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线上教学优势,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2020-07-12徐国盛

科技视界 2020年30期
关键词:线下教学资源教学模式

徐国盛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3)

疫情期间开展的线上教学工作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但是为了确保课程的质量,努力实现与线下课堂教学的“等质同效”,教师课前做了大量的教学准备工作,课中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课后因材施教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遇到了一定的问题,本文就此进行了教学总结与反思,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1 线上教学模式

1.1 翻转课堂是首选

翻转课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注重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1]。

1.1.1 课前

教师首先将教学视频、微课等资源上传到超星平台,同时提供其他的扩展学习资源,并发布详细的学习任务。 不仅如此,教师还细致地进行相应的课堂互动环节的备课准备。学生利用超星平台的学习材料进行个性化线上学习,遇到问题通过钉钉学习圈、超星、微信、QQ 等和老师、同学进行讨论,或直接向老师获取个性化指导。学生在完成学习后,完成线上作业,并进行自测。如果成绩不理想,学生再次进行学习,直到掌握相关的知识。

1.1.2 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确定相应的探究问题,并组织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协作学习;引导、鼓励学生在超星或钉钉平台发布观点,以便大家交流分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小组个性化指导,及时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做好探究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最后,教师对各小组学习情况实时进行评价、总结, 对学生普遍认为的学习难点进行集中讲解,辅之以必要的实训,促使学生有效掌握知识并形成一定能力。

1.2 吸引学生是关键

1.2.1 激发能动作用,创新教法“黏”住学生

教学的目的在于触发学习动机、 维持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能力, 但是很多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更善于知识的单向传授。 如果将这一做法沿用到线上教学,由于老师无法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提醒和管控,学生很容易“走神”“溜课”。要想避免这一现象,老师必须与时俱进地转变角色,由教师变成“教练”,由“主体”变为“主导”,设法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 老师在课前先向学生呈现学习目标,督促学生在预习、自学的基础上筛选出难点和疑点,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以便提升教学效率。

1.2.2 打造特色课堂,拓展内容“锁”住学生

众所周知,分组教学是线下教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通过组内分工各自承担不同任务,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为大家各有分工,无法偷懒,又因组内相互合作,所以能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参加线上学习的学生远离学院独处在家, 无法感受学习同伴的影响。时间长了极易疲劳、分神,因此更有必要通过“结对”来学习。“结对”学习可分为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三个阶段。 课前老师布置预习内容,课中通过两人对话或问答的形式,把学生“锁”在一起,课后作业合作完成。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开展一些小组间的学习或作业比赛,则更能形成活泼高效的特色课堂。

1.2.3 尝试“故纵效应”,释放时间“拴”住学生

站在老师的角度, 总是希望学生能够守时守信,按时按地听课并完成作业;站在家长的角度,也同样希望孩子能够与老师形影不离。然而现实的情况恰恰相反,学生对着电脑和手机屏幕,时间久了容易生厌犯倦。 兵法三十六计中的一计“欲擒故纵”,同样适用于对学生的线上学习管理。老师把“讲”课的时间适当压缩,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离开电脑,通过动手来完成,不仅让学生换了一种方式休息,还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拴”住学生。

总之,为提高线上教学效果,需要教师扎根专业实际,充分调动传媒元素,从内容上看齐精品,从技术上实现突破与超越,打造出适应教学实情的特色教学模式与管理方式[2]。

2 线上教学反思

2.1 线上教学体会

有效有序开展线上教学工作是教师必须严肃思考的一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三个条件需要思考。一是教师本身的信息化素养; 二是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三是学生的在线学习规律。

构建线上教学共同体是教师必须面对的挑战。迎接这个挑战,教师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师生共同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在线教学环境;二是师生协同作战强化彼此的信息化教学素养与信息化学习爱养;三是师生团队合作丰富在线教学资源,除了教师已有的慕课、网课、文本、视频、音频、微课等在线教学资源外,学生的在线作业和提交的作品也会生成一些有效的教学资源。

优化线上教学活动是教师在线教学成功的关键要素。 一是要整合直播、讨论、互动、作业、评价、测试等环节,使得各个环节之间有效且自然衔接。 二是连接课上、课中、课后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得这个模式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互相联系的完整闭环。三是创新线上教学措施。线上教学措施的创新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因此,创新线上教学措施具体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教学内容的筛选与呈现形式、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时间分配、教学方法与技巧的运用;师生、生生的交互性;线上学习辅导效果的最佳;课程思政的切入、对学生线上学习策略的引等。例如:在线上教学练习的处理时老师要在细节上下功夫:一是线上提交要留有充分余地;二是要精选练习,用最小量完成最大目标[3]。

2.2 线上教学的问题

线上教学处于原始积累阶段。 总体来说,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临时应急进行课程和教学设计;线下课堂线上化;资源创力不充分;内容呈现形式不丰富;组织教学、节奏把控、互动反馈等基本方法与技能不匹配;学生的真实学习效果不易把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出现盲区等。

2.3 线上教学的优势

突出的内容优势。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一般借助于书本、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容易形成照本宣科、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线上教学可以利用丰富的多媒体教育资源,使教学形式更加丰富,教学内容更具趣味。

明显的时空优势。在线教育可以为师生节约路途上耗费的时间,在网络具备的情况下,老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线上交流而不受空间限制,节约了资源成本,提高了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优势。自主学习是学生不受外界环境干扰和影响而主动学习的一种状态,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一种能力,更是个体走向成功与卓越的重要素养。线上教学给予了学生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和主动探索的时间,可以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和解决问题。

疫情过后,线上教学将成为传统线下教学的有益补充。 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挖掘线上教学的优势,充分应用到今后的线下教学实践中,进而建立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3 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3.1 学生类型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基础

3.1.1 自主学习型

这类学生在以往的线下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基本自主解决、自行克服。疫情期间线上教学中,这类学生也能够自主解决各类技术性问题,课堂上积极参与互动交流,课后认真完成作业。 教师对这类学生给予宏观上的学习指导和鼓励即可帮助其达成学习目标。

3.1.2 依赖指导型

这类学生学习过程中欠缺主动性,但对教师要求的学习内容基本都能完成,所以这类学生适合小班课程,教师的关注度可以帮助其提高学习参与度。 疫情期间接受线上教学的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对这类学生须提出更加明确的学习要求、 更加具体的学习任务,给予更多的督促指导。

3.1.3 思维跑路型

这类学生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就经常溜号,需要教师点名提醒甚至批评指正。线上教学更是经常思维跑路,线在人不在,教学互动时没有参与、没有回应。 线上教学方式对这类学生的管控力度极弱,需要家校联合,家长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教师加强课堂监督和学习检查。

3.2 提升新型教学模式成效的做法

3.2.1 线下教学课前,运用线上预习系统检测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

以综合英语为例,线上预习系统可以根据线下课程的章节,对应设置词汇诵读和课文阅读的预习等要求,同时可以设定相关内容的开放式讨论要求等。 系统中应设定预习时间、预习效果的评判机制,将学生线上预习的得分情况纳入学生学习的整体评价。采取这种方式,既可以发挥线上教学的时空优势,帮助学生建立课前预习习惯,又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领悟能力,便于在线下课堂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特征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3.2.2 线下教学课中,运用线上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讲解课本知识以后,可以应用线上教学系统中提前预置的音视频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理解课本知识。 各类学校应根据教学目标,先行发挥一线优秀教师的优势资源, 建立线上教学资源库,提供给教师共享使用, 并通过不断更新完善资源库,逐步建立起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良性机制。线上教学资源的有益补充, 将改变传统线下教学枯燥无味的局面,甚至能够吸引思维跑路型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

3.2.3 线下教学课后,教应用线上复习系统监督学生课后练习情况

线上复习系统应根据线下课程的章节,设定课后训练时长检测功能和训练效果评分功能,便于教师精准掌握每个同学的实际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也可以建立课后线上交流平台,让学生通过线上讨论学习内容、交流难点问题、分享学习成果等,促进生生间的互助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4]。

4 结束语

应该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 摒弃其劣势,构建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线下教学资源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