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 重庆市林业局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协议

2020-07-15

绿色天府 2020年6期
关键词:林草成渝两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两地党委政府工作部署,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共同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经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与重庆市林业局友好协商,特签订如下合作协议。

合作原则

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按照统筹谋划共担使命、双向互动协调共进、优势互补协作共兴、政策协同利益共享的原则,围绕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强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努力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成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样板区。

合作内容

(一)共同实施“一江五路六山”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打造高品质生态宜居地。

1.实施长江“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加强长江两岸第一层山脊线,嘉陵江、涪江、渠江和三峡库区回水区范围内营造林工作,建设沿江美丽竹林风景线。依托长江防护林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积极推进宜林地造林和森林质量提升。加强沿江城镇村庄绿化美化,科学配置树竹花草,形成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层林叠翠、四季花漾、瓜果飘香的长江生态廊道。

2.实施“五路”绿化美化。按照和谐自然、彩化美化的要求,推进成安渝高速公路、成渝环线高速公路、巴广渝高速公路、成渝高铁和成渝中线高铁等重要交通通道绿化美化,在道路两侧实施彩花、彩叶植物绿化美化或改造提升,打造四季有花、五路常青的绿色生态景观走廊。

3.构建“六山”生态屏障。依托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共同推进华蓥山、明月山、铜锣山、四面山、大巴山、大梁山等联通两地的主要山脉的生态修复,消灭荒山荒坡和林中“天窗”,逐步实现应绿尽绿。

4.实施高品质湿地建设。大力推进成渝地区湿地自然保护地建设,开展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共同开展长江、嘉陵江、涪江、渠江流域湿地保护和退化河湖湿地修复,加强小型溪河、沟渠、塘堰、稻田等小微湿地建设,构建成渝地区湿地连绵带。提升一批湿地公园品质,开展姊妹湿地公园建设,让湿地公园成为成渝地区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

5.高质量建设森林城市群。加快推进成渝毗邻地区泸(州)内(江)荣(昌)永(川)大(足)森林城市群、达(州)广(安)万(州)开(州)梁(平)森林城市群、南(充)遂(宁)潼(南)铜(梁)合(川)森林城市群建设,深化绿色创建,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结合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开展植树造林、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等措施,拓展森林城市之间、城市与功能区之间绿色生态空间,构建大尺度绿色板块、绿色生态隔离区,实现内联外通、绿网纵横,形成高质量森林城市群生态体系。

(二)开展毗邻县区林草资源联防联控,织牢成渝生态安全连接线。

1.建立野生动植物协同保护机制。共同强化大熊猫、崖柏等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野生种群的保护、人工培育、种质资源保存或异地保存库等合作,推动高质量保护。协同修订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2.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行动。建立健全执法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异地调查取证等执法协作。定期召开会商会,开展联合调研。建立联合有奖举报制度,完善重大敏感案件和违法犯罪线索通报、案件线索互移制度。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专项行动,打击涉林流窜、跨区域违法犯罪活动,推动跨区域社会影响较大案件挂牌督办。

3.开展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治。建立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信息共享机制、执法互助机制、检疫协作机制等。加大检疫检查和封锁力度,建立完善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和科技研发等体系,推动实现两地进口松材检疫结果互认。

4.开展森林草原火灾联防联控。建立完善毗邻区域森林资源、防火形势分析、预警监测、风险隐患数据、森林草原火情等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构建护林联防协作会商机制、演练机制、野外用火联合防控机制、联合宣传教育机制、联合火情处理及灾后处置机制,提升区域整体防控与协同作战能力。共同研究利用5G等高科技手段,推进森林防火联防联控信息化建设。毗邻区县定期组织开展森林防火联合演练、联合巡护、联合扑救等工作。开展联防区域森林草原防火项目共建,共同申报、联合开展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巴岳山等成渝毗邻山脉高森林火险区综合治理项目建设。

(三)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内陆林草开放合作高地。

1.搭建林草产业发展新平台。依托成都农交所、重庆涪陵林权交易所,推动两地林权交易数据共享。通过各类节会、展会、论坛,提升成渝地区林业生态建设影响力。搭建两地林业行业协会、商会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涉林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互动交流。加强成渝两地林木种苗合作,共同选育推广林木良种种质资源。大力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支持中国西部木材贸易港和西部木材贸易加工储备基地建设。推进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建设,支持林业龙头企业创新合作兴办林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建设现代林业产业园区、物流基地、林产品展销中心,高质量推进林草产业发展。

2.开展生态旅游康养示范。在成渝毗邻地区,遴选一批发展基础好、自然景观资源佳、生态功能强、辐射带动能力大的森林康养基地和生态旅游景区景点。融合双方政策优势,培育推出一批生态旅游线路和特色生态旅游产品,共建华蓥山、大巴山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加强自然生态教育,建立成渝地区森林康养、生态旅游联盟,构建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的生态服务体系。

(四)加强成渝地区科技创新联盟及数字林草建设,推动区域科研协同创新。

围绕制约两地林草高质量发展的共性问题,依托有关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等,整合科技优势资源力量,成立区域科技创新联盟,联合开展林草科技攻关。切实加强两地林草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生态定位观测站、林草资源监测调查中心及林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合作交流。合作开展林草信息化建设,建设西部“数字林草”大数据中心,建立成渝地区林草成果、标准共享制度。

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机制。建立两地林草部门双边推进机制,共同成立合作领导小组,由两省市林草部门主要负责人隔年轮流担任组长,双方分管负责人担任副组长,负责研究决定合作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加强规划对接。做好两省市“十四五”林草发展规划衔接,共同开展重大事项前期研究,共同争取将事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注重与重大项目、相关规划、年度重点等有效对接,形成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推动格局。

(三)强化支撑保障。强化合作领域项目资金投入。研究建立完善有利于社会资本进入的投融资、税费征收、林地使用、森林采伐等政策措施。协调金融机构适度放宽贷款条件、降低贷款利率、简化贷款手续,增加林权抵押贷款规模。进一步加强两地林草干部跨地区培训交流,推动定期互派干部挂职锻炼。加强总结提升,加大宣传力度,凝聚广泛共识,推动形成共建共享新格局。

猜你喜欢

林草成渝两地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林草风采
着力做好林草生态扶贫
养虾人都惊呆了!4月之前投了这个苗,萧绍两地超九成用户成功卖虾
融岚两地的红色记忆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