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美育渗透提高教学效果

2020-07-14陈道宽

理论与创新 2020年9期
关键词:机械基础美育渗透

【摘  要】自然界是美的,机械基础是美的,本文对机械基础中美的潜因进行了挖掘,并进一步指出了教学中美育渗透的作用和方法。

【关键词】机械基础;美育;教学;渗透

引言

机械基础作为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传统的教学中,教者往往惯于采用逻辑推理方法,把完整的理论框架和有关内容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逻辑体系,传授给学生,学生也通常采用异常刻苦、勤奋的学习方法攻读它,这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一些非智力因素的内容,实施教学就可降低教学难度:例如,在教学的同时,实施美育教育,挖掘力学课程及教学中美的潜因,则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何谓“美”,朱光潜先生在他《谈美》一文中说:“美不完全在物,也不完全在心,她是心物婚媾后的嬰儿”。可见,美的形成须具备两大要素:美的潜能和美的潜因。具有审美潜能的主体与具备美的潜因的客体相互作用,然后生一种引起心灵愉悦的主客之间的和谐状态。这种和谐状态就是美。而机械基础教学正具备这两大要素,因此,在机械基础教学中实施美育教育完全可能而且必要,使得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1.机械基础课程中的美的潜因

也许有人会说,机械基础课程枯燥、艰难,美从何言?其实,只要我们深入钻研,细心品味,就可发掘出大量美的潜因来。机械基础本身的内在逻辑性、图形对称、均衡和验证等都是具备了强有力的审美因素,只是我们未加考察而已。自然的、人生的美涉及机械基础内容的更是比比皆是,蓝天中的航机,碧水里的海船,绿地上的汽车,那赏心悦耳的流线外型,不正是为能减小阻力、提高速度而设计的吗?而竹子“挺拔不折美如画”之因恰恰正是压杆稳定原理的体现。倘若不用眼看,而用心去悟,美就更多了,我们不妨再举例: 牛顿第二定律,可谓众人皆知,但学习运用时,往往是“就事论事”,死代公式,根本谈不上其美。然而看起来如此简洁的表达式,原则上却可以解决一切工程力学问题:动量定理、冲量定理、动能定理……,均可由它演变而来。透过这三个字母,我们可以看到: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和加速度的矢量性、瞬时性、相对性无一不跃然纸上。而加速度又是速度的变化率,速度和位移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于是顺藤摸瓜,运动学的一系列知识也全然清楚了。因此,完全可视为一首好诗。它所具有的完善性和囊括经典力学的伟力,它的和谐、简洁不知博得了多少人的赞叹和惊异!

2.机械基础教学中渗透美育的作用

从上述可见,机械基础是美的,我们应将其渗透到教学中去。这对我们的教学大有裨益。具体地说,渗透美育至少有以下两点作用。

2.1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一。它能把学生的学习精力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机械基础中原来认为一堆干巴巴的公式,枯燥无味的题海,若从美的角度去审视它、研究它,就会感到是一种享受,从而兴趣陡增,深究不止,学得活泼丰动了。

2.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对美的判断是具有一定能力的,如学生在解答习题或实际问题时,若最后得出的结果杂乱无章,缺乏简洁和谐的形式,就会对自己的“发现”产生不信任感,而这种“直觉”往往就是正确的。这就是美育的作用,可称之为“以美启真”。其发生作用的机制,是美感和理智感的内在联系。人类主要的这种社会性情感——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这种联系和制约,归根结底反映了客观存在的真、善、美的一致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美育,就可以指引学生按照“美”的法则去探索“真”的知识。如前所云,机械基础中不少公式的简洁、对称、和谐是人所共知的。如果学生具备了美的思想,就能居高临下自己总结出机械内部的联系,推导各种对应关系,假如只看到公式.看不到联系,就会感到枯燥,不觉得生动了。我们要让学生从美的高度,看到理论的简沽和联系的丰富多彩,能用简单的理论去解释变化万千的世界。这样,学生的视野就觉得一下字开阔了,对科学的追求就产生了强大的动因,就会带来科学的创造。

3.机械基础课堂教学中美育的渗透方法

(1)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实施美育渗透,离开了教学内容,就会冲淡主题。因此教师应将机械基础教材中美的潜因与一般的知识性内容组合在一起化到自己的头脑中并与自己已有的审美经验、知识相融合,然后,再将它们和谐地组织并物化在教案之中成为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再通过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学内容随着优美、恰当的教学形式作为一种信息进入学生的感觉通道传递到人脑,并通过大脑中已有“图式”的同化,顺应和加工形成新的形象、观念。

(2)教师在教学中要用必要的教学手段辅助美育的渗透。如语言:表达须清晰、生动形象,有节奏的轻重快慢、高低起伏的变化,以及含蓄、幽默,富有逻辑性等。动态:教师配合恰当而优雅的表情、手势和姿夺,以“姿势”助说活。板书:简洁明了,书法优美。教具:要直观大方,能说明问题,并放置恰当等等。课件:立体直观,生动再现整个过程。创造一种课堂教学美,使学生确确实实感到力学内容美、形式美、教学美,从而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机械基础的欲望。

总之,在机械基础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出机械基础中美的潜因,通过课堂教学实施美育渗透,使学生能够认识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

参考文献

[1]范钦珊《工程力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

[2]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安微教育出版社1987。

[3]谭修炳.微课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144-145.

[4]施文龙.浅析《机械基础》教学中运用交互智能平板的作用[J].南方农机,2019,50(07):182.

[5]秦涛,高成慧,刘亚丽.基于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轻工科技,2019,35(04):170-171.

[6]武保强.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中平面连杆机构教法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19(04):162-163.

[7]陈浩源,丁行海.谈《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方法[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04):79.

[8]纪虹.中职机械基础课堂教学初探[J].科技风,2019(10):19.

作者简介:陈道宽(1966.07--),男,汉族,江苏扬州人,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中等职业教育管理,机电专业教学

猜你喜欢

机械基础美育渗透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浅议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
美育教师
基于FLASH的《机械基础》课件设计与制作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试析机械基础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开发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当前学校美育实践中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