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2020-07-13程超

建筑与装饰 2020年14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创新

程超

摘 要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设计的创新能够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和效率,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而在开展建筑设计创新的过程中能够将可拓思维与之结合,从而更好地实现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建筑设计的创新中可拓思维模式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在建筑设计中更好地发挥创新理念,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建筑设计;创新;可拓思维模式

引言

建筑设计创新是建筑设计领域中的重要内容,而可拓思维在建筑设计创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能够促进建筑设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是一种重要的建筑设计创新模式[1]。可拓思维是建筑工程中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是解决建筑设计、施工以及建筑质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思维方式,具备较强的发散性,能够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建筑行业的需求,从而逐渐形成更加全面科学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性发展。

1可拓思维模式的概述

所谓可拓思维模式,是建筑设计人员在研究某种特定建筑问题时所采用的思维模式,对于建筑工程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用处。可拓思维模式能够让建筑设计人员用一种更加全新的角度去看待建筑设计中的问题,从而帮助设计人员更加合理地开展相应的建筑设计,用更加创新的方式完成建筑设计的相关内容,提高建筑设计的效率和质量。随着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可拓思维模式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逐渐成为建筑设计创新中的重要思维模式。可拓思维模式设计到多个方面的知识,具体到建筑设计创新上可以分为菱形思维模式、逆向思维模式、传导思维模式及共轭思维模式,在实际的建筑设计创新过程中,相关建筑人员可以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可拓思维模式,从而有效实现建筑设计工作的目的[2]。

2建筑创新设计中可拓思维模式的应用

2.1 菱形思维模式的应用

菱形思维模式正如菱形的形状,在对人们的思维发散进行收集之后,再通过收敛思维进行结合,从而使有用的思维模式能够得到重复利用,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建筑设计人员可以反复利用这一思维模式,对建筑设计中的相关思维进行先发散再收敛的模式应用,使建筑设计中的思维能够得到能加有效的利用[3]。在建筑设计创新的过程中,设计工作人员面对众多发散的思维,要能够通过先发散再收敛的方式对其进行有效的整理,充分发挥其使用性能,有效落实对发散思维的应用,从而用更好地方式促进设计工作人员发现建筑设计创新中的问题,并且提出正确的解决方式。在开展发散性思维的过程中,相关设计人员要能够充分利用建筑结构设计理论对建筑设计进行精确的定位,然后在收集相应的建筑设计思维之后,用收敛思维模式对建筑设计思维中的相应优势进行强化,从而更好地实现建筑创新设计的目的。

2.2 逆向思维模式的应用

逆向性思维是从原本应该思维的方向反方向思维,从而更好地实现打破传统思维的目的,让设计工作者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完成对问题思考的多样化,更能够找到问题的关键点,使思维的发展能够更加具备逻辑性。设计工作人员在使用逆向思维模式的过程中,还可以拥有其他不同的几种分思维模式,相关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建筑设计的实际情况选择不通过的逆向思维模式,从而起到最好的效果。例如,在博物馆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通常情况博物馆都是方方正正的,在逆向思维下,设计人员可以故意将博物馆变得扭曲,呈现出一定的时空感,从而表达历史和科学的双重效果。因此通过逆向思维模式,建筑设计人员的创造力能够提高。

2.3 共轭思维模式的应用

共轭思维模式需要建筑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同时联系起多方面的事物,并且可以在两个相似事物之间相互转换,更好地实现建筑设计的创新。共轭思维模式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性,是可拓性思维中较为重要的思维模式,能够通过对建筑个性化的理解,提高对建筑设计的分析和优化,从而使建筑设计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例如,在体育馆的设计过程中,就可以采用共軛思维模式使其能够与周围的景物相对应,传统的体育馆设计主要为了凸显体育特色,而采用共轭思维模式进行设计创新,除了能够凸出体育特色之外,还能够使体育馆表现出更多的当地特色,从而能够保证体育馆在设计过程中的创新效果。一些体育馆由于地势较高,可以采用将一部分体育馆埋藏于地下的方式,实现设计上的创新[4]。

2.4 传导思维模式的应用

传导思维模式需要设计者具备较强的转化能力,能够通过不同事物之间的传导,将事物的相互转换运用到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同时还能够起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建筑创新设计中应用传导思维模式,能够在保持原有设计理念的同时,取得良好的设计创新效果,同时有效解决原有设计理念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冲突,使原有的设计理念能够通过更好的方式进行总结,改善与原有设计设计方案之间的矛盾,发现建筑创新设计中的关键点。传导思维模式需要设计人员能够在建筑创新设计的关键点和矛盾点之间多加重视,从而能够在传统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完成对建筑设计的创新。例如在某商场的设计过程中,为了迎合现代化商业的发展,将商场原有的石门换成更加富有现代感的大门,同时修建了步行街等商业街道,为商业建筑的创新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又有效地解决了原先设计与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有效地实现了建筑设计上的创新。

3结束语

由此可见,可拓思维模式在建筑创新设计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其设计理念能够解决建筑设计中的很多问题。建筑设计学也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用到多样化的设计理念,而可拓思维的应用能够为建筑设计学提供更加有效的发展策略,实现良好的建筑思维模式转化,在促进建筑设计创新的同时,保证建筑设计的质量,从而更好地开展相应的建筑设计,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义明.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5):113.

[2] 杜宏宇.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探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7(7):173-174.

[3] 万友林.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7):35-36.

[4] 李旺深.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25):107-108.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创新
安东尼·高迪建筑设计研究
叙事思维下的建筑设计与表达
传统建筑设计元素在现代商业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哥本哈根歌剧院
浅谈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
参数化虚拟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