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中村”拆迁改造对被拆迁户居住空间和宗族文化的影响

2020-07-14郑思微王佳慧温善苏常方丹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居住空间城中村

郑思微 王佳慧 温善 苏常 方丹

摘要:本文主要是基于对广州的一个城中村——猎德村开展田野调查所获得的实证观测。本研究透过观察法和访谈法探索城中村拆迁改造对城中村居民在居住空间和宗族文化方面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拆迁对于村民的日常居住场所和居住环境带来了升级改造的作用,同时,村中宗族祠堂在拆迁改造中得以翻新让祠堂旧时的宗族文化纽带功能得以复活。不过,围绕祠堂的宗族文化风俗在城中村拆迁改造中,既有延续,也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渗透出现了创新。

关键词:城中村拆迁;被拆迁户;居住空间;宗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F299. 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O6-0177-02

一、前言

在近年急速推进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中村改造的议题时常成为媒体焦点,也越发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猎德村作为广州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城中村,村民们在而对着快速渗透的城中村拆迁改造,其生活状态均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那么,拆迁前后,他们的居住空间是否得以改善,村落的祠堂文化而对现代化的改造,会否因此消逝?本文试图透过对猎德村进行的多次实地田野考查,利用观察法和访谈法等科学研究方法进行一手资料收集,试图回答以上问题。

二、文献综述

城中村的拆辽改造近年来因其与城市流动人口安置、城市治安管理、文化平台建设等问题相交集,而成为学术界极具研究价值的一个议题。黄旭生(2015)等学者认为,部分拆迂安置社区居民自身的人力资本不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新变化使他们无法适从,制度上的缺陷使拆迁居民的意愿无法获取尊重,社区基础设施不足更是使居民普遍缺乏文化生活平台;刘伟文(2003)指出城中村拆迁改造后会引起居民在收入、文化、生活习惯方而的冲突和交融,过去的那种单一的传统农村生活方式逐渐被丰富多彩的现代城市生活方式所取代;储冬爱(2009,2012)的系列研究則着重从文化的视角关注城中村居民在拆迁过程中所而临的民俗文化的嬗变和民间信仰而临的生存危机。这些相关的研究和报道更多聚焦于拆迁行为本身,也有一些研究从较宏观的视角深入剖析城中村改造这一行为背后的复杂促因。但是,现有研究还较少从文化而向去关注和分析“城中村”的拆迁中所经历的城市现代文化与乡村传统文化之间的文化冲突、碰撞和调适的现象。因此,本研究主要侧重关注城中村改造对居民的祠堂文化和居住空间这两个维度所产生的影响。

三、居住空间的改善

一个地区的外在可视化环境其实是这个地区的一个缩影,从外在的可视化环境不仅能看出该地区的居民生活水平,更能从其中看出该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当研究地点是一个经历拆迁改造的村落时,外在的可视化环境就成为研究其变化发展的重点对象。广州猎德村在历时3年的拆迂改造后,村民的居住空间环境大多发生改变,那么,具体的改变体现在那些方而,下文将从多个侧而加以阐述。

(一)村落面貌

根据笔者的田野调查所得,拆迁之后,不少居民的居住空间得到了彻底改善,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便有7000多名猎德村村民迁入新居(人民网,2010)。除了居住空间的更新之外,居住的安全性亦得到加强,调查所见,居民楼门口大多设有铁门和电子门卡系统。同时,居民住所的外部环境也得到了较大改善,譬如:横穿城中村的猎德涌的水环境治理,定期清扫居民活动广场等。一位经历了拆迁前后的谭小姐向笔者印证了拆迁对城中村居民的居住环境产生的影响,“2002年,我初入猎德村时,窄小的巷子,光线昏暗,地上的垃圾堆满角落,空气中弥漫着烟酒、垃圾混合的气味,居民楼里的阶梯又小又陡,与现在比,真是有天壤之别。”

(二)基础设施

居民居住空间好坏状况的衡量除了与他们自身居所的建筑而积、建筑构造等直接相关以外,也和居所周边其他的配套设施建设情况有密切关系。

1.教育

拆迁改造后,猎德村的基本教育配套设施也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改造前的猎德村仅有一家幼儿园和一所小学,村里适龄初中生必须去往别处才能上初中。而如今猎德村内幼儿园已有多家,原先的小学在经历三次改址后而积不断扩大,容纳学生数量较之过往提升5倍。此外,增设初中教学,招生对象而向猎德村村民及附近居民,为附附近居民提供教学保障。一位孩子的父亲麦先生对笔者说,“现在学校设施这么好,离家也近,我们也会送自己的小孩在这里读书,也容易照顾。”

2.医疗

拆迁前,猎德社区医院建在一个陈旧的大房子里,所设的科室也并不多,大多是一个医生看多种病种。如今的猎德社区医院在经历改造后,不仅占地而积扩建了,还引进了多种先进医疗设备。随着社区居民的增多,医护人员的数量也在随之增加,不过,医院的网上预约挂号功能尚未普及,基本还是以现场挂号为主。

3.购物、交通及休闲场所

猎德村拆迁前,附近没有购物的大型商场,仅有一个供居民解决生活基本需求的市场。而经历改造的猎德村,先后建成的天汇广场、广粤天地以及天德广场,都属于中高档的商场,附近设有地铁、公交车总站联通整个珠江新城交通网络,交通便捷性大大提升。此外,不少居于猎德村的村民反映,现在的市场相比以前购物环境更干净、更明亮。

拆迁前的猎德居民因忙于生计奔波,让他们大多未曾想过休闲,因此旧时的猎德村也不曾设有专门的休闲场所,老旧的祠堂可能算是唯一的娱乐场所,可供老年人聚集打牌。而如今的猎德村,随着经济发展的提高,居民的休闲习惯逐步形成,猎德村在城中村改造中也陆续建设了珠江公园、临江绿道、猎德小广场等休闲区,供附近居民休闲娱乐所用。

四、宗族文化的延续

宗族文化是急剧地域特色的传统历史文化。祠堂作为宗族文化的重要符号和载体,对于宗族的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它既是家族祖先的祭祀场所,同时,也是族人结婚、做寿、添孙等文化事项的开展产所。在猎德村的城市现代化改造中,作为宗族文化代表性符号的祠堂非但没有被废除,还得以重新修缮。祠堂作为宗族文化维系纽带的功能继续得以延续。

(一)祠堂建筑的修缮

猎德祠堂原本沿猎德涌分散而建,而在改造后,猎德村村民便将祠堂进行集中复建。从外观上看,祠堂在原址建筑基础上进行了翻新和复建。为了更好地保持建筑原貌,旧时的建筑砖瓦材料得以悉数保存。重建过程中,村民们将旧祠堂的一砖一瓦先拆下来,再清洗干净,并用这些翻新的建筑材料重新构筑祠堂。经历重建之后,祠堂而积依然保持不变,建筑外貌上却焕然一新,虽然为了协调周边的城中村改造环境,建筑外貌上融合进了一些现代化的新元素,但整体建筑样貌风格都得以完整保存。猎德村的老村民李先生向笔者强调,祠堂是我们的根,不管是从外貌上还是精神上,我们都需要去保存。”。可见,城中村改造虽然给村民带来了现代化的冲击,但是村民们依然保留了祠堂,祠堂是他们安放文化根脉和宗族认同的重要场所。祠堂的改造重修行为,也恰恰显示出城中村村民们对宗族文化的敬畏和尊重。

(二)祠堂文脉的传承

猎德村作为水乡之一,择涌而居,形成了一系列的水乡文化,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流传至今的龙船景。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村民会将龙船从祠堂前的龙船塘起水,并组织村民“龙舟嘉年华”活动,祠堂也成为存放龙船桨、派龙舟饭的地方。所以祠堂一向被村民视为“福”的象征。拆迁后,随着祠堂的翻新,越来越多村民重新选择将猎德村的祠堂作为摆百日宴、大寿等喜宴的地方,可见祠堂在村民宗族文化中依然有不可取代的中心地位。

不过,随着现代化的城中村改造,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不断碰撞交融,并混生出一些新的宗族文化风俗。猎德村成功改造后,村民回迁时曾经席开808围“祠堂饭”,庆祝新居入伙。此后,这种做法便延续了下来。每年春节期间各姓氏的“祠堂饭”,成为猎德村一年一度的盛事。另外,每次举办祠堂饭之际,为了方便统计与会宗族人员的数量,村民还会根据“一双筷子一丁人”的传统习俗,上报每家的出席人数,以及缴交相称的“筷子金”,宗族也可趁此方便地统计出本族本年度春茗大宴的具体数量,以显示本族人丁兴旺的程度。上述案例显示,在城中村拆迁之后,祠堂宗族文化不经没有遭到破坏和毁灭,反而随着祠堂这个宗族文化中心空间的更新改造,得到更好地延续和发扬,同时也发展处新的宗族文化风俗。

五、结语

本文是对城中村拆迁改造对村民生活影响的一项初始的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猎德村拆迁改造对居民的居住空间带来了变化,居住空间和环境都到了很大改善;医疗、教育、购物等配套设施也不断完善升级。另外,拆迁改造也对居民的祠堂宗族文化产生了影响,作为宗族文化符号和活动空间的祠堂,其原址建筑在城中村改造中得到重建,而随着重建的完成,其宗族文化维系的功能也得以恢复和保留,在这个过程中,村民也随着环境和意识的改变,融入了新的宗族文化风俗。鉴于本文研究只是一项初始性的田野调查,研究在素材收集和理论分析上还存在极大不足,未来研究可以补充更多的城中村研究个案进行比照参考,以逐步完善此研究领域的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8年大创项目:《“城中村”拆迁改造对被拆迁户居住生活状态的影响调查——基于广州猎德村、杨箕村的比较个案分析》的结项成果。

参考文献:

[1]储冬爱.城市化进程中的都市民间信仰——以广州“城中村”为例[J].民族艺术,2012(01).

[2]储冬爱.“城中村”民俗文化嬗变与和谐社会调适[J].广西民族研究,2009(09).

[3]黄旭生,胥云凤,陈培坤.近年来拆迂安置社区居民生活状况的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06).

[4]周新宏.“城中村”研究综述[J],开放导报,2007(01).

[5]刘伟文.“城中村”的城市文化特征及其问题分析——以广州为例[J].南方人口,2003(03).

[6]潘春华.祠堂杂谈[J].建筑,2018(01).

[7]不知不覺猎德村复建10年!他们过年办了2000围酒席庆祝祠堂 https: //www. sohu. com/a/297656270161795.

[8]郑琪,邱思为,赵建华,广州龙舟民俗的现代意义及文化传承——以猎德龙舟竞渡为例[J].艺术品鉴,2019(23).

[9]回迁了,7000猎德村村民喜洋洋搬进新家—广东频道—人民网http: //gd.people.com.cn/GB/123937/123963/12839814.html.

猜你喜欢

居住空间城中村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学校联盟:城中村学校提质新路
存续与发展:我国城中村治理的路径探讨
浅谈残疾人居住空间无障碍设计
试析居住空间设计中的环保节能
儿童住宅室内空间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