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美甘孜

2020-07-15汤建华刘贵英

绿色天府 2020年6期
关键词:旱区防沙沙化

○文/ 汤建华 刘贵英

甘孜州是四川省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根据第五次沙化监测数据显示:全州有沙化土地面积63.1万公顷,主要集中在甘孜州北部的石渠、德格、色达及南部的理塘、稻城等县;荒漠化土地46.7万公顷。根据2017年调查数据显示,甘孜州石漠化土地面积达63.55公顷。同时,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沿岸分布有面积达350余万亩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截止2019年底,中央累计下达甘孜州川西藏区防沙治沙资金3.3859亿元,开展沙化土地治理38.97万亩;省级财政累计下达甘孜州川西北防沙治沙资金1.5552亿元,开展沙化土地治理30.01万亩,巩固沙化治理成果18.89万亩,省级财政累计下达甘孜州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综合治理资金8550万元,开展旱区治理2.224万亩。

康定治理成效

沙化治理成效显著

通过实施防沙治沙工程和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综合治理项目,甘孜州生态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全州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一是提高了生态效益。项目的实施,治理区域林草植被盖度(郁闭度)提高了30%,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林草植被得到了恢复,水土流失得到了治理,人与自然关系更加和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川西高原生动实践。

二是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治理了土地沙化和干旱河谷,优化了现有土地、草原利用结构,而且还通过建设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控制或减缓水土流失、泥石流、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有效改善了当地生产条件,提高了综合生产能力,有效改善了农牧民的生存条件和人居环境。

三是加快了脱贫步伐。由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承担防沙治沙和旱区治理项目人工劳务,农牧民从中直接获取劳务收益,增加了群众收入,防沙治沙工程和旱区治理项目已累计为项目区农牧民增加劳务收入2965余万元,荒漠化防治已经成为极受农牧民欢迎的民生工程之一。

四是增强了生态意识。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充分调动了农牧民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建设生态、保护生态的意识明显增强。

沙化治理典型做法

统一思想,协调配合,专人专班推进。按照中央、省有关会议精神和要求,甘孜州林草局积极对接省林草局争取项目资金,在资金下达后安排专人指导县(市)林草局科学编制实施方案(作业设计),并将建设任务纳入年度目标任务进行严格考核,同时成立了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形成了“局长负总责、副职抓进度、专人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明确工作责任,落实专人负责推进工作。

强化宣传力度。一是强化全民参与,加强生态文化教育和绿化公益宣传,积极发动全社会主动投身荒漠化治理工作。二是强化政策宣传,通过技术人员深入农户,向广大农牧民宣传《森林法》、《防沙治沙法》等相关政策法规,促使农牧民知法、守法、用法。

强化措施规范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管理及运行。一是安排专人全面清理全州脱贫攻坚造林合作社组建情况,及时摸排、收集、更新造林合作社承接造林绿化项目的真实情况,确保基础数据不失真。二是专题下发《甘孜州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强化措施规范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管理及运行的通知》(甘林草发〔2019〕47号)文件,要求各县(市)林业和草原局、各州属林业企事业单位高度重视造林合作社的监督和管理,积极采取有力措施规范造林合作社的管理及运行工作。三是组织工作组前往各县(市)林草局和森工局对造林合作社组建、运行及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并就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现场反馈,责令其限期整改。

强化示范带动作用。围绕国道、省道和重要旅游环线,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群众和游客喜爱、有规模、能借鉴的防沙治沙和旱区治理示范点,采取以乡土树种、灌草花卉、经济林混交模式提升治理区域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美甘孜州村落环境。

沙化治理建议意见

给予项目支持。大规模绿化全川任务重,建议国家和省在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省级财政林业防沙治沙、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综合治理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倾斜。

提高荒漠化治理投资标准。鉴于今后甘孜州荒漠化治理区域地立体条件差,后期抚育管护、灌溉浇水及人工费用增大等成本增加,为保证治理成效,建议国家、省适当提高防沙治沙、长江上游干旱河谷综合治理等荒漠化治理投资标准。

加强业务技术培训和指导。甘孜州州、县(市)林业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项目建设和管理不规范,已经不适应新形势林业工作的需要。建议不定期开展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林业管理和技术水平。

下一步,甘孜州将坚持以“绿”为根,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精神,深入实施防沙治沙、干旱半干旱河谷治理等荒漠化防治工程,重点抓好2020年防沙治沙和旱区治理项目,力争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为我州三创联动增绿添景。

猜你喜欢

旱区防沙沙化
2.82亿亩
加气对西北旱区膜下滴灌棉花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宁南旱区沟垄集雨结合覆盖对土壤水热肥与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防沙治沙 筑起富民惠民的绿色长城
土地沙化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
浅谈松原市防沙治沙示范区建设
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宁南旱区土壤养分、酶活性及作物生产力的影响
宁南旱区有机培肥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