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年的你》:残酷又温暖的现实主义

2020-07-13上海戏剧学院200000

大众文艺 2020年6期
关键词:少年的你陈念小北

(上海戏剧学院 200000)

《少年的你》是一部由曾国祥执导、林永琛等人编剧,周冬雨、易烊千玺等青春派明星主演的反映校园霸凌的电影。电影改编自玖月晞的言情悬疑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讲述了高考前夕,因一场校园意外,逐渐卷入校园暴力的好学生陈念和混迹街头的小混混刘北山,从相识、相知、到守护彼此并相携成长的故事。影片于2019年10月2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11月8日在北美和英国同步上映,以15亿票房、豆瓣8.3分收官。

一、情境构建:真实残酷却直抵人心

(一)选材特殊

根据《新京报》对国内上映影片的数据统计与分析,2019年国内院线共上映450余部电影,票房收获642亿。在国内外影片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中,任何一部电影想突出重围,首先题材要特殊。别致的故事往往能迅速引起观众的好奇。《少年的你》作为国内首次碰触校园霸凌的影片,成功的将这一话题带入公众视野,引起各方关注,反映青春校园中最残酷阴冷的角落,直击素质教育的弱点痛点。

挪威学者Olweus将校园霸凌定义为:学生长时间且重复地暴露于一个甚至多个学生主导的负面行为下霸凌,这绝不是偶发事件,而是具有长期性和多发性的。校园霸凌是国际性现象,长期隐匿于校园,明明是对个人的侮辱,却常常被视若无睹。在电影《少年的你》宣传期间,导演曾国祥介绍说,拍这部影片源自他看到的一则新闻,一个高中女生被扒光衣服,一群人将她按在地上拳脚相加,可围观路人无一相救,甚至无动于衷。他不仅深切同情被欺凌少女的遭遇,更寒心旁观者的冷漠。《少年的你》一开始,花季少女胡小蝶因不堪被同学魏莱等人霸凌,纵身跳楼,学生们围观拍照,在手机QQ群里讨论的热火朝天,却没有人援手。平日寡言少语的陈念因愧疚自己的冷漠,众目睽睽下,给胡的尸体盖上自己的校服,想保留她最后的尊严。陈念的善行被魏莱为首的三人组盯上,成为被霸凌的新对象。

从魏莱等人对陈念的凌辱,可以管窥到校园霸凌真切的疼痛:语言羞辱、推下楼梯、围殴、扇耳光、拍裸照、甚至放老鼠咬……没有人站出来为陈念说话,即使是喜欢陈念的男生只能也劝她忍耐,学生们都由此及彼的害怕成为下一个胡小蝶和陈念。本该青春浪漫的孩子,一小部分躲在法律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边界下,得寸进尺,成为恶魔,一大半部分选择麻木,视而不见,纵容魔鬼的“狂欢”。

(二)叙事完整

影片叙事相对完整,铺垫细密,主线清晰。周冬雨饰演的陈念是一个好学生,虽然身在高考复读学校,却是成绩优异的应届生。易烊千玺饰演的刘北山是早已辍学、没有未来、靠暴力谋生的社会底层的小混混。两个少年的生命本不该交集,却因陈念刚刚经历一场校园意外,看到陌生人被当街殴打悄悄报警,被施暴者发现又强逼二人接吻相识。自此,两人的命运轨迹逐渐靠近。陈念也曾鼓起勇气,向警方说明胡小蝶的遭遇,想弥补自己曾经的不作为。可是被警局叫去问话的魏莱等人却拎着一筐老鼠对陈念围追堵截,陈念虽遭惊吓却因其中一人的偶然善念成功逃脱。陈念的母亲长期跑路,她缺少家庭的保护,在数次经历校园霸凌后,不得不去寻求小北的保护。陈念身处阴沟却向往光明的倔强,给了小北从未有过的希望。陈念执拗的认为,只要挨过高考,带母亲离开安桥就可以摆脱魔爪,谁知高考前夕,魏莱上门和解,态度傲慢,丝毫没有悔过的意思,被陈念失手推下高台致死。小北得知后二话不说为陈念顶罪,伪造假证据让警察怀疑是自己是凶手。警察找上了门,可一直帮助陈念的年轻警察郑易很快嗅出手段的拙劣,他引导陈念正确面对自己犯的过失,获取法律从轻处理,帮助两个少年自我救赎。陈念认罪伏法,四年后出狱重新参加高考、参加工作,与小北在阳光下重逢。

总的来说,《少年的你》情节设置相对合理,人物性格连贯,大体情节都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行动的动机可被理解。然而不足的是,陈念失手杀了魏莱,校园霸凌的矛盾就鸣金收兵,故事逐渐走向如何破案与陈念是否认罪。直到影片结束,施暴者也没有得到应有的结局,是影片比较大的遗憾。

(三)氛围真实

影片发生在高架林立的安桥市(取景重庆)。独特的地理原因,天空低垂、雾气笼罩、阴雨连绵,画面色调偏暗,危险的夜晚,压抑的氛围极度契合故事的主题。陈念和母亲居住在阴暗逼仄的筒子楼一层,家里堆砌着成箱的假面膜。小北住在半山腰上的小茅屋里,家徒四壁。山城独特的地貌为影片的氛围表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人物总在攀爬或者下坠,亦或在迷宫一样的楼道里找出路。陈念们不断自底层向上攀爬的艰辛困难,映衬出魏莱们从天堂掉下的自甘堕落。

影片对高考复读学校紧张的气氛营造的极为真实,高度还原了高考前的压抑氛围。井字型的教学楼、来回翻动的书页、不断更新的倒计时牌、老师们疯狂的动员、高三学生脸上特有的麻木表情,考前放飞孔明灯时的美好、考场内没有硝烟的战争、还有高考后集体撕书的发泄,所有的场景如纪录片般真实,再经过编导对生活的凝练、艺术的发酵后,加重了影片灰暗阴冷的调子,自然的压榨出观众的同理感、体验感,且丝毫没有廉价的堆砌。

影片没有刻意煽情,没有低端卖惨,也没有把校园霸凌的场面展示的过度残忍,反而以还原真实、自然的环境,不断触摸观众的精神底线,带来强烈的不安与共情。以贴近生活、贴近人物的心理表达,深发蕴含伴随青少年成长带来的道德困境与法律局限的思考。

二、人物灵动:“阴沟”与“阳光”的守护共生

影片中各色人物的设置非常巧妙,采用了大量对比的方式。陈念和小北可以看做是乖孩子与坏孩子、少男与少女的对比,但如果将二人看做一组人物,他们与魏莱等人是受虐者与施暴者的对比,如果与郑易等人对比,则是少年与成年人的对立。每组人物都个性鲜明,可圈可点,没有脸谱化的嫌疑。

(一)陈念与小北

这是影片主要刻画的一对人物,两人的身世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来自贫困的单亲家庭,缺少家人的陪伴与关爱,靠着自己最原始的本能顽强生存。陈念身材瘦小,性格内向、乖巧,却有一股来自内心的正义、上进、坚强和与她年龄不符的成熟。她因得罪了校园施暴者魏莱,母亲卖假面膜的消息扩散开来,让她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陈念与单身母亲生活,陈母被上门的债主逼得长期跑路。陈念高考前整整两个月,母亲除了给她寄微薄的生活费,根本不问女儿的近况。陈念在学校受欺负后,给母亲打电话时,陈母竟然说出“你一个小孩子,他们(债主们)不会把你怎么样的”这样漠视女儿安全的话。陈念无声哭泣,反过来安慰在外的母亲,长期缺乏营养的羸弱身板让人心疼。庆幸的是,因为小北给她的保护与坚强信念,魏莱一次次逼近,可她没有像胡小蝶一样隐忍,反而怀着仰望星空的美好愿望顽强反抗。

刘北山从小辍学,一直靠着争强斗狠生存,挨打受伤是家常便饭,可是他冷酷麻木的面孔下藏着一颗善良、温柔、热血的心,向往公平正义,同情受害者、仇视施暴者。陈念躲在他家里,他每天遥远的跟在身后护送她上下学,故意蒙上帽子远离路边的摄像头,刻意与好学生陈念保持距离。晚上没有侮辱陈念,反而悉心照顾,以陈念的理想作为最高理想。两个孤独无助的灵魂没有自我放逐,而是选择相互取暖。

当陈念哭着告诉小北,自己失手杀了魏莱,人生彻底输了时,他义无反顾的帮陈念扛下法律责任,制造假象,引诱警察追责自己。小北被捕前,告诉陈念“只有你赢了,我才不算输”,俩人建立起成年人无法理解的默契。当陈念和小北在侦讯室里各自面对刑警,不论被怎样套话、威吓,依然坚信对方不会破坏约定,也成就了影片最具戏剧张力的一个情境。

(二)施暴者与失语者

魏莱是影片施暴者的代表,具有典型意义。不同于人们对校园霸凌者们的刻板印象,她出身高贵,面容姣好,成绩优异,习惯于屈服在父母的光芒之下,竭尽全力满足父母的高期待。她的父母以优秀论成败,严重忽视对她心灵的关爱,人格的教育,导致她习惯于伪装自己取悦父母。她侮辱、殴打他人时面不改色,盛气凌人,面对警察与家长时温文尔雅。父亲在成长中的缺席与漠视,对她人格塑造影响巨大,她跪求陈念原谅时的话让人印象深刻,“我不能再复读了,我爸已经一年没跟我说过话了”。易卜生在《性格的首要性》中谈到,“我总得把人物性格在心里琢磨透了才能动笔。我一定得渗透到他灵魂的最后一条皱纹中去。1”影片对魏莱的着墨不多,但是人物形象丰满有力,是一个看似柔弱却充满黑暗力量的反派。魏莱的两个小跟班暴露出更多父母教育缺席的问题。罗婷的家长被叫到学校沟通问题时,竟当着同学的面对女儿拳打脚踢,她心狠手辣的处事方式也就不难理解。

被霸凌者不敢还手,看到别人被霸凌的人也不敢发声,更怕自己成为被霸凌者,选择性失语就成了常态。影片一开始,胡小蝶问陈念,“你们明明都知道,为什么不做点什么?”陈念怀着生而为人的同情,为胡小蝶披上衣服,这是她被霸凌的起端。众目睽睽被从楼梯推下,也没有人站出来为她发声。学校在胡小蝶惨案后,只是在高层安装了冰冷的防护网,并没有加强对少年们心灵的关注与疏导。陈念满腹的委屈无从诉说,如沧海扁舟,无从依附,只能隐忍吞泪,抵抗就会遭到更猛烈的报复。

(三)少年与成人

麦基在《故事》中阐述,“人际和内心冲突的故事,如教育和赎罪情节,则要求人物的复杂性,因为简单化将会剥夺我们对人性的洞察,而这正是这些类型所必需的的东西。2”如果《少年的你》只是黑白之辩、单纯讨论孩子们的霸凌与自我保护,会显得质感单薄。影片中所有少年的共性,是缺乏家长的教育与保护。男警察郑易和怀孕的女警察王立扮演了成年人对校园霸凌的态度,他们的反应与行动,也传递着影片创作者们的态度。郑易从接手胡小蝶案起,对受害者们充满同情,正如他的前辈所说,“人长大了才学会同情”。可是他略带绵软的处理方式,让饱受凌辱的陈念无法再相信法律与警察,只能寻求刘北山这个小混混稚嫩的保护。王立则始终站在陈念的对立面,以强势的态度问询案情,逼得陈念反问“你愿意让你的孩子出生在这样的世界吗?”成人世界的错位与缺席,让两个少年相互扮演着对方异性家长的角色:小北如父亲一样保护陈念,陈念如母亲一样心疼小北,俩人看似在对抗成人世界,实际是对“丧亲式”家庭的主动补位,也推动了郑易们和王立们对少年世界的再反思。

三、立意深远:充满温情的现实表达

校园霸凌,是很多人一生难以走出的牢笼。少年可能无知无畏,但每个人都该为自己作的恶付出代价。尼采说,“与怪物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怪物。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小北和陈念的相互保护,混合着友情、爱情、亲情的暧昧打破了孤独的壁垒,激活了俩人少年人的勇气,最终携手得到救赎。影片倾注了电影工作者们的人文关怀。推动了社会大众关注校园霸凌现象起到了积极意义,显得真实而有力量。

当然,该剧仍然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投案自首的陈念与小北坐在分别驶向男、女子看守所的收押车里隔空对话,两辆车在高架的岔口分道而行,镜头正反切换得准确克制,如果影片结束在这里,显得干净利落、立意深刻、意味绵长。可是导演与监制在听取多方意见后,仍然坚持在这个结尾后,畅想了一段光明未来:2015年,当服役结束,重新参加高考,并顺利大学毕业后任教的陈念陪伴班里一个孤僻的女学生回家,小北远远地跟在身后保护,镜头逐渐转为路边监控摄像头里的画面,如果影片结束在这里,暗示着陈念与小北双双从阴沟里走出来,以积极善良的心态活在阳光下,让观众带着希望与温暖走出影院,回到生活里,虽显俗套,这样的故事也未尝不可。只可惜,结尾又画蛇添足的续加了一段校园暴力立法宣传片,将一部影片完整的艺术性骤然拉低,进入了强行说教的层面。当然,该宣传片有其存在的绝对必要,但无需赘述在影片之后,影片本身传递出的正能量、道德观、法律意识已经能够净化观众心灵。

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玩笑》里说,“青春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是由穿着高筒靴和化妆服的孩子在上面踩踏的舞台,他们在舞台上做作地说着他们记熟的话,说他们狂热地相信但又一知半解的话……一大群狂热的孩子,他们假装的激情和幼稚的姿态会突然真的变成一个灾难的现实。我把他们的罪恶仅仅看成是期待长大的烦躁不安。”我们呼唤中国电影能出现更多像《少年的你》这样尊重人性,表现时代,探寻社会隐秘死角的现实主义作品。

注释:

1.[挪威]易卜生.性格的首要性,外国现代剧作家论剧作[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175).

2.[美]罗伯特·麦基.故事[M].周铁东译,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122、126).

猜你喜欢

少年的你陈念小北
沿着水走
《少年的你》:少年的你,如此美丽
《少年的你》:国产青春片“破局”
《少年的你》深陷“融梗”指控
“少年的你”,要相信警察(点评)
《少年的你》,面对的是现实
长大很忙
小北的运动鞋
对不起啊,爱上你的时候我还不够好
小北,这些是我写给你的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