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审计失败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2020-07-13吴治国

财会学习 2020年18期
关键词:对策分析

吴治国

摘要:企业审计是一种监督活动,是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的合理评估。通过审计活动,能够及时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一份真实有效的审计报告,对于报表使用者和投资者来说,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审计失败也成了审计执业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审计失败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对策更是值得人们深思。本文深入分析了企业审计失败的原因,并给出相应对策,以期能够提高企业审计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企业审计;失败原因;对策分析

审计活动是有风险的,既包括企业的内在风险,也包括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审计风险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偶然性的特点,这也导致了审计失败事件的经常发生。对于企业审计来说,由于审计活动采取抽样的方法,并不能做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面审计,而且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并不是总能够做到遵守审计准则,再加上有些企业的舞弊行为极具隐藏性,导致审计失败的事件屡屡发生。在经济发展不断加快的今天,审计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需要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监管部门三方面的共同努力,规避审计失败,促进审计工作的健康运行和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

一、企业审计失败概述

(一)企业审计的概念

企业审计是一种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是注册会计师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活动进行审查的活动。对于企业审计来说,审计的主体主要是指各个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客体就是被审计企业,而审计授权或委托人是审计的第三关系人,主要是指授权或委托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工作的单位或个人。审计活动最基本的职能是经济监督,独立性是审计工作最本质的特征,审计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

(二)企业审计失败概述

企业的审计失败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没有正确地遵循审计准则,从而没有形成正确的审计意见。审计失败的本质内涵是没有正确遵循审计准则,这是审计失败和审计风险的根本区别所在。审计风险是在遵循审计准则前提下而没有发现重大错报的风险。审计失败与企业的经营成败无关,审计工作是否遵守审计准则是判断企业审计成败的唯一标准,所以在企业经营出现问题时,并不能表明审计失败一定发生。

(三)企业审计失败的影响

企业审计失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对于企业来说,审计失败,企业所有者不能获得完全的信息,信息失真使得企业经营决策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决策失误增多,对企业的控制失灵;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其审计质量对事务所本身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旦发生审计失败,对事务所的声誉将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不利于事务所潜在市场的挖掘,甚至会导致法律诉讼,危及事务所的存在发展;对于市场整体来说,审计失败极大增加了市场失效的可能性,导致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

二、企业审计失败的原因

(一)会计师事务所不能保持独立性

审计费用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随着会计师事务所数量的不断增加,审计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各会计师事务所为提高审计市场占有率,往往会采用低价战略来赢得市场。但是过低的审计价格会影响审计的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在低收费的压力下往往会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来降低审计成本,或者为了赢得业务与企业合谋,满足企业的不合理要求。独立性的缺失使得审计工作不能遵循审计准则,形成错误的审计意见,造成审计失败。

(二)部分注册会计师缺乏职业道德和专业胜任能力

审计人员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对审计职业道德做出了明确规定,是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我国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部分注册会计师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容易受利益驱使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另外,专业胜任能力的缺失也对审计质量有重要影响,部分注册会计师专业知识不扎实,自身的审计业务能力不能满足审计业务需要,对很多审计业务一知半解,一旦审计业务发生变化,就无所适从,审计能力有限。

(三)部分审计单位的舞弊行为隐蔽性强

大数据指出,绝大多数的审计失败事件的发生都存在着企业的财务舞弊现象,企业财务报表造假,故意的错报和漏报时有发生,并且越来越具有隐蔽性。特别是一些大的上市公司,经济业务复杂,审计业务量大,审计人员很难对被审计企业的经济行为和会计处理过程做到充分了解,一些刻意隐藏的舞弊行为很难被发现,审计失败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四)审计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的审计监督普遍都是事后监督的方式,这就使得部分企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只要把工作做好,审计过程中不出现问题,就永远不会被发现。另外,政府对审计监管的惩罚力度不够,只是行政处罚和罚款,并不足以震慑造假企业,企业造假成本低,与造假所得利益相比微不足道,很多企业就会选择铤而走险。

三、企业审计失败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保证其独立性

只有审计的独立性得到保证,才能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会计师事务所要完善质量控制制度,将审计质量放在审计工作评价的第一位,优化审计执业环境。要转变审计业务收费低价竞争的现状,形成审计收费的公开化和透明化,避免出现因为收费过低而降低审计质量现象的发生。要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准入门槛,将一些不规范的水平不够的会计师事务所拒之门外,坚持审计事务所的轮换制度,形成规范的会计师事务所经营秩序,维护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

(二)全力提升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胜任能力

会计师事务所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重视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审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明确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高标准的道德要求约束自身的行为,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确保能够实事求是和公平公正的处理审计业务。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审计业务,审计人员也要注重自身专业胜任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执业水平。要积极主动地去接受职业后续教育,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法规,新技能。会计师事务所也要制定严格的专业考评制度,对于缺乏职业道德和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要加强培训教育,实在不能满足要求的要坚决清除出审计队伍。

(三)尽可能了解被审计企业,保持职业怀疑

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承接阶段就要做到谨慎选择客户,尽可能地多了解审计客户,从源头上降低审计的风险,使事务所的业务质量保持高水准。注册会计师要有较强的风险意识,正确认识审计业务中存在的风险,时刻保持职业怀疑。深入了解审计企业的经营状況,尤其对经营业绩不佳的企业要密切关注其是否有舞弊征兆,严格按照审计程序进行审计,对函证、监盘等重要程序高度重视,时刻保持职业警惕性,确保能够及时发现舞弊行为。

(四)加强审计监管,完善处罚制度

审计行业的监管机构要加强监督管理,建立统一的监管规范,形成事前监管、事中监管、事后监管相结合的监管机制,明确监管责任。立法部门要尽快完善处罚制度,形成强力的法律约束力,严厉打击审计违法行为,让相关的违法机构和人员有所敬畏,规范审计服务市场,确保审计行业的良性发展。

四、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审计失败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审计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提高审计质量,需要监管机构、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等全方位的配合,减少审计失败的发生,促进审计业务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再杰.上市公司审计失败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9 (23):231.

[2]吴丹丹.审计失败原因与对策探讨[D].北京交通大学,2019.

[3]肖蝶,张亚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问题及对策研究[J].纳税,2019,13(17):48-50.

猜你喜欢

对策分析
长沙市独立院校大学生消费现状与对策分析
非思政专业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旅游业影响的对策分析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增殖放流区域布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