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园景观提升
——以唐城绿地文化公园项目为例分析

2020-07-14符汉苗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文化公园城市公园停车场

符汉苗

(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31)

城市公园属于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主要构成要素。唐城绿地文化公园具有多种城市绿地的功能,属于综合性公园绿地,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

1 项目概况

唐城绿地文化公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中部的唐镇,在外环边上,紧邻唐陆公路(X582)、唐龙路、毗邻外环高速(S20)、龙东大道(S121),可经外环高速(S20)环东二大道高速出入口至唐陆公路(X582)抵达,距离上海市中心约40分钟路程,距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约1小时路程,交通非常便捷。唐城绿地文化公园占地13.8公顷,周围被居住区环绕,地势平坦,三面环水,环境优越。它是唐镇区域内最大的、富有自然特征的生态公园。同时唐城绿地文化公园作为区域性综合公园,服务对象主要为唐镇周边居民,所以此次景观提升的目标是将唐城绿地文化公园改造为周边群体最佳游憩、休闲、观赏及进行户外锻炼、娱乐等活动的场所。

图1 唐城绿地文化公园区位图

2 现状分析

唐城绿地文化公园虽然定位为区域性综合公园,但公园现状的各项条件并未达到城市公园绿地的标准,使得市民参与性较弱。

2.1 总体现状

现阶段唐城绿地文化公园的园内游线清晰便捷,通达性良好。园内场地条件良好,但是现有功能分区不够完善。公园南侧及北侧利用率较低,使得它无法满足周边居民的活动需求。园区内的环道无特色,局部节点景观无亮点,交流空间相对单一,休闲设施较为单调。

2.2 硬质设施现状

在唐路公路入口和唐龙路入口的位置,公园的logo较小而不够醒目。公园环路为沥青、塑胶的铺面材料,无变化无特色。变电所、变电箱外立面裸露,缺少装饰性遮挡。园区缺少健身器材。儿童乐园区域游乐设施单一,无趣味性,欠缺寓教于乐的意义,且缺少功能性设施休息座凳。园区内的景观桥形态不佳、样式不一,尺度不合理。

图2 唐龙路入口logo

2.3 绿化现状

由于园区养护措施不到位,导致原有绿化植物退化、死亡。使得公园整体的绿化景观效果日益变差。

在公园的现状设计上,整体绿化略显单调,苗木规格偏小、品相不佳。园区骨架乔木品种单一,且灌木表现差,密度不够,露土严重。季相表现较差,缺少春季景观。唐路公路入口停车场区域的植物缺少花乔点缀,景观效果欠佳。环路跑道两侧的植物配置手法单一,缺少表现季节性的植物,容易造成视觉疲劳。道路转角、休闲平台等节点处缺少精细化的景观设计。儿童乐园区域缺少遮荫乔木,无法构建空间骨架。

3 提升原则

唐城绿地文化公园定位为综合性公园,应该包括以下区域:管理区、生态林区、停车场、游戏娱乐区、儿童活动区等。每个区域必须配备有相应的功能性设施,并且各区域的绿化植物配置种类要具有多样性。依据综合性公园的定性需求,结合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的实用性要求,提升的主要原则将以科学性、生态性为重点,以此为唐城绿地文化公园的提升提出建议。

4 提升策略

4.1 改造

在保护公园环境、节约社会资源的基本前提下,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及成本的考虑,对唐城绿地文化公园的原有景观进行功能性改造,使其能够维护原有生态环境,又能发挥其城市公园建设的景观功能。

4.2 梳理

对园区内的现状植物进行适当补种,完善植物的竖向层级关系,打造三维的立体空间。对集中改造区域,采用微地形结合植物的设计,打造精致的节点景观。

4.3 重建

遵循综合性公园的定性需求,对园区内缺少的服务性措施进行重建,例如功能性活动场地、座凳、垃圾桶、植物指示性标牌等。

5 提升措施

5.1 总体提升措施

梳理游园系统的现状,增加多方向的游园路线。同时要增加老年人活动区域,及公园西侧河边的水杉观景平台。

5.2 硬质提升措施

1)唐路公路入口和唐龙路入口要重新设置醒目的logo,以此增强入口导视性,提升入口形象。2)环道路面增加距离图案标示,增加人行、自行车的分道行驶标志。在公园西侧的河岸边利用现状水杉,增加木平台,打造休闲空间。3)儿童乐园区域,增加功能性座凳及游乐设施(如秋千、儿童玩耍沙坑等)。4)在第二座车型桥的西北侧区域,增加老年人健身广场,增加成品的健身设施及功能性座凳。5)维护三个特色廊架,通过除锈、喷漆等措施对园中的特色廊架进行修缮,使之功能上持久耐用,同时提升景观效果。6)更换网球场的围合栏杆。

5.3 绿化提升措施

在绿化的提升措施方面,主要针对稀疏的现状植物进行增补,以提升园区的景观效果。增改措施集中在两个出入口、环路及驳岸区域。

1)入口区域:唐路公路入口的绿岛区域作为入口对景。因缺少节点景观,需为其增加造型罗汉松,并搭配景石,结合时令花草,打造精致小景,从而提升入口景观。唐龙路入口区域,增加胸径15-16cm的大樱花树,作为入口点缀的花乔,打造入口的春季观花景观。2)停车场区域:唐路公路入口的停车场区域种,上木可增加小乔樱花,增加春季观花景观;在配电房处增植刚竹和常绿石楠进行装饰性遮挡。而下木的改善方面,因考虑停车场的线条元素,在绿化与停车场硬质交界处栽植灌木瓜子黄杨作为收边,以打造停车场干净的线条感。同时考虑视线节点,在停车场转角处点植鸡爪槭、红枫来搭配时令花卉,提亮节点景观效果。唐龙路入口停车场区域,因上木稀疏,缺少骨架乔木搭建立体空间,故而增加香樟作为唐龙路入口停车场的骨架乔木,以达到停车场的遮荫效果。同时栽植紫叶李,以增加植物色叶的变化。3)环路跑道:在园区的主环路上,增种樱花、白玉兰、紫玉兰等花乔,形成樱花大道、玉兰大道,突出春季景观特色。在规划展示馆南侧的园路两侧区域补种银杏,形成银杏大道,增强此段园路的秋色景观。4)儿童乐园区域:配合硬质景观改造,增种樱花、红花继木球、瓜子黄杨灌木,丰富绿化层次与叶色变化,增加儿童乐园的趣味性。5)水生植物:唐城绿地文化公园的水系条件良好,但原有的水生植物比较散乱,缺少观花品种。所以可梳理现状,规整散乱的芦苇、水葱等水生植物,增种水生美人蕉、黄馨,并移栽荷花等品种,丰富水系景观。

图3 樱花大道前后对比

6 景观提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1 工程造价问题

从园区管理方的角度出发,每项景观提升所采取的措施,都要合理考虑经济费用问题。所以,在景观设施、植物品种等要素的选择上,必须因地制宜、适地适种考虑整体方案的经济要素,避免不必要的景观设计。

6.2 统一性问题

因唐城绿地文化公园的景观提升是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必须考虑现有景观元素与新增景观元素的统一性问题。提升方案应避免天马行空的设计,导致现场产生不必要的返工浪费。

7 结语

唐城绿地文化公园的景观提升,以打造公园成为周边群体最佳游憩、休闲、户外锻炼和娱乐等活动的场所为目标,力求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营造出美好的环境景观。在生态性原则上,通过采取对长势良好的乔木进行保留,改造地形、更换土壤、栽种植物等措施,创造更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在科学性、实用性原则上,通过对功能区进行改造,增加配套设施座凳、健身器材等,以此完善服务设施,优化功能布局。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公园的功能也日益显著。为使城市公园更好的服务于人们,通常会对现有园区进行改造。每个公园的背景及功能不同,其改造措施也不尽相同。且每个公园受项目造价、园区基底、地形、周边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其改造程度也有所差异。归其本源,城市公园必须在满足综合性公园定义的前提之下,遵循科学性、生态性、实用性的原则进行改造。

猜你喜欢

文化公园城市公园停车场
积极推动江苏国家文化公园立法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临沂市银雀山兵学文化公园开园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 就“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开展专题调研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密洛陀文化公园游记
浅析城市公园中的景观设计
论城市公园设计
浅析城市公园种植设计
PLC在地下停车场排水系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