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尾松栽培技术与抚育管理措施

2020-07-12王先红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幼林马尾松间伐

王先红

(鹤峰县林业局,湖北 鹤峰 445800)

马尾松在国内分布较广,种植面积较大,其森林蓄积量在总比例中超过了50%。马尾松应用价值极高,不仅可以生产松脂,还能为制浆造纸提供材料,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马尾松也具备极强的生命力,适应多种复杂的林区环境,在生长中对土壤要求不高,在温暖湿润气候下更易于生长。通过积极总结马尾松栽培技术与抚育管理方法,有利于提升马尾松产量,实现经济效益的快速增强。

1 马尾松的栽培技术要点

1.1 地块选择

马尾松栽培中不能大面积集中连片,应该从其特性与立地条件出发,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保证布局的合理性。可以将马尾松与阔叶树混交,不仅能够保持水土,改善森林生态环境,还能达到防治马尾松毛虫的目的,减少了森林火灾的可能。实际栽培中要结合经营目标,从交通条件出发,注重对多种材种的培育,选择适宜的经营措施,最大限度体现马尾松生产潜力。

1.2 精心整地

在种植马尾松之前,应该先翻整苗圃地,要以块状土地为主,能够减少栽培成本,达到防治水土流失的目的。整地时应选择挖穴方法,深度约为20cm。整地前需要清理马尾松栽培地块,及时清除灌木草丛等植物,避免为马尾松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并结合地块情况采取炼山措施。当整地挖穴结束后,应该将杂草、基肥和表土填入穴内,尤其是土壤肥沃、厚度较大的区域,马尾松种植数量为300-400 株/亩,块状整地规格通常为50×50×30cm,能提升造林成活率,加快幼苗早期生长速度。

1.3 造林密度

在马尾松种植过程中,若是造林立地条件较差,则要提高初植密度,通常为500-600 株/亩。针对立地条件较好的情况,且土壤厚度超过50cm,肥力中等偏上,有着便利的交通与较高的经营集约度,则控制为300-400 株/亩,这样有利于对中大径级材的培育。

1.4 造林方法

在马尾松造林过程中,一般会选择植苗造林的措施,为了保证造林成活,应该做到适时栽植。松苗早春顶芽抽较早,需要早栽,能够促进发根,提高成活率与抗旱能力,马尾松栽植时间主要选择在1 月下旬到3 月中旬之间。阴天毛毛细雨、雨后天晴时,由于土壤比较湿润,最适合栽植马尾松,而吹干风时则不能种植。在马尾松栽植过程中,应该保证随取苗、随栽植,做到分级栽植,深栽黄毛入土,不窝根,不吊空,根系舒展,扶正苗木,踩实捶紧[1]。若是栽植地集约经营程度较高,则要通过基肥造林,有利于促进幼林生长,达到提早郁闭的目的。

1.5 病虫害防治

马尾松幼林生长中容易受到病虫害威胁,我们要结合马尾松幼林阶段具体情况,全面掌握病虫害成因与造成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采取防治措施。如马尾松幼林时期面临的病虫害包括猝倒病、叶枯病和松瘤病。需要提前进行预防,有针对性采取治疗方法,保证马尾松的健康成长,可以选择喷洒500-1000倍磷酸二氢钾级或1000-2000 倍氯化钙。在防治猝倒病的过程中,需要在苗床采取药土喷洒工作的方法,或者是选择生石灰,在马尾松幼苗上喷洒,能够有效防治病虫害。在叶枯病防治过程中,要对苗圃土壤性能进行改善,交替使用100倍的波尔多液、25%的氟环唑多菌灵等药物,避免影响到马尾松的正常生长。

2 马尾松的抚育管理措施

2.1 抚育管理时间

通过做好抚育管理措施,有利于提升马尾松树脂生产水平,这要求我们严格控制好抚育管理时间,通常在夏季完成。在马尾松种植后第一年里,抚育次数至少2 次,在此期间只割草、不松土,避免对马尾松根系造成损伤。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部分马尾松会出现歪倒现象,也需要及时扶正,并将土培好。在第二年到第三年之间,需要对马尾松抚育1-2 次,针对马尾松长到第四年还未郁闭的现象,则需要继续抚育一次。马尾松生长至间伐期后,如果林分郁闭度超过0.9,应采取直接间伐的措施,且时间约为10 年,选择层抚育间伐方法。首次间伐强度为林分总数的1/4,之后为1/5,间伐后林分郁闭度必须在0.7 以上。

2.2 松土除草

在马尾松幼林抚育过程中,需要清楚其关键生长期,特别是造林后3-5 年,主要原因是马尾松在这个阶段抵抗外部环境因素能力不强,根系入土部分深度不足,必须进行巩固。对此要定期松土拔草,改善马尾松生长环境,否则任由林地中杂草、灌木等生长,将争夺马尾松的养分与水分[2]。只有通过松土,才能促使马尾松根系彻底舒展,为其生长创造有利条件,在每年5 月中旬到6 月下旬应及时松土除草,栽植当年进行3 次,第二年2 次,第三年1 次。当然也要第一时间补植,这是由于马尾松幼苗极易死亡,在抚育管理中需要定期检查幼林存活率,对于缺苗情况要尽快补植,保证马尾松幼林成活率提升。

2.3 及时修剪

在马尾松成林抚育管理过程中,需要及时进行修枝,这是促进马尾松快速生长的有力措施,也能提升马尾松质量,让其干形得到改善,真正成为良木。一般来说,马尾松生长至5-6年后必须尽快修枝,避免在以后生长中出现死节的现象。通过修剪,可以让马尾松长势保持平衡,将过于粗大的枝条修建好,避免马尾松出现偏冠问题。在抚育间伐过程中,要解决马尾松相互挤压、抢夺养分的情况,否则将形成强弱分化的问题。

3 结语

马尾松在造林中属于常用的一种树种,只有采取有效的栽培技术,并对抚育管理方式进行改进,才能促进马尾松的快速生长,有效提高其生产量,保证森林覆盖率实现提升,让马尾松种植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马尾松栽培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地情况选择种植方法,做好病虫害防治措施,并及时开展抚育管理工作,促进马尾松的健康快速生长,推动我国林业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幼林马尾松间伐
马尾松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其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速生桉树幼林抚育及施肥管理
在森林培育中中幼林抚育的重要性分析
马尾松造林技术要点与推广应用浅析
森防工作中的马尾松毛虫防治技术探究
不同间伐强度对香椿中龄林生长和干形的影响
快乐佳县人
森林抚育间伐技术的应用
——以杉木抚育间伐为例
间伐强度对杉木中龄林生长和结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