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主干道连桥结构设计的要点分析

2020-07-14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11期
关键词:侧力弦杆楼层

康 侃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广东 深圳 518057)

1 工程概况

安徽省广播电视新中心分为东西两区,中间有南北向怀宁路通过。其中东西区连桥连接东区和西区建筑物,横跨怀宁路,分南侧和北侧两座,既作为东西区建筑物的人行交通通道,也是新中心腾龙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工程平面投影为多段弧线组成的曲线。其中北侧连桥展开跨度约67.2m,悬挑长度约21.9~22.2m,总长度约111.3m;南侧连桥展开跨度约68.4m,悬挑长度约22.1~22.8m,总长度约113.3m。

两座连桥均为三层,其中二层供人员通行,标高12.35m;三层为铺设钢格栅板的设备层,标高22.55m;屋面为设置保温层的压型金属板系统,檐口标高33.15m;屋面以上设置高2.3~5.1m高的装饰构架。墙面为玻璃幕墙,其中在北侧连桥北面设置大型LED屏。

图1 实景图

2 结构设计

2.1 荷载取值

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II类、特征周期0.35s,抗震等级为三级。50年一遇基本风压为0.30kN/m2,承载力设计时按0.40kN/m2取用,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50年一遇基本雪压为0.60kN/m2,由于装饰构架的影响,屋面设计时考虑1.4的积雪分布系数。参照《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 (CJJ69-95),在地面以上1.8m处考虑350kN的汽车撞击力,但顺桥方向和垂直桥方向不同时作用。温度作用为±25°C。

连桥二层以下为开敞空间,考虑了连桥底面风荷载有变号的可能,即出现风荷载向下的不利情况。

含汽车撞击力的荷载组合时,汽车撞击力采用标准值,可变荷载采用频遇值,活荷载和风荷载的频遇值系数分别取0.6和0.4。

2.2 基础

本工程采用桩基础,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桩径1000 mm,扩大头直径1800mm,以中风化泥质砂岩作为桩端持力层。柱下布置4桩承台,考虑钢管混凝土柱的埋入深度,承台厚度取5.35m,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2.3 上部结构体系

连桥横向采用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纵向利用楼层设置整层高的桁架,楼层梁作为桁架弦杆,以实现较大的跨越和悬挑能力,在东西两侧与建筑物之间在不同楼层设置150~300mm宽的变形缝。

每座连桥设置4根框架柱,在三层楼面以下的部分为钢管混凝土柱,截面规格为φ1600x25,填充C40混凝土,在三层楼面以上的部分为钢柱,截面规格为φ1219x20,直径不同处用锥管过渡,材质均为Q345B。柱脚采用埋入式刚接柱脚,埋入承台深度为4.8m。连廊纵向桁架弦杆在二、三层均采用650高的焊接H形钢,屋面层则采用500高的焊接箱形截面。腹杆规格根据内力不同介于φ245~φ508之间。为减小荷载较大的二层弦杆跨度和截面高度,在三层桁架节点处设置φ50的钢吊杆悬吊二层弦杆,以确保所有楼层的弦杆高度与跨度比不超过1/100,以实现较好的外观效果。

本工程的楼盖系统为使用钢筋桁架楼承板浇筑混凝土而成的楼板,由于连桥结构比较狭长,在设置两道后浇带的基础上,采取了以下措施,以保证楼板的面内刚度:

1.楼板厚度取为120mm;2.双层双向配筋,在垂直钢筋桁架的方向,板底、板面加配φ8@150通长钢筋;

图2 结构平面布置图(二层)

图3 结构纵、横向剖面图

2.4 结构计算模型及计算参数

结构整体计算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与设计程序midas Gen。参照《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在多遇地震及中震作用下的阻尼比均取为0.035。考虑连桥玻璃幕墙及可能存在的少量非承重墙的刚度,对计算周期取用0.9的折减系数。地震作用计算时考虑了5%的偶然偏心及双向地震的影响,并考虑了竖向地震工况。楼板采用能真实反映楼板面内及面外刚度的板单元进行模拟。

考虑到本工程的重要性及结构特点,对抗侧力体系组成部分中的框架梁、桁架弦杆、腹杆、水平支撑,进行中震不屈服设计;对柱及柱间支撑,进行中震弹性设计。

图4 结构计算模型

2.5 结构分析结果

特征值分析结果显示,两座连桥第一自振周期均为大致沿结构横向的平动,第二自振周期则为大致沿结构纵向的平动,但因为连桥为曲线形,以平动为主的周期中仍存在一定的扭转成分。而两座连廊的第三自振周期均以扭转为主,第一扭转周期与第一平动周期的比值分别为0.754(南侧)和0.78(北侧)。

风荷载作用下柱顶位移与柱高的比值为0.0484/32.75=1/677,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柱顶位移与柱高的比值为0.0132/32.75=1/2481,均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在考虑偶然偏心或双向地震的工况下,各层的楼层最大位移与楼层平均位移的比值均小于1.2,结构不存在扭转不规则的情况。

桁架跨中总挠度f=37.8mm,相应跨度L=63708mm,f/L=1/1685;桁架悬挑段总挠度f=18.4mm,相应悬挑长度度L=22943mm,f/L=1/1247,均远小于相关规范的要求。

2.6 主要抗侧力构件的验算结果

基于本工程的重要性,及抗侧力构件的特点,对水平抗侧力构件进行了中震不屈服验算,最大应力比为0.45,对柱及柱间支撑进行了中震弹性验算,最大应力比为0.41,均满足要求。

3 结语

连接建筑物的跨城市主干道连桥因受到场地和道路通行功能的影响,普遍存在跨度较大,悬挑较大,竖向承重构件数量较少的情况。利用楼层处的构件设置整层高的桁架,可实现较强的跨越能力和悬挑能力。当跨度较大时,在连桥横向宜设置柱间支撑以提高抗侧刚度。考虑到结构的重要性,对抗侧力体系组成部分的构件应进行中震作用下的承载力验算,以提高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安全性。

猜你喜欢

侧力弦杆楼层
基于MIDAS的贝雷梁加强处理建模技术研究
利用楼层废水势能的发电装置
电梯的升与降
自动扶梯楼层板周边环境的安全防护
钢结构散装粮食平房仓墙体抗侧力体系概述
竖向桁架及建筑钢结构总成
复合材料真空辅助整体成形异型件工艺研究
楼层数影响下的楼板有效宽度研究
Investigation of support interference on rotary balance test in FL-8low speed wind tun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