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模式的探索

2020-07-14林晓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新思路思政教育高校

摘 要 新时代迅速发展,传统思政教育教学效果不明显,无法满足时代需要,但思政教育作为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应有所改善。文章针对新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现状,提出高校思政教育新思路,以期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 高校 大学生 思政教育 新思路

1研究背景

新时代赋予了高校思政教育重要使命,同时也面临许多新问题与新挑战。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必然反应到人们的思想与生活中,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对于整个社会的认知。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开放,敢于尝试,同时也更易受外界影响,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各异的价值观念在他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

为了满足新时代发展需要,探究如何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模式,提高思政工作实效性,本文对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分析新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现状,以期探索高校思政教育新模式。

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以三所理工科高校为主,共发放360份,回收354份。问卷对象中男生较多,本科生和硕士生分别占样本总数44.1%和48.6%,其余为博士生。年龄主要集中在18-25岁之间(81.9%),其次为26-30岁(13.0%)。问卷对象中所读专业为理工科的占总人数的96.1%。

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对于思政教育,61.5%的人认为是思政课和老师在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指导,33.3%的人认为仅指思政课程。对于加强思政教育的态度,仅有4.0%的人认为思政教育没有必要。对于上思政课的意愿情况,58.2%的人觉得有必要认真听,14.7%的人真的在认真听。调查显示,大部分调查对象都能够对思政教育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且学习态度端正,但也有27.1%的人对思政课积极性较低。

关于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思政教育,课堂教育排名第一,远多于微博微信及电视媒体。从身边家人朋友等了解排名第五,远少于前四位。调查结果显示,在实际教育中,大部分人主要通过课堂较被动地接受思政教育。对于思政老师的教学方式,排名前三的分别是采用ppt、视频等方式、结合事件讲授以及依据课本讲授,而对于采用其他创新方式,如情景剧、拍视频等的投票人数仅为排名前三位的1/10。综上,传统的纯理论说教方式较多。

在調查样本中,将近70%的人都对微视频、动漫等教育形式或是外出参观等感兴趣,37.3%的人喜欢文艺体育活动,对于风采展示和主题讲座这两类活动,喜欢的人较少,分别为19.2%和15.8%。调查对象普遍更接受新媒体以及外出调研的形式,而目前高校里较为常见的展览及讲座对大家的吸引力较弱,有92.1%的人认为通过开展以上活动大家的积极性会高于课堂教育。

3关于新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模式创新的思考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高校思政教育将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为了避免出现内容陈旧、形式单调等问题,高校应积极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问卷结果也表明多数学生认为新颖的思政教育形式能够引发兴趣,且对这类活动持积极态度。

3.1创新思政教育新模式

建立社会、媒体、学校、家庭、朋辈五位一体的思政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五者的优势互补,多渠道开展思政教育。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影响是无法替代且难以改变的,且这一代普遍重视、信任朋友。因此,应着重加强家庭及朋辈的作用。高校要通过电话、座谈、家长群等方式,特别是新生家长会,建立良好的家校联动关系,形成家校合力做好思政教育。同时,通过学生的室友或朋友的渠道了解学生思想状态,并通过这一渠道从侧面影响学生,通过朋辈影响打通思政教育新渠道。充分发挥五位一体的作用,多管齐下,切实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

3.2丰富思政教育新内容

目前高校思政教育主要围绕课本,对于当下迅速发展的新时代,传统思政教育内容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当下,结合时事热点展开主题教育较为普遍,进一步,我们应思考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学习,探索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的有机融合。当代大学生对专业课的认可度与积极性较高,如果能够将思政与专业有机融合,这将有效提高学生的认可度。结合当下实事,如新冠疫情,各专业可在课程中融合大数据追踪分析、街区网格化规划、医疗废水处理等专业内容,多角度融入思政教育,大幅度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

3.3创新思政教育新形式

新时代下,“我讲你听”的说教形式已经无法吸引大学生的兴趣,所以在课上,除了通过翻转课堂等形式增加师生互动外,还可加入朗读者或经典演绎的元素,营造轻松欢乐的课堂氛围。在课外,思政教育应融入到学生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及文体活动中,如爱心义教、公关大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的同时浸润式接受主题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4结语

“十四五”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仍将处于蓬勃发展期,而国际环境将发生深刻复杂变化,这会对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严峻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充满希望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积极探索高校思政教育新模式,努力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切实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为国家培养一批具有坚定信念、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简介:林晓玲(1994-),女,汉族,广东深圳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辅导员,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周鑫,徐建,刘源鑫. "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基于高校问卷调查的研究分析[J].高教论坛,2017(08):16-19+23.

[2] 姚绮.浅论现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与对策[J].广东蚕业,2016(12):42-45.

[3] 张帆.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方法探析[J].大众文艺,2015(10):244-245.

猜你喜欢

新思路思政教育高校
黑龙江省深化对日经贸合作的新思路与新举措
招商引资新思路:精、专、优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少儿科普出版的新思路
这五年,我们共同走过——新思路 新作为 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