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蝴蝶梦》中吕蓓卡的人物形象浅析

2020-07-13朱媛媛马玉霞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肃合作747000

名作欣赏 2020年20期

⊙朱媛媛 马玉霞[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甘肃 合作 747000]

⊙陈云艳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昆明 650500]

一、引言

《蝴蝶梦》是作者通过对吕蓓卡这一隐形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讲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统治下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和想要追求自主独立的坎坷。吕蓓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成为附属品的卑微地位,于是她通过自己的死亡来表达对男权社会的强烈不满。吕蓓卡的魔鬼形象其实质是男权制度中父权标准对叛逆女性的一种歪曲和变形,但吕蓓卡的反叛从女性角度分析就是天使形象。本文旨在通过对吕蓓卡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进而了解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吕蓓卡的人物形象分析

(一) “我”想象之中的吕蓓卡

叙述者“我”在文中开始的时候是一个相貌平平、衣着朴素的女陪护。而迈克西姆为了遗忘过去的事情,选择了和他毫不般配的“我”,从此“我”也生活在了到处充满前女主人阴影之下的曼陀丽庄园。

通过身边人的描述,“我”认为吕蓓卡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女人。她深爱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家庭,她把曼陀丽庄园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她充满活力、善于察言观色、心肠极好、极其地能讨取众人的欢心,以至于人们在她死后,见到德温特的第二任夫人“我”时,仍然对吕蓓卡赞不绝口。而曼陀丽庄园中也处处有吕蓓卡的影子,这使“我”误以为迈克西姆对自己的旧爱吕蓓卡始终无法忘怀,以至于“我”备受挫折,处处小心,整天生活在患得患失的生活当中。

(二) 众人心中的吕蓓卡

对于吕蓓卡之前的形象也只是通过“我”的想象以及旁人的只言片语展现出来的。其中最主要的三个人分别是吕蓓卡的丈夫迈克西姆、女管家丹弗斯太太以及她的表哥兼情人费弗尔。他们三人的陈述各不相同,对于吕蓓卡,他们有的是憎恨,而有的却是怀念和热爱。这让吕蓓卡的形象在人们心中更加扑朔迷离,充满了神秘色彩。

丹弗斯太太对吕蓓卡充满了敬佩。在她心中,吕蓓卡具有男性的气质,充满了力量、自信、勇气和精神,她说:“当年,我就常对她(吕蓓卡)说,她应该在娘肚子里投个男胎才是。”丹弗斯太太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制服得了吕蓓卡,吕蓓卡喜欢怎样生活就怎样生活。婚姻对于吕蓓卡来说,只不过是一场逢场作戏的游戏而已。男女之间的情爱对她来说是场游戏,仅仅是场游戏。她去找男人,那是因为她觉得好玩。即使吕蓓卡已经死去,可是在丹弗斯太太心中,吕蓓卡一直是曼陀丽庄园的女主人,谁都比不过她,永远不能。

可是吕蓓卡的丈夫迈克西姆对于吕蓓卡的评价却是截然相反的。他说他和吕蓓卡的婚姻只不过是一场交易、一场游戏而已,他们从来没有彼此相爱过。表面上,在众人眼里她是一个心肠最好、最慷慨、最美丽、最聪明的女人,她是一个把曼陀丽庄园打理得十分有序的贤妻良母。她拥有世上女人所羡慕的一切,可暗地里她却穿梭于形形色色的男人之中,她活着的时候在精神上对迈克西姆百般折磨,即使在快要死的时候,也不忘设计诱使丈夫杀了自己。所以,迈克西姆认为吕蓓卡是一个魔鬼般的坏女人。

而吕蓓卡的表哥兼情人费弗尔认为吕蓓卡是一个有勇气、有骨气的人,她并不会听从命运的安排。她绝不会选择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她会选择和生活搏斗。而吕蓓卡和他也是青梅竹马,吕蓓卡最爱的是他。吕蓓卡在和迈克西姆结婚后仍未忘记费弗尔,两人经常在伦敦约会。对于费弗尔而言,吕蓓卡是一个天使,是他深爱和怀念的女人。

(三)矛盾综合的吕蓓卡

天使和魔鬼是对立的,是水火不相容的。可是亦天使、亦魔鬼的反差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了吕蓓卡身上。一方面,吕蓓卡拥有世上所有女人所羡慕的地位、权利和美貌。她心肠好、慷慨大方、聪明,是众多人心目中的天使。另一方面,她和迈克西姆的婚姻只是一场交易,她想要随心所欲的生活。对于婚后丈夫对她的冷漠态度,吕蓓卡一方面做出妥协,另一方面通过穿梭于形形色色的男人生活中来表现出当时社会对女性权利的压迫,她的行为扰乱社会秩序,挑战男性社会男权主义的权威。而吕蓓卡这样做无疑伤害了迈克西姆的男性自尊,以至于终于有一天他枪杀了吕蓓卡,并隐藏了事实的真相。自此,吕蓓卡成为迈克西姆心中魔鬼般邪恶的坏女人。

尽管吕蓓卡在小说中从未真正出现,但是通过她周围人的出场以及人们对于她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社会妇女生活在男权主义的状态。而吕蓓卡也通过从“天使”与“魔鬼”的矛盾结合体向当时的男权社会发出挑战,试图引起当时社会对女性主义的关注。通过吕蓓卡这一人物形象评判了男权社会中女性的不公正待遇,同时对她寄予同情,用她反衬了婚姻的真谛。

三、吕蓓卡人物形象形成的原因

每一部小说主人公性格的形成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因此,《蝴蝶梦》中的吕蓓卡人物形象的形成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原因。

(一) 吕蓓卡自身的原因

吕蓓卡的母亲早逝,父亲对她更是宠爱有加,对她提出的要求百依百顺,造成了她孤傲、张扬的个性。同时,由于吕蓓卡从小就聪明、美丽,有着和男人一样的胆识和魄力。她是一匹很难驯服的野马,从小父亲的宠爱形成了她占有欲极强、喜欢对身边的人发号施令的性格。吕蓓卡又是一个女权主义极强的人,她认为男人做的事情女人也可以做到。在婚后面对丈夫冷漠,并和丈夫达成协议:吕蓓卡管理曼陀丽庄园的一切事物,而迈克西姆不许干涉她的私生活。两人的婚姻只是为了顾及双方颜面而达成的一场交易,并没有掺加任何的感情色彩。吕蓓卡内心极强的女权主义导致她选择穿梭于形形色色的男人之中,把男人当作猎物一样来猎取以此来反抗和报复当时来自男权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她的堕落不是她的天性使然而是因为迈克西姆爱曼陀丽胜于爱她。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女性,吕蓓卡不愿充当一个被忽视的欲望客体,只好采取极端的手段以示反抗。

(二) 迈克西姆的原因

迈克西姆和吕蓓卡结婚并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吕蓓卡的出生、容貌和教养可以和曼陀丽庄园的形象相匹配。女人在他眼里只是附属品。他很少关心和了解吕蓓卡,只是一味地想利用地位让吕蓓卡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并非是因为爱情。而吕蓓卡又是一个向往自由、敢于反抗且女权主义极强的女人,当她发现迈克西姆和自己结婚仅仅是为了捍卫他自己的尊严和名声时,她的内心对迈克西姆充满了失望和憎恨。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女性,吕蓓卡不愿充当一个被忽视的人,于是她变得堕落,把男人玩弄于自己的股掌之中以此来宣泄自己心中的愤懑。迈克西姆又是一个男权主义极强的人,他认为吕蓓卡背叛了他,使他的男性尊严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因此,他选择枪杀吕蓓卡,以此来捍卫曼陀丽的声望以及自己作为一名男性的尊严。

其实,造成他们婚姻悲剧和人生悲剧的原因来自于他们双方不同的性格特点。一个追求自由,有独立的人格;另一个态度冷漠,男权主义极强。如果一开始迈克西姆和吕蓓卡的婚姻并不是一场交易,而是因为爱情,他们彼此关心,真心相爱。那么,吕蓓卡也不会背叛自己的丈夫,而迈克西姆也不会成为杀害吕蓓卡的凶手,最后悲剧也就不会存在。

(三) 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

《蝴蝶梦》中所展现的英国社会,是一个真实的男权社会。而在男权文化世界里,女人是男人的审美对象。从小说中“我”的种种表现来看,集谦卑、顺从于一身的“我”实际上正符合了男权标准中“天使”的形象,是男权社会中理想的女性角色。小说中吕蓓卡所生活的曼陀丽庄园可以说是英国资产阶级生活状态的缩影。在这个庄园里所发生的一切都散发着令人恶心的虚伪、欺诈、狡猾的恶臭。吕蓓卡以她的温婉大方、聪明能干成为了德温特夫人,曼陀丽庄园的女主人,成为众人羡慕和讨论的对象。而她的丈夫迈克西姆所关心的只是曼陀丽庄园的声望和自己的体面,对妻子的感受不闻不问。在这种环境下两个人还得假扮成一对恩爱夫妻以维护迈克西姆自己和庄园的荣耀和名誉。婚后第五天他们便达成了交易:由吕蓓卡把曼陀丽庄园治理成全国首屈一指的著名庄园,但他的私生活不受丈夫的管束。可以说,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夫妻之情,可他们却被贵族资产阶级社会誉为当时“最成功的婚姻”。这种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无疑是造成悲剧的原因,人们都掩藏自己内心的欲望以至于最后忍受不了而选择了爆发。

五、结语

在这部小说中,吕蓓卡充满心机又颠覆传统,作者对其双重性格的设置折射出男权社会下女性的矛盾心理。对于她,我们不能单纯地以好与坏去评判。作为一个被误读的女性形象,吕蓓卡一直保持沉默,她用自我放纵的方式来对抗男权社会,最终以死亡为代价,以其特立独行的姿态活在人们心中。即使是在今天,吕蓓卡的这种独立、追求平等自由的女性意识对于现代女性的成长仍具有很强的示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