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的艺术特色研究

2020-07-13袁文平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广东阳江529500

名作欣赏 2020年20期

⊙袁文平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 广东 阳江 529500]

《李家庄的变迁》是赵树理在民主革命时期创作的作品,与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等相比,《李家庄的变迁》并不被世人熟知。但是笔者却发现《李家庄的变迁》仍然有许多值得我们研究的艺术特色。因为它是在抗日时期所创作的,所以真实体现了农民在抗日时期的生活场景,记录了战争时期农村的复杂生活景况。作品中独特生动的语言具有不可忽视的艺术鉴赏价值,细腻的语言特色也为中国文学界做出了贡献。《李家庄的变迁》中的农村场景描写细腻且极富场景感,这都源于作者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了解农民的生活环境和作息规律。赵树理的小说都是从实际生活开始,所以《李家庄的变迁》能够真实反映当时农民在抗日战争背景下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因此,《李家庄的变迁》的语言运用、人物形象塑造也是有血有肉,极富艺术特色的。

一、风趣幽默语言的运用

农民出身的赵树理十分了解农民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思想,他真实地描写农民真诚、朴素、善良的特点,同时也不忘体现他们封建迷信、保守陈旧的思想观念。赵树理在《李家庄的变迁》中始终持有乐观的描写思想,最大限度地体现农民善良、朴素的性格特点,同时又不乏客观评价。赵树理的作品中对农村生活描写细腻,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中体现了晋东南地区农民的生活环境。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描写也极具特色,作者描写的人物不但体现个人的性格特点,还能从人物身上看到当时的社会情况。另外鲜明的人物特点、夸张而细腻的外貌描写也极具幽默之感。人物的善恶与其人物外貌相符,外貌丑陋的人物往往匹配恶毒的性格特点,而善良朴实的人物形象,外貌描写也是十分细腻温和的。

此外,赵树理作品中的许多人物都是趁势创作的,并非早有计划,泾渭分明的人物形象描写同样风趣喜人。赵树理笔下的人物画像都有共同的描写方法,即抓住一个人物的本质特点运用真实夸张的描写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从而真实地体现人物内心的善与恶、美与丑,其中外貌描写对人物的赞扬和批判自是不言而喻,夸张的外貌描写时常让读者忍俊不禁,活灵活现的描写手法充分体现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具有很强的语言魅力。赵树理在《李家庄的变迁》中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充分体现了他的主观思想,诙谐幽默的夸张手法也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这样生动的描写手法被运用在他许多的作品当中,虽然极具幽默风格,却也真实揭露了人物性格的丑恶,讽刺和批判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一些不良风气。这样可贵的幽默文学特点一直保留在赵树理的语言和作品当中,除了《李家庄的变迁》中的人物描写,赵树理还曾经在人民文学的报刊中发表为美国总统献策的言论,此间话语风趣诙谐却不乏讽刺意味。幽默中蕴涵着深刻的智慧,这便是赵树理语言的魅力所在。除了人物描写的诙谐幽默之外,小说的场景描写也体现了赵树理作品风趣幽默的特点,具有丰富农村生活经验的赵树理描写农民生活环境时也十分灵动诙谐,在《李家庄的变迁》中,紧凑的场景描写不乏风趣幽默,跌宕起伏的情节描写更是充满生活趣味。

二、朴素真实的语言运用

赵树理的作品中语言词汇的运用都极具特色,给作品的整体添加了艺术鉴赏性。作家的语言运用极美,却不追求“华丽”,他的语言之美是从内容上充分体现出来的。在他的作品中,语言具有真实、朴素的特点,且十分简单、明练,充分逼真的语言运用塑造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这种朴素的语言之美也使赵树理的整个作品具有了更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一)名词运用

具有农民之心的赵树理在作品的语言运用上,有极丰富的晋东南地区方言特色,也充分体现了地方语言的特点。《李家庄的变迁》中经常提到当地方言词汇,如“干饭”“家里帮忙的”“家伙”“火边”“假把式”等,其中,“干饭”是晋东南地区的常用词语,是该地区人们常吃的主食,常与小米做搭配,被称为“小米干饭”。还有“家伙”,这个词语并非指人,而是指运用的工具。“火边”是指农村生活中做饭的灶台旁边的一些地方,临近灶火,所以被称为“火边”。还有“小羔子”并不是指“羊羔”,而是指“小孩子”,通常用来训斥顽皮的小孩子。“草木之人”这个词源于封建的古代,指穷苦的百姓,命如草木,反映了农民生活的穷苦。这些名词极具地方特色,而词的产生与地区的生活环境、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在 《李家庄的变迁》 中,语言的名词运用真实反映了当时农民的生活场景。

(二)动词及动词结构

《李家庄的变迁》这一作品中的动词运用也极符合当时晋东南地区的语言特点,作品里出现的动词都是该地区百姓平时运用的,给读者带来很强的真实性和代入感。这些动词包括“找事”“熟惯”“够大”等词,“找事”并非现代口语中的找茬之意,在晋东南地区的百姓口中,“事”指活计,也就是现今说的“工作”,“找事”就是找工作的意思。“熟惯”这个词语,其意思比较容易理解,与现在的翻译相通,“熟”意思为熟悉,“惯”意思为惯常,惯常熟悉就是指关系好。还有“够大”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有余无损”,充足还多,指不仅没有亏损还有富余。“能受”是表达一个人具有能吃苦的品质,在《李家庄的变迁》中多指农民能卖力气,吃苦劳作。还有单字“包”,这个字是指“包赔”,对损害别人的东西进行相应的损失赔偿。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动词运用将晋东南地区的农村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为读者展示了一幅浓厚的农村画卷。

(三)虚词的运用

虚词有许多种,这里笔者通过介词、连词、助词这几种虚词的作用来分析《李家庄的变迁》中虚词的语言特色。

1.介词的运用。《李家庄的变迁》中介词的作用也充分体现了晋东南地区居民的语言特色。例如“以实说”意思就是照实说,“打哪儿来”意思就是“从哪里来的”。还有“指什么”并不是普通话里的指代意义,而是询问“什么原因”。还有“照”在晋东南地区的方言中一般接的是具体的身体部位,如“照脊背”等。这些极具晋东南地区的方言应用,让读者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当地百姓的生活情景。

2.连词的运用。《李家庄的变迁》中,连词的运用同样充满着方言特色。例如,“二百元钱也该还了……”这句话是小说中对铁锁欠钱的描写,其中的“也”字符合晋东南的语言特色。在普通话的表达中,去掉“也”字并不影响整句话的意思,但是加上这个“也”字却使这句话更具晋东南地区的语言特点,可以更加形象地描绘出铁锁的窘迫和难处,增加了口语化的地区方言味。

3.助词的运用。赵树理在《李家庄的变迁》中,在细节的助词使用方面也十分讲究,例如“来”字的两种用法,在晋东南的地区语言中“来”代表“过去”,分为两种句式——疑问句和陈述句。在问句中,“来”字等于“了”字,在陈述句中“来”等于“的”,像“放在火边来,还不很冷”,十分符合晋东南地区的语言特点。这种真实的语言特点使《李家庄的变迁》的语言特色更加鲜明。

三、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

赵树理生于晋东南地区的一个农民家庭,有着十分丰富的农村生活体验,而朴实的语言表达十分符合农民读者的口味。作者将其从农民中感受到的东西进行加工,创作出了符合农民读者口味的优秀作品。在农村大多数都是文盲的情况下,赵树理立志于创作出符合农民阶级阅读的文学作品,所以他将自己小说的表达形式也赋予了晋东南地区的口语特点,意在让农民也可以读懂。同时这种思想也使得赵树理的文学作品别具一格,在文学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说故事的表达方式

赵树理为了使广大的农民阶级也可以理解作品内容,特地采用了评书体的表达方式,这种形式可以与说书语言相匹配,确保农民也可以听懂。例如李家庄中关于龙王庙看庙人老宋的形象描写,语言简单易懂,描写直白简练,符合农民平常的讲话方式。无论是场景描绘,还是事件描写都采用白描的手法,只有用晋东南的语言来读文章才可体会其中韵味。

(二)“一”字加动词的表达方式

赵树理在描写小说人物动作时,为了让动作的描写更具有画面感,经常运用“一”字加动词的表达方式,例如,“椅子往前一挪”“两只手互相把袖口往上一捋”。“一”字简单明确,放在动词前面给人物的动作行为增添一些利落感,却又不显单调,反而可以让读者在脑海中勾勒出人物的动作,简单的语言却描绘了丰富的动作情景。此外,“一”字加动词的运用简单易懂,农民读者也可以充分理解。

(三)叙事简练的表达方式

赵树理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接地气”——朴素真挚。作者在叙事时从不用华丽的辞藻,向来简单、利落,用直白的话语将事情的始末叙述出来,不过多赘述,这样简洁的文章,即使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读者阅读也没有任何困难。赵树理的小说内容描写与中国的水墨画有异曲同工之妙,简单的几笔便能勾勒出一幅完整的画卷。这种叙事特点同样使赵树理的作品形成了特有的风格。

(四)埋设伏笔的表达方式

在赵树理作品中,情节紧密,环环相扣,上下文的情节紧凑而连贯。赵树理在表达方式上擅长运用“埋设伏笔”,这在作品的开头结尾、上下文的情节链接处体现。他在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下回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精妙的改进,形成埋设伏笔的表达方式。这种设置符合听惯了评书的农民读者,情节的跌宕起伏,激发农民读者的阅读兴趣。因为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对文学作品的反应力也就不高,所以赵树理在设置伏笔的时候,注重构建通俗易懂的情节,以此来满足广大农民读者的阅读要求。

四、修辞的运用

(一)大词小用

“大词”指的是专用名词,在《李家庄的变迁》中,有多处大词小用的地方。“专用名词”是比较专业的行业用语,通常是使用在十分严格明确的专业表达之处。而在《李家庄的变迁》一书中,赵树理就把许多专用名词当平常词语来运用,起强调作用。如小说中铁锁曾在太原待过一段时间,当作者在后文提到这段时光时,便用“太原时代”来叙述。“时代”一词本意是有历史意义的一段时间,用此形容铁锁的太原时光却也是十分和谐幽默,毫无违和感。还有王安福把“说实话”讲成“说真理”,“真理”本身是一个具有哲学意义的词,在此处也是大词小用的例子。百姓的口语都是简单的大白话,适度地增加一些专用词语可以起到强调作用,能够表现出说话者的态度,且大词小用同样体现了赵树理小说诙谐幽默的艺术特点。

(二)俗语常用语的运用

赵树理在写《李家庄的变迁》时,还运用了许多具有地区语言特色的俗语和常用语,更加生动地展示了当地人生活语言中的特点。例如,“土包子”是山西晋东南地区百姓的常用语,意思是说人的形象,土里土气、不会打扮,带有轻蔑意味,这个常用语的作用就是让读者的脑海里清晰地浮现该人物的具体形象既简洁又生动。“眼圈子”在平常用语中,就是指眼睛周围,但是在《李家庄的变迁》中,这个词语指眼界,充分地体现了晋东南地区的方言特色。“不算话”,不是指人信用不好,而是评价一个人没有本事,没有能力,如果用普通话理解,就不能读懂赵树理在此处所要表达的想法,而若用晋东南地区的方言理解,便会倍感亲切。“不懂话”指的是不理解话外之音,还有不通世事的理解。“抱粗腿”在晋东南地区的方言中是谄媚权势大的人,颇具嘲讽意味。又如“有福大家享,有事大家当”这个俗语与现在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意思相同,但赵树理在《李家庄的变迁》中选择运用晋东南当地的俗语,更具地方特色。

(三)充满乡土气息的比喻手法

赵树理生于晋东南的一个小村庄,在乡村环境下成长的赵树理农村生活经验丰富,所以其小说中描绘的农民生活环境和生活状态的比喻手法,也融入了十分浓厚的乡土气息,具有晋东南地区的语言特色,如“头皮像贴在头上的毡片子”“袖子破得像两把破蒲扇”“满身脏得像涂过了柒”等。在这些比喻句中“毡片子”“破蒲扇”等事物都是晋东南地区生活用品的俗称。这些喻体都是农民们常见的生活物品,具有浓浓的乡村气息。同时这些生活用品被农民所熟知,有利于农民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且比喻生动形象,可以在农民读者的脑海中清晰勾勒。具有丰富农村生活气息的比喻合乎农民读者的审美,更好地激发了农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五、结语

赵树理的《李家庄的变迁》中,蕴含着丰富的农村生活气息,语言描写也极具地方特色。小说语言虽没有华丽辞藻修饰,却十分质朴,这也正是赵树理作品能够自成派系的原因。

1 宋惠娟:《论赵树理小说语言的乡土韵味——以〈李家庄的变迁》为例》,《长治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第32—35页。

2 郭文元,张继红:《“细节”、“小故事”构成的乡村世界——赵树理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的叙事分析》,《名作欣赏》2010年第29期,第105—107页。

3 蔡林燊:《〈李家庄的变迁〉美学价值解读》,《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7年第4期,第5—6页。

4 徐琪:《民主革命时期赵树理作品的艺术特色》,《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2 年第1期,第61—64页。

5 李阳:《在历史难题面前的叙事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4期,第54—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