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创新视角:构建多维资助模式的路径

2020-07-12姚丹丹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消费导刊 2020年45期
关键词:困难资助育人

姚丹丹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构建完善的资助育人制度进行了重点讨论。因此,建立健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与制度体系,解决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和完成学业的困难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需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当前,高职院校的资助育人工作依然还存在着对家庭经济困难对象的认定较难、诚信教育不够、育人方式简单等问题,高职院校对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育人尚未形成完善的、成熟的工作体系。如何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避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现象的出现已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

一、高等院校学生资助政策及现状分析

(一)高等院校学生资助政策

高等院校在校学生,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家庭经济困难条件,并且符合学校相关资助标准的,能够享受到国家的政策资助。截至到2017年,国家建立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当中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多种经济资助项目相结合的帮扶体系。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问题,可以选择绿色通道、助学贷款等途径按时到学校报到。入学后,通过对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摸实调查,再根据调查情况进行分类分级资助。除了国家设立的资助项目之外,高校、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也设立了学校及企业奖助学金等,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圆满完成入学和大学期间学业。

(二)高等院校学生资助现状

1.高等院校的学生资助工作重资助轻育人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学生资助制度更多是停留在帮助家困学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经济资助,帮助高校家困学生有条件完成大学学业,高校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受资助学生在精神激励和能力提升方面的需求。学生资助工作被简单的看成了一种事务性工作,与其他的教育管理部门无关。因此,也就造成了学生资助和学生管理被割裂开来,发展极不平衡。高等学校应该要加强各个部门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不能仅仅依靠高效资助中心和辅导员来实施学生资助工作,资助工作除了要给予学生经济帮助之外,还应该结合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力提升、感恩励志等多层需求来考虑,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核标准单一

当前,我国经济困难家庭的认定标准各地区不统一,在一般情况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只需要民政部门和村(居)委会开具的“家庭情况调查表”或者“家庭贫困证明”,就能够纳入贫困学生的认定范围,同时班级评定小组的评议,往往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在评定上面也存在一定“不公平”的现象,而且对于贫困学生而言如果评议小组不能够保护受资助学生的隐私,还会对受资助学生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甚至有很多学生家庭并不贫困,但是依然在村(居)委会开具了“贫困证明”,如此一来对一些真正贫困的学生而言,就显得很不公平,在当前高校校园当中也常见一些贫困学生穿名牌、吃大餐,因此,必须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标准,从而保证真正贫困的学生能够得到资助。我国当前高校的资助模式主要还是以无偿经济资助的方式为主,评定的主要标准还是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由于当前的高校资助模式只讲究受助者的权利,忽视受助学生应该承担义务,因此也会造成受资助学生习惯性的形成一种依赖心理,甚至有学生把每年的资助金当成是一种额外收入。有些受资助学生突然间获得了一笔受助资金,不知道应该怎样合理规划利用,加上平时生活相对拮据,又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在一起,各自家庭的经济状况也不尽相同,难免使受助学生受到与其家庭经济状况不相适应的消费观念影响,产生攀比心理,这样就背离了国家最初设立资助资金的初衷。其中的一部分学生甚至出现了“等靠要”的不良心理状态,在平时也缺乏进取心,行为表现不尽人意。如果不加强受助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放任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但会使真正困难的学生得不到相应的资助而产生抱怨的心理,也会使得到经济资助的家困学生也不会因此而感恩国家、社会和学校,发奋提升自我能力和素质,还会导致那些家庭并不贫困的学生出现日益严重的失信问题。

3.育人方式简单

一些高等学校将资助育人工作已经提上了日程,例如学校会要求受资助学生提供征文,针对受资助学生做一些诚信教育等,这样的举措很容易将受资助学生与一般学生区别开来,从而造成受资助学生自信心受挫,损害同学的尊严。如何将资助工作更好的开展,使受资助学生也能够像普通学生不被区别对待,是当前相关高等教育工作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4.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不对称

在传统的资助育人工作当中,相关资助育人信息和政策往往是通过辅导员或者资助宣传资料等来进行了解,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时间差,很多情况下最新资助政策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需要资助帮扶的学生那里,这也就造成了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法及时得到应有的帮助。

二、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探索

(一)创新资助育人工作模式

在创新资助育人体系方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新时代的特点提出了“三扶五助”特色资助育人工作模式。这种模式从三个维度来全面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各层次的需求,为家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职业能力的提升搭建了广阔平台。首先是“扶困”,实施精准解困项目,做到精准资助,人文关怀到位;其次是“扶智”,实施主题实践项目,做到诚信感恩,思想教育到位;再次是“扶志”,实施成长成才项目,做到管培并进,能力扶助到位,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知行合一、全面发展。通过“扶困”与“扶智”和“扶志”有机结合,最终深化“解困—育人—成才—回馈”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实现“扶困”“扶智”“扶志”三位一体工作模式的良好育人效果。

(二)创新资助育人工作机制

在资助育人工作机制构建方面,湖南工业职院以“精准滴灌”方式,通过“温暖工程”个性化资助、“红色文化”爱国情怀培育、“卓越工匠之星”和“自强之星”成才意识的榜样示范等,构建了以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身心健康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的长效机制,并通过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平台建设和效果评估为学校资助育人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而且还可以从更高层次回应实践需求,实现无偿帮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帮扶的深度契合。

(三)创新资助育人实践活动

不同的学校在资助育人主题实践活动方面也存在不同的方式,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资助育人体系建设中将助人与自助进行了有机融合。比如学校鼓励大学生担任“学生资助宣传大使”,走进乡村、走进基层、走进广大困难学生家庭,打通国家学生资助政策宣传的“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振兴;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社会公益活动,定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让受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感恩的同时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营造 “诚实守信、资助育人”的良好氛围,同时也让他们在担当中历练,在责任中成长,做资助政策的学习者和传播者,做知恩感恩的践行者。

(四)创新资助育人工作思路

在高校资助育人实践活动当中,有很多高校不断的对资助育人的内涵进行深化,将助学从最初简单的经济资助逐渐扩展到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方面,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视角在进行资助育人体系的构建。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资助育人工作思路,“扶智”和“扶志”均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主动能力和主观能力性,学校创新建立了“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并对其项目及权重进行科学合理的赋分,学生从入校起每月自主申报个人月度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登记卡,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发展必须自己负责,从而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能及时反思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促进个性化发展和自我认知能力。

三、多维资助育人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一)将资助育人充分重视起来

当前,我国已经建立起学校教育的全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不让学生因为经济问题而失学的资助目标。但是,仅仅完成经济资助还是难以满足资助育人工作的全部需要,必须要在现有资助制度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受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方位提高的工作体系。在具体操作上,要从单一的经济资助完成到育人帮扶的转变,帮助家困学生自尊自爱,树立正确的受助观念和消费观念,不仅要关注家困学生的经济状况,更要着眼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国情怀、感恩励志、身心健康、能力提升等成长成才的问题上。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助如果仅仅限于经济资助,那么当有一天没有了资助,也将会使其失去生活的支柱,因此,只有教育引导受助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本领,报效社会,这才是将资助育人真正的落到了实处。

(二)复合资助育人模式的转变

随着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不断深入,资助的内涵也得以不断深化,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坚持立足于国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资助育人道路。我们的资助育人体系要能够体现出普惠性、助困性。普惠性就是能够尽可能涵盖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困性就是在相同的标准之下,资助帮扶要能够实实在在的落在受助学生手上和心中。只有将经济资助与学生成长成才有效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树立起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的品德,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从“输血式”经济资助到“造血型”发展资助的转变。

(三)资助育人工作法治化建设的推进

高校资助工作的法治化建设是推动资助育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法治理念贯彻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当中,就是要求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完备的资助制度规范体系以及完备的监督执行体系,进而形成政府依法依规履行职责、资助部门依法依规管理、高等院校依法依规资助、家困学生依法依规依受助的健康发展格局。

猜你喜欢

困难资助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困难中遇见团队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选择困难症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有困难,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