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2020-07-14张花叶石丽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0期
关键词:感染率白蛋白血液

张花叶,石丽君

(解放军第960 医院泰安医疗区血液透析室,山东 泰安)

0 引言

血液透析技术作为我国目前肾功能衰竭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之一,其长期性、侵袭性、集中性等特点增加了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使感染成为血液透析患者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研究报道,并发医院感染血液透析患者的病死率为15%~38%,因感染而死亡的患者数量仅次于患心血管并发症的患者,位列死亡原因的第2 位[1]。肾功能衰竭患者多存在复杂的基础疾病、营养不良、免疫功能受损等,尤其是器官储备能力和抗病原体能力较差的老年患者,具有更高的感染风险[2]。因此,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相关因素,旨在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12 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60 岁;②透析龄≥12 个月;③每周透析2~3 次,每次4 小时;排除标准:伴发恶性肿瘤、慢性失血。最终选取符合条件的老年MHD 患者69 例,年龄60~83 岁,平均(67.63±5.31)岁,其中男性35 例,女性34 例,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依据

根据2001 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对各部位感染的定义,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常规、细菌培养及X 线检查等方式确定诊断。将符合感染定义的患者纳入感染组,其余患者纳入非感染组。

1.2.2 观察指标

①感染率、感染例次率、感染部位分布情况;②两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空腹血糖、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含量,分析各项指标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算、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使用χ2检验比较;计量资料以(±s)表示,使用t检验比较;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发生情况

本研究69 例老年患者中,37 例发生感染,共61 例次,感染率为53.62%,例次感染率为65.59%,感染部位分布占比由高到低为肺(50.82%)、呼吸道(29.51%)、泌尿系统(8.20%)、消化系统(4.92%)、软组织(4.92%)、中心静脉置管(1.63%),见表1。

表1 老年MHD 患者感染发生情况

2.2 单因素分析结果

性别、年龄、血糖、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血红蛋白、白蛋白、血磷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老年MHD 患者感染单因素分析

2.3 多因素分析结果

以感染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血红蛋白、白蛋白、血磷分层分组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 白(<110g/L)、白蛋白(<40g/L)、血磷(>1.45mmol/L)是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老年MHD 患者感染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随着透析技术的发展,透析患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加之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使接受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日益增多,2017 年一项研究发现,60 岁以上老人占所有血液透析患者的58.6%[3],虽然生存率较前明显提高,但死亡率下降仍不明显[4]。有研究指出,老年MHD 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心脑血管意外事件和各种感染[5,6],感染作为第二位死亡原因,应该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关注,因此,本研究从感染发生率着手,通过分析找出危险因素,以期为感染防治提供依据,从而降低感染率,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69 例老年MHD 患者感染发生率为53.62%,例次感染率为65.59%,感染率较高,与陈辉乐等[7]研究结果一致。感染部位占前三位的是肺(50.82%)、呼吸道(29.51%)、泌尿系统(8.20%),分析原因为:呼吸系统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下降、透析不充分等可导致呼吸系统感染;尿量减少、限制饮水、合并结石等可导致泌尿系统感染。

进一步行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110g/L)、白蛋白(<40g/L)、血磷(>1.45mmol/L)是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中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91.89%和40.62%,可见老年 MHD 患者贫血较为普遍,而体内血红蛋白过低,可导致血液携氧能力减弱,全身各系统组织出现病理生理改变,使免疫功能紊乱,增加感染风险[8]。老年 MHD 患者多因饮食欠佳、尿毒症毒素、炎症因子等原因出现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下降,导致各种酶合成减少、活性下降,机体抵抗力随之降低,从而使感染的机会增多[9],研究结果显示,当白蛋白<40g/L 时,感染的几率将增加至11 倍。钙磷代谢紊乱是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的并发症之一, KDIGO 2017 年更新的 CKD-MBD 指南[10]建议,设定血磷目标值 0. 81 ~1. 45 mmol/L,研究表明,钙磷代谢异常与患者自身免疫能力差、脏器钙化存在密切关系[11],血磷增高将导致感染率的增高,因此,加强钙磷代谢管理,调节血磷达标,将有效降低感染率。

综上所述,老年MHD 患者因基础疾病多、抵抗力差、外界感染源等原因容易发生医院感染,临床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一方面加强血液透析室医务人员感染管理及规范操作,减少外源性感染源,另一方面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纠正贫血、改善营养,调节钙磷代谢,增加内源性抵抗力,以减少感染发生,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感染率白蛋白血液
血液发生相关microRNAs研究进展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阜阳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2012~2016年江苏丹阳市省级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监测结果分析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