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奇茂艺术辑评

2020-07-13

中国书画 2020年5期
关键词:设色纸本水墨画

李奇茂 素描教室 70cm×138cm 纸本设色 1985年

李奇茂教授的作品,能反映现实,又能反映历史,表现法极为丰富,上下古今,人物、山川、花卉、走兽都极为精卓,这与各种修养和艺术功力有关。即使是表达今日的生活,在李教授的笔下都可以精湛地完成。

李教授的作品处处表达自己的风格和面目,他的笔墨和生活浑然一体,看似随心所欲,却意到笔随,这与其独特的风格和独特的修养以及独特的观察生活的方法有关系。

李教授有他独特之间的修养,有独特之见的生活,更有独到之见的技法,所以他的作品有独创性,生活难他不倒,反而助他成功地创造了生活。

——程十髮

我和奇茂在8年前认识,同住在香港一家酒店。我们的相貌相似,当时在场的朋友都说我们像兄弟。我是兄,他是弟,我见到他感觉像自己照镜子。8年来,两岸交流多了,见面谈心的机会也多了,看到奇茂不少画册,可惜原作看得不多。我很喜欢他的画,佩服他的才华和魄力。作品充满生机,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勇于创新,具有传统笔墨的表现力。创出自己的路、自己的风格。有些狂妄之徒,声言不要传统,不要祖先,说中国画已经穷途末路,这只能表现他自己的无知和愚蠢,这种人只能是不肖子孙。李奇茂的画给了有力的证明,证明传统笔墨的表现力波澜壮阔和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认为一个中国人,首先有责任认真和刻苦研究,认识祖先所留下的深厚的宝贵遗产。我们应该引以为荣,先辈为子孙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是我们的骄傲。当然我们的先辈也从不排斥外来的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吸收借鉴,丰富壮大自己。为时代、为中华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我愿与奇茂共勉之。

——黄胄

李奇茂教授是当代颇负盛名的中国画画家,他长期在台湾艺术院校中执教并进行创作。他有深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生活阅历和长期的艺术实践经验。他的水墨画扎根于民族传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表达对土地、对大众、对现实生活炽热的感情,有现代形式美感。他之所以钟情水墨画创作,是因为他认为水墨画是最通人性、最富有人情味的艺术。它既包含古典、精致的高雅美,又能为广大观众所欣赏,是雅俗共赏的艺术。奇茂先生深知,传统水墨画传达的人文精神对现代社会的文化建设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但水墨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因受到传统文化的普遍失落和人们追求时尚的心理而遇到相当大的阻力。他献身于水墨艺术不仅是为娱己娱人,而且还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他认为,文化艺术界的有识之士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大力宣传和阐释传统中国水墨画的意义和价值,这门艺术才能富有生气地代代相传下去。为此,他认真研究传统,在文化精神和笔墨技巧上虚心向前辈大师学习,但他又不墨守成规。他在传承中求突破、求创新。他长期从事书法创作,坚持以书法入画的传统。他同时重视对西画造型观念和方法的研究,并善于适当吸收其技巧用于中国画的创造。他很注重对现实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观察,重视写生。他的水墨画创作有兼收并蓄、中西合璧的特点。但是,他始终坚守传统中国画的精神与格调:自然、和谐、天趣与雅致。

——邵大箴

李奇茂 鸳鸯马 69cm×34cm 纸本设色 1967年

李奇茂先生是我非常敬仰钦佩的前辈画家,也是我为人从艺一直学习的好榜样。他是台湾当代画坛执牛耳者,曾与张大千、于右任、黄君璧、欧豪年、刘国松、江兆申等前辈大家并驾齐驱。先生为人热情、豪爽、正直,其画亦如其人。他毕生耕耘于水墨艺术,创作深具人文关怀精神,在水墨创作教学、文化弘扬传承、文化国际传播及两岸交流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以说,他既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还是一位突出的中华文化传播的大使。

——卢禹舜

李奇茂 大西北归来得此 124cm×254cm 纸本墨笔 2011年

李奇茂 台北美食小吃 91cm×181.5cm 纸本设色 1990年

李奇茂 虎年画虎 70cm×70cm 纸本设色 1998年

猜你喜欢

设色纸本水墨画
韩景燕作品集
《岩高千尺虎》
水墨画作品
牡 丹 (水墨画)
熊明非作品选
《独白系列之三》
《鹿语系列之二》 纸本设色
郑庆余艺术作品
陈芳桂艺术作品
韩潮水墨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