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美术学科竹雕教学初探

2020-07-14潘锐芬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化理解核心素养

潘锐芬

【摘要】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竹雕”是高中美术选择性必修课程“雕塑”模块中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需要传承和保护。结合核心素养,立足校本,进行竹雕教学,培养学生根据材料雕塑的能力,运用所学竹雕知识,创造出自己的竹雕作品。

【关键词】美术学科 核心素养 竹雕教学 图像识读 审美判断 创意实践 文化理解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讲到:“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竹雕”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是宝贵的艺术财富,是高中美术选择性必修课程“雕塑”模块中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需要传承和保护。结合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立足校本,进行竹雕教学,培养学生根据材料雕塑的能力,运用所学竹雕知识,创造出自己的竹雕作品。

一、图像识读——感受竹雕图像特征

通过对竹雕作品的观看、识别和解读,学生能以比较的方法感受竹雕图像的造型、材质等形式特征,从技法、风格等识别与解读图像的内涵和意义。比如,上海嘉定竹刻,风雅绝伦,集诗、书、画、印于一体,有浓郁的书卷气与金石味;湖南宝庆竹刻,细致准确、生动传神,典雅、明快、秀美。还有雅洁精美的翻簧竹刻,制作精良,技术堪称中华绝技。有人认为,清朝前期的竹雕艺术,刀法独具一格,精细得神,多位大家均有自己的绝技。清朝后期的竹雕作品,多一气呵成、工细绝伦、自然活泼。竹刻名家金西厓归纳说:明代中叶竹刻特点为“质拙浑朴”,清代前期“繁绮多姿”,清代晚期“平浅单一”。图像识读就是一种恬静舒逸的艺术享受。结合竹雕技法欣赏竹雕图像,能更好地感受竹雕图像特征。

二、美术表现——创造竹雕视觉形象

通过了解传统竹雕的技法与美术语言,由表及里地分析竹雕作品,学习竹雕作品鉴赏,结合高中生的认知特征,想象与再构思,创造一种“简约竹雕”,不同于古代竹雕的粗犷雄浑或灵秀多姿。比如,同学们在雕刻笔筒时,把《芥子园画谱》的花鸟白描图案进行二度创作,创造了另外一种竹雕艺术语言:简约而不简单的花卉图案,传承传统图案纹样的同时又有现代图像的小清新,简洁中透着大气。

三、审美判断——感知竹雕独特材质

通过竹雕图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用美术的方式美化生活和环境。竹子材料有一股清香,竹片上有特有的竖条纹路,同学们根据竹材来进行雕刻,顺着竖纹用平口刀或圆口刀处理竹雕背景,别有一番韵味。留皮的竹片用来雕刻留青竹雕,淡雅、清秀,猶如雾里看花,有一种朦胧美。去皮的竹片雕刻的花鸟,给人富丽、浓艳之感。无论是浅刻、还是深浅雕结合,竹雕独特的材质美感都给我们带来增华焕彩的感觉。

经过一个学期的竹雕学习,每位同学都创作出三件竹雕作品,从对竹雕艺术一无所知,到自己能在竹子上成功雕刻图案。最后每位同学都写下了自己学习竹雕的学习小结,从竹雕的材质、主题、创作观等方面,用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审美感受,同学们记录了自己在竹雕学习方面的所学、所思、所想,学会自我评价,是一种真实的审美判断。

四、创意实践——创造竹雕创意图案

在竹雕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运用创意思维和创造方法是竹雕课的创意实践。在初学竹雕时,先让同学们雕刻自己的姓名,名字主要设计成行楷字体,做一个竹片名牌,可以是阴刻,也可以是阳刻。主要是熟悉各种刀具的雕刻效果。然后是竹片雕刻,同学们根据人物、动物、花卉图案素材,创造自己喜欢的动漫人物、动物、花卉创意图案,用复写纸复写在竹片上,用电吹风吹一下复写的图案,防止雕刻时手会把复写纸的颜色糊掉。还有同学根据老师的提示,把本土少数民族畲族的图腾“凤凰大红花”图案进行改造,改为适合竹雕的图案。

在进行竹筒雕刻时,因为竹筒是圆形的,设计图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也是用一张竹筒展开图大小的宣纸来设计图案。因为我们雕刻的是15厘米高的竹筒,根据同学们现在的竹雕水平,不宜太难,所以设计花鸟图案比较适合。由于同学们缺少中国画基础,所以图案以临摹《芥子园画谱》的花鸟白描为主,指导同学们把图案进行简化处理。“变化于规矩之外,有笔所不能到刀刻之”——在进行雕刻的时候,同学们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变化了图案,有的竹雕作品也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文化理解——理解竹雕文化魅力

首先,让同学们了解我国的“竹文化”。竹子被称为“四君子”之一,我国誉为“竹子文明的国度”。中国人民历来喜爱竹子,中国也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竹子在工农业生产、文化艺术、日常生活等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人们使用竹器的历史非常悠久,《礼记·玉藻》:“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象,大夫以鱼须文竹。”就是说,大约2000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使用竹刻制品了。先民们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竹简”一直是记事作文的主要载体。随着竹简文化的发展,在竹器上雕刻图纹和文字的工艺也应运而生,现在考古发现的湖南马王堆汉墓的柄上刻有走龙图案的竹勺,是至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竹刻艺术品。现在人们还吃竹筒饭,用竹筒制作各种工艺品、生活用品,农村里面的农具很多是竹制品。竹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现在比较常见的竹雕主要施艺对象有竹根、竹筒、竹片、竹管等,作品呈现形式有笔筒、诗筒、文玩臂格、花插、香薰等。根据材料的不同,分别在材料上面进行线刻、浅雕、深雕、透雕等。同学们通过古今竹雕艺术鉴赏和简约竹雕制作,理解竹雕文化魅力所在,理解竹雕与环境的关系,对竹雕学习更有兴趣。

六、结语

竹雕学习让学生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竹雕作品,了解美术与文化的关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雕刻艺术的文化内涵及独特艺术魅力。我们更在竹雕艺术欣赏与研究中坚定文化自信,竹雕艺术是竹子自然与生命的延续,是大自然献给人类的艺术赞歌。竹雕教学不但是一门民间艺术的教学,而且是一门综合实践的劳动课,因为在雕刻的过程中,雕刻者付出了大量的劳动,消耗大量的体力,这种动手动脑的过程,使人更加灵活,开发右脑思维。由此可见,核心素养本位的竹雕教学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徐华铛.中国竹雕[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3]李力加.核心素养时期美术教学的改变——以人美版美术教材一主题为例[J].中国中小学美术,2017.

[4]徐华铛.中国竹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5]金西厓,王世襄.竹刻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0.

[6]锁冬冬.美术核心素养本位的教学研究[J].美与时代,2018,(07).

[7]蒋华剑.美术·核心素养·探究教育——高中美术教育对话与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6,(07).

猜你喜欢

文化理解核心素养
关注核心素养 让音乐学习有效生成
电影《撞车》里的跨文化因素解读
从“技术理性”到“文化理解”:当代音乐教学范式的转向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