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2020-07-14贾得亮

甘肃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糖耐量尿常规预测值

贾得亮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甘肃 张掖 734000)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相关数据显示[1],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机体代谢功能失调,可导致血管、多脏器损伤,严重危害其生命健康。临床数据显示[2],超过70%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目前,临床尚无治疗糖尿病的特效手段,因此,及时筛查糖尿病,尽早进行干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尿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是临床诊断糖尿病的主要检验该方法,其中生化检验为一线方案,但其临床价值仍存在一定争议。本研究对疑似糖尿病患者采用生化检验,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张掖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糖尿病患者104例,男60例,女44例,年龄 42~76 岁,平均年龄(53.48±6.79)岁;病程 8 个月~11 年,平均病程(5.24±1.75)年。根据糖尿病诊断结果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纳入标准:①患者均存在多饮、多食、多动、消瘦症状;②入选1周内未饮酒;③入选2周内未使用胰岛素等药物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②合并恶性肿瘤或血液系统疾病或肾功能不全;③合并严重意识障碍或精神性疾病。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3]评定,血浆葡萄糖浓度在1d内任意时刻随机测量值≥11.1mmol/L,FBG≥7.0mmol/L,空腹 8h以上,葡萄糖负荷 2h静脉血浆葡萄糖≥11.1mmol/L。

1.3 方法

疑似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尿常规与生化检验。

尿常规检验方法:采集患者尿液5mL,采用尿液分析仪检测,方法为干化学葡萄糖氧化酶法,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定为糖尿病。

生化检验方法:患者禁食12h,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2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方法葡萄糖氧化酶终点法,检测FBG、餐后2h血糖(PBG)、HbA1c、血脂水平、2h 糖耐受情况等。 FBG≥7.7mmol/L 为阳性,PBG≥11.1mmol/L 为阳性;OGTT试验,患者空腹状态下口服75g葡萄糖,并于1h、2h采集静脉血 3mL,2h糖耐量>7.8mmol/L为阳性;采集肘静脉血2mL,EDTA-K2抗凝,色谱法检测,HbA1c>6.5%为阳性。血脂指标检验: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2mL,常温下储存30min以上,胆固醇水平在 4.0~6.0mmol/L 为阳性;甘油三酯检测,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5mL,常温下储存3h,分离血清检验,水平在 0.3~1.8mmol/L 为阳性。

1.4 观察指标

①将临床综合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2种不同方式患者阳性检出率、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

②评价2种方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

③观察根据糖尿病诊断结果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2组患者生化指标水平。

1.5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或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使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2种不同方式诊断结果

104例疑似糖尿病患者中,病理诊断结果78例为糖尿病。生化检验阳性检出率72.12%(75/104)显著高于尿常规检验45.19%(47/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5.543,P=0.000)。生化检验阳性预测值93.75%(75/80),阴性预测值 87.50%(21/24)显著高于尿常规阳性预测值81.03%(47/58),阴性预测值32.61%(15/4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304、19.024,P=0.021、0.000)。见表 1、表 2。

表1 尿常规检验结果

表2 生化检验结果

2.2 2种检验方式诊断效能比较

生化检验灵敏度 96.15%(75/78)、准确度92.31%(96/104)显著高于尿常规检验灵敏度60.26%、准确度 59.62%(62/104)(P<0.05),2 种检验方式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种检验方式诊断效能比较(%,n)

2.3 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生化检验结果比较

糖尿病组 FBG、PBG、HbA1c、2h 糖耐量、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见表4。

表4 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生化检验结果比较(±s)

表4 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生化检验结果比较(±s)

组别 FBG(mmol/L) PBG(mmol/L) HbA1c(%) 2h糖耐量(mmol/L) 甘油三酯(mmol/L) 总胆固醇(mmol/L)糖尿病组(n=78) 10.78±1.63 13.26±2.45 8.63±1.28 15.75±1.54 3.31±0.78 8.84±1.63非糖尿病组(n=26) 6.21±1.04 5.91±1.24 5.44±0.84 9.43±1.18 1.57±0.45 5.08±0.79 t 13.392 14.650 11.864 19.115 10.771 11.301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糖尿病为代谢性紊乱疾病,发病率较高,控制效果不佳可导致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使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不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可对其生命安全构成威胁[4]。因此,提高糖尿病筛查准确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糖尿病患者均伴随血糖显著升高,当血糖超过肾脏阈值时可经由尿液排出,此时尿液中会含有葡萄糖。糖尿病常规检验方法就是尿检法,使糖尿病诊断的重要检验方法之一。但尿糖升高并一定为糖尿病,大量服用维生素C或抗生素也可导致尿糖升高,尿检呈阳性[5]。当血液中葡萄糖升高不明显时,肾脏可完全吸收掉葡萄糖,而此时尿检不呈现阳性[6]。因此,使用尿常规检验存在一定误诊、漏诊现象。

生化检验是临床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手段,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且检测结果准确度较高,在临床应用中愈加广泛。生化检验指标包括血糖指标如 FBG、PBG、HbA1c、2h糖耐量,血脂指标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FBG检测利用氧化酶的化学反应、颜色变化与血糖水平呈正相关,因此能够协助临床医师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高血糖[7]。2h糖耐量主要用于疑似糖尿病筛查,若结果呈阳性则提示有很大风险患有糖尿病。有研究指出[8],糖耐量异常患者不进行干预,少数会发展为糖尿病,若及时给予饮食、运动等指导,有助于减少糖尿病发生率。HbA1c与血糖水平呈正比,可反映近3个月内患者体内的总体血糖水平,且能反映出血糖控制情况[9-10]。血脂检验为生化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甘油三酯可在体内维持动态平衡,若水平异常升高,则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本研究结果显示,生化检验阳性检出率、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尿常规检验,生化检验灵敏度与准确度显著高于尿常规检验。表明,生化检验诊断效能显著优于尿常规检验。但生化指标异常不能作为糖尿病诊断的标准,因为血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长期便秘、长期使用高脂肪食物等,因此应结合临床各方面加以确诊[11]。本研究结果显示,组 FBG、PBG、HbA1c、2h 糖耐量、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表明,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与非糖尿病者存在明显差异,与临床研究结果一致[12]。

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阳性检出率高,且灵敏度与准确度较高,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血脂水平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因此,生化检验在糖尿病筛查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糖耐量尿常规预测值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
加拿大农业部下调2021/22年度油菜籽和小麦产量预测值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尿靛甙测定对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应用价值
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在合并糖耐量减低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对尿常规检验影响因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