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攀枝花市创新开展干热河谷石漠化生态治理

2020-07-15谭中月

绿色天府 2020年6期
关键词:石漠化植被绿化

○文/ 谭中月

攀枝花分布着41857公顷的岩溶区,其中石漠化土地13857公顷,潜在石漠化土地17618公顷。石漠化土地由于长期水土流失,导致土壤瘠薄,保水保肥能力极差,生态修复极难。因此,我市根据岩溶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石漠化土地分布情况,加强机制体制、模式、技术、理念创新,综合运用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生态措施,结合坡耕地改造、山区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土地治理10645公顷,包括石漠化土地3552公顷、潜在石漠化土地7093公顷。

创新机制体制

近年来,国家及省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了相关法规,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石漠化区治理给予支持和倾斜,完善了光伏发电、太阳能提灌工程等建设政策。攀枝花结合流域治理、水土保持项目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湿地保护等工程,对石漠化区实施了生态植被恢复和生态综合治理。同时,根据治理区位、治理程度,以解决水利设施为前提,以增加地力为重点,以防治水土流失和植被恢复为基础,以发展生态产业为核心,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项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矿山迹地植被恢复与治理、城郊森林公园建设等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突出建设重点,在石漠化地块上构建干热河谷区森林生态体系和生态产业体系。

创新治理思路

遵照“建设生态林,发展产业林,打造景观林,营造复合林”的思路,在石漠化区域分区分类施策开展治理。按照“适地、适树、适技术”的原则,在城镇视野区、江河和道路廊道等重要区域和地段,开展山体治理、土地改造、植被恢复、景观打造、灌溉设施建设等与生态产业相结合的试验示范工程。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重点实施造林和低效林改造工程,采用草→灌→乔的造林技术路线实现造林绿化,结合低产低效林改造进行特色经济林木种植。在立地条件恶劣的石质山地、陡崖、崩塌堆积物、裸岩石砾地、土层薄的坡地、泥石流滩等地方,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防止其继续崩塌滑落,开展封山育林,禁止牲畜进入和采樵活动,发挥自然的修复功能进行恢复和增加植被覆盖。实施特色生态产业化工程,探索干热河谷石漠化区域生态产业化模式,结合生态治理、植被恢复和提水灌溉工程,发展芒果、辣木、咖啡、石榴等热带亚热带优势特色经济林果林5万余亩。

创新建设模式

在石漠化治理中,优化建设模式,着力解决建设主体和投资等难题。一是建成以社会业主为主,结合康养产业发展的西佛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西区政府与社会业主共同投资,在西佛寺山投入治理资金2亿元,改造原大水井村荒山和西佛山石漠化土地,充分利用建设弃土和打深井取水解决金沙江江岸荒山石漠化区无土、缺水等绿化问题,打造出集园林区、寺院区、游憩区等为一体的西佛寺景区,完成绿化工程面积3000亩,植树超过30余万株;二是推广企业全额投资,建成的半坡咖啡生态经济型建设模式。东区通过引入生态治理企业,投入6000万元用于金沙江北岸枣子坪荒山绿化,三年时间建成1200亩“咖啡+黄檀”的生态产业基地,在取得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明显;三是探索了中科院、攀枝花学院牵头负责,在红格癞山实施的集观光旅游、林下综合利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鸡蛋花种植模式;四是实施了由政府出资高标准实施,在重点生态脆弱地段如马坎、保安营、干坝塘等地段建成的生态景观林模式。通过典型模式的示范带动,治理石漠化土地近4万亩。

创新治理手段

攀枝花干热河谷石漠化区域植被恢复与生态治理难度大,其主要难度及瓶颈就是“水”的保障问题。针对土壤瘠薄,干旱缺水的状况,我市重点在解决水的问题上不断大胆进行探索和创新。一是太阳能提水,在山地森林公园、沿江阿米什段建设了两套太阳能提灌系统,用于林地的灌溉;二是在石漠化干旱半干旱治理中,利用市电,修建抽水系统,完善灌溉设施,从金沙江取水进行灌溉;三是居民点引水,在靠近城市居住区的马坎、马鹿箐等视野区沿线,从居民区引水解决栽植苗木灌溉用水;四是打井取水,在西佛寺石漠化区、仁和区视野区采取打深井取水的方式,有效解决了绿化区域无土缺水问题;五是集雨汇水,在没有水源的地方,修建小水窖,收集雨水,用于造林。通过“太阳能抽水”“打井取水”、和“人工背土”“集雨汇水”等多种方法,创新技术措施进行植树保苗,制约金沙江干热河谷石漠化区域绿化的瓶颈得以突破,绿化成果得以保存,绿化成效得以显现。

创新管理方式

攀枝花市针对石漠化治理建立了综合协调管理制度,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监督、各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以各区县政府为主体,负责其区域内的治理,提高了治理效率。市级相关部门主导进行治理统一规划,通过功能分区,确定建设目标,分阶段推进,各责任主体严格按照总体规划要求,进行限期治理。在治理过程中,坚持质量优先,加强监管,确保成效。实行作业设计审批制、项目质量认证制和目标责任制,工程实施中按照招投标公开优选造林绿化队伍,狠抓现场管理和苗木质量管理,坚持良种壮苗,做到适地适树适技术,生态治理成效显著。

猜你喜欢

石漠化植被绿化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与生命赛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广西南宁市岩溶土地石漠化状况及动态变化分析
典型岩溶区不同水土流失强度区石漠化特征分析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
石漠化治理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广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