2020-07-15杨小曼

绿色天府 2020年6期
关键词:胸鳍鲸类海洋

○文/ 杨小曼

其“座头”之名源于日文“座头”,意为“琵琶”,指鲸背部的形状。座头鲸以其跃出水面姿势、超长的前翅与复杂的叫声而闻名。

座 头 鲸

Megaptera novaeangliae

人们在茫茫的海洋世界里航行时,往往可以听到一种神秘莫测的美妙歌声,这种歌声在古希腊史诗《奥德赛》中被充分渲染为迷人的“海妖之歌”,后来人们才发现,原来这个海洋中的神秘“音乐家”就是座头鲸。

座头鲸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鲸类,但也是海洋中当之无愧的庞然大物,体型肥大而臃肿,座头鲸成体平均体长雄性为12.9米,雌性为13.7米,最大记录雌性18米。体重25~30吨。它的头相对较小,扁而平,吻宽,嘴大,嘴边有20~30个肿瘤状的突起,有趣的是每个突起的上面都长出一根毛,而身体的其他部位却全都没有毛。鲸须短而宽,每侧都在200条以上。背鳍较低,短而小,背部不像其他鲸类那样平直,而是向上弓起,形成一条优美的曲线,故得名“座头鲸”,也叫“弓背鲸”或者“驼背鲸”。胸鳍极为窄薄而狭长,约为550厘米左右,为鲸类中最大者,几乎达体长的三分之一,鳍肢上具有4趾,前缘具不规则的瘤状锯齿,其后缘有波浪状的缺刻,呈鸟翼状,所以又被称为“长鳍鲸”、“巨臂鲸”、“大翼鲸”等。尾鳍宽大,外缘呈不规则钳齿状。脸面褶沟较少,约14~35条很宽的平行纵沟或棱纹,由下颌延伸达脐部。腹部具褶沟。通常身体的背面和胸鳍呈黑色,有斑纹,腹面呈白色,但也有的背面和胸鳍也呈白色。体包个体变异较大,鳍肢上方白色,尾鳍腹面白色,边缘黑色。口大,进食时上下颌间特殊韧带结构可使口张开90度的角度。鲸须每侧有270~400片,须板和须毛皆黑灰色。雌兽体后的下侧长有一条细长的裂口,终止在肛门附近,据说在繁殖的时候,雌兽就是用它包裹住雄兽的生殖器,来完成交配动作的。

它的歌声非常响亮,有时在80公里以外都可听到那深沉的低音符。歌声由“象鼾”“悲叹”“呻吟”“颤抖”“长吼”“喊喊喳喳”“叫喊”等18种不同的声音组成,节奏分明,抑扬顿挫,交替反复,很有规律,彼此连接成优美的旋律,各首歌持续的时间一般可长达6-30分钟。令人吃惊的是,它的歌唱不是使用声带而是通过体内空气流动来发出声音,就好像憋着气唱一段歌剧选曲一样。其实,唱歌是雄兽繁殖仪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洪亮动听的歌声可以使雌兽从几十公里以外赶来,彼此结成伴侣,繁殖后代。繁殖季节一过,就可能一连几个月也不唱。

座头鲸在同一年里都唱同样的歌,但每年都更换新歌,两个连续年份的曲调相差不大,都是在上一年的基础上逐年增添新的内容,这说明它能记忆一首歌中所有复杂的声音和声音的顺序,并储存这些记忆达6个月以上,作为将来唱新歌的基础,这也是说明其智力的一个证据。在唱新歌的时候,音节的速度要比旧歌来得快,往往是取其头尾,省略中间部分,很象人类语言的进化过程。生活在不同海区的、不可能相互接触的座头鲸唱的歌是不一样的,发出的声音有明显的差异,说明这些歌声是每个种群独自遗传给自己的后代的,但有趣的是所有歌声的变化却都遵守同样的规律,而且具有同样的结构,这与不同地域生活的人类所形成的方言非常相似。例如,每首歌中大都包含着6个主旋律段,即带有几个完全相同或稍有变化的乐句的6个乐段,每个乐段又包含2一5个音节。在任何一首歌中主旋律段出现的次序都一样,虽然有时会漏掉一个或数个主旋律段,但剩下来的主旋律段永远还是按预定顺序进行。

座头鲸的大脑相当发达,比人的大脑要大5倍多,同样不容忽视的是大脑的沟回形状也与人的一样,很可能是高智力型的。它不仅会歌唱,而且所唱的曲调是动物世界里最复杂的歌,是真正的“乐曲”,这种歌声像是广阔而快乐的合唱,从海洋里倾吐出来,洋溢在海面上,使整个海洋成为一座欢乐的音乐宫殿,充满着雷鸣般的回鸣,汇集成一曲辉煌的海洋交响乐。如果将它歌唱的录音加快到数倍速度播放,更是宛嗡动人,精采纷呈,所以人们称座头鲸为动物世界里最出色的歌手。它的歌声也已被人们录制成唱片,同古典和现代音乐放在一起供人们欣赏。

但是,这种动物很可能很快就要从地球上消声匿迹了。大约100年前,座头鲸曾栖息于世界各大海洋中,由于动作缓慢贪恋近海岸地区,也就成了人们极易捕捉的目标,有时一只座头鲸被捕捉后,它的伴侣和幼仔常常总是在附近徘徊,恋恋不舍,因而也一同被猎捕,所以它与其他巨鲸一样,经过人类的大量捕杀之后,使数量锐减。到1966年座头鲸被列为保护物种的时候,它在世界上的总数只剩下4000只左右了,大部分生活在太平洋一带。所以,为了使座头鲸得到更好的保护,必须加强保护工作,以免这样美妙的动物和它美妙的歌声从地球上永远消失。

猜你喜欢

胸鳍鲸类海洋
仿生胸鳍的三维尾涡结构与参数影响分析
"反捕鲸"也应理性思考
拒做“素食主义者”——鲸类的食性进化之谜
金鱼如何辨雌雄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水中飞鸟”:豹鲂鮄
海豚
鲸类次生性水生适应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缘木也可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