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CT、hs-CRP、补体C3 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2020-07-14闫京京张京荣蒋亚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0期
关键词:补体细菌性支原体

闫京京,张京荣,蒋亚洲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儿科,江苏 南京)

0 引言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明确病原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基础。超敏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在鉴别诊断住院患儿的细菌性和病毒性中有一定的价值[1]。此外机体感染后可形成免疫复合物,然后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进而免疫细胞产生更大的免疫效应,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超敏C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补体C3 在儿童肺炎病原学诊断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7 年01 月至2019 年06 月收治的符合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均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其中细菌性肺炎38 例,男20 例,女18 例,平均(4.72.5) 岁,均经痰细菌培养证实;支原体肺炎26 例,男12 例,女14 例,平均(6.74)岁,肺炎支原体抗体均阳性;病毒性肺炎32 例,男17 例,女15 例,平均(3.22.3)岁,血清病毒特异性IgM 抗体阳性。同时入选正常对照组30 例,为同时期健康体检儿童,男17 例,女13 例,年龄平均3.01.3 岁。四组儿童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75,=1.968,P均>0.05)。

1.2 方法

分别于清晨抽取观察组患儿和对照儿童空腹静脉血2mL,2000r/min 离心后取血清置于-30℃冰箱保存待检。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酶联荧光分析法和脂质体免疫法测定患儿外周血超敏C 反应蛋白、PCT、补体C3 水平,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多组间比较采用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1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肺炎患儿与正常对照组PCT 的比较

四组之间,三组肺炎患儿与正常对照组,PCT 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457,P<0.01)。细菌组的PCT 水平高于其他两组和对照组(t=9.797、8.246,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7、1.905,P=0.349,0.062)。

2.2 各组肺炎患儿与正常对照组儿童超敏C 反应蛋白比较

四组之间,三组肺炎患儿与对照儿童比较,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876,P<0.01),其中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病毒组(t=8.65/7.24,P<0.01),细菌性肺炎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毒性肺炎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6、2.073,P均>0.05)见表1。

表1 各组外周血hs-CRP、PCT 和补体C3 水平比较(±s)

表1 各组外周血hs-CRP、PCT 和补体C3 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Hs-CRP(mg/L) PCT(μg/L) 补体C3(g/L)细菌性肺炎 38 12.407.12 5.751.64 0.870.38支原体肺炎 26 11.876.42 0.370.15 0.450.27病毒性肺炎 32 3.641.25 0.320.11 1.050.46对照组 30 2.891.54 0.150.08 0.990.l2 F 29.876 33.457 18.540 P<0.01 <0.01 <0.01

2.3 各组肺炎患儿与正常对照组C3 的比较

四组之间,三组肺炎患儿与正常对照组,补体C3 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540,P<0.01),其中支原体性肺炎组的补体C3 水平低于其他两组和对照组,病毒性肺炎组与细菌性肺炎组的C3 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PCT 是感染发生时机体产生的一种急性反应糖蛋白,其无激素活性,当机体发生全身性细菌感染时,在各种炎性因子刺激下于(2~3h 后)即可升高,因此判断感染PCT 具有早期诊断价值[2]。本研究表明,在细菌性肺炎中,其值高于病毒组与肺炎支原体组,更加证实了PCT 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依据。且有研究[3]表明在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时,PCT 升高明显,本研究未行相关数据分析。

采用超敏感技术检测的CRP 称为hs-CRP,其主要生物学特性为可结合细菌、真菌等体内的多糖物质,形成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参与T 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释放炎症介质,促进细胞间黏附和吞噬作用[4]。非感染性炎性反应、生理性峰值等都可影响血CRP 水平。本研究提示在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患儿中,病程早期hs-CRP值无明显差异,故PCT联合hs-CRP 可辅助鉴别诊断[5]。

补体系统参与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机制,是体内一个重要的效应系统和效应放大系统,而补体C3 是补体系统中含量最高的成分[6]。本研究表明补体系统参与病毒及支原体的感染过程,与刘等[7-8]的报道一致。但部分支原体肺炎病例中存在补体C3 的降低,考虑可能与疾病的不同感染阶段有关,当大量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所沉积部位发生免疫炎性损伤,同时由于消耗补体,导致血清补体活性和浓度降低[8]。

综上所述,PCT、hs-CRP 水平升高在细菌性肺炎中有一定诊断意义,可早期指导临床抗生素的使用,同时对部分不典型支原体肺炎或早期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不升高时,hs-CRP、补体C3 联合观察可有助诊断与治疗。

猜你喜欢

补体细菌性支原体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历史上那些骇人的细菌性传染病
IL-17、IL-35联合补体C3、C4在CHB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研究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棚菜出现各种“烂” 重防细菌性病害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补体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