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PACK视角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为例

2020-07-12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421000

大众文艺 2020年8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内容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421000)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更新换代引发了教育界的重大变革和高度重视,成为教育变革中最具活力因素,如何将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融合也成为了英语教学研究领域的关注焦点,但长期以来尚未形成一个系统成熟的理论框架。Mishra和Koehler在Shulman (PCK)的基础上提出的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为英语教学和技术知识的整合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动态视角。作为理论性和工具性并重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通过线上教学加课堂教学有机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参与性、情境性,TPACK理论框架的提出为展示创造性教学实践,构建自主高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推动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为例,探究基于TPACK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应用模式及启示,并通过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以期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方法和视角。

一、基于TPACK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TPACK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是教师将学科内容、信息技术、教学法动态交互整合的一种新兴知识性工具,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中根据特定的教学主题有效融合技术来指导学生学习。TPACK概念框架包括TK(技术知识)、PK(教学法知识)、CK(学科内容知识)三个核心元素,三者动态交织构成新的知识形态,形成四种新的复合元素,即PCK(学科教学知识)、TCK(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P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和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教师在教学实践不只是孤立考虑三个核心元素,而是要系统关注三者间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TPACK框架的基础在于理解教学是一种同时关注多种知识探究其相互作用的高度复杂性活动。教师在动态教学环境中要注意各个要素之间的整合和互动,在完善技术和教学的整合中保持灵活性、多样性、针对性,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一)教学框架

根据TPACK的精细化模型,将TPACK框架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相结合,将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相关要素填充到TPACK框架中。基于TPACK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框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一种结构复杂、动态发展的知识框架。该教学框架充分体现学科教学与技术知识的有效融合,通过PowerPoint、flash、focusky等进行教学设计或微课制作,利用交互式教学平台、社交软件、思维导图工具、即时通信工具等开展创设教学情境和开展教学活动,课后可以利用知到、云班课、学习通等手机APP布置和完成作业、测试软件或练习软件进行复习或测试,从而实现技术和教学法的融合。在对教学内容系统理解和深入分析后恰当熟练地采用技术准确展示教学内容,体现技术与教学内容的动态融合,对于概念性知识可以采用头脑风暴工具、思维导图软件、维基空间、Inspiration软件等呈现教学内容,参与式知识可通过微信墙、在线论坛、互动白板等实现语言输入,书面表达知识则可利用社交平台、word、web编辑器等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二)教学目标

基于TPACK的高职公共英语混合式教学将TPACK建构到教学并培养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中,并形成一个动态开放的框架,根据技术、教学内容、学生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不断充实。在该框架下,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目标遵循动态性、层次性、实践性、情境性的特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个教学目标的确立既注重学生的英语专业理论基础,又强调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在掌握教学内容对应的语言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重语言知识如何建构和表达意义,在语言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渗透学习策略培养,在技术环境支持下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高阶提升。

(三)混合形式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采用课前线上+课堂线上线下+课后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每个单元为教学单位,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选择和重构后,通过微课、多媒体课件、思维导图、自我测试系统、讨论区等具有灵活性形象性针对性的视频、文字、图像形式开展线上教学。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既保留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有利于知识的系统讲授和师生的交流互动,又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的社会性知识建构、协作学习能力以及主动学习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前线上教学反馈的数据选择教学内容和有效技术以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完成教学目标,开展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运用、拓展英语课程知识的教学活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以语言知识和应用为主的教学内容依然是教学的本质和核心,灵活多样的技术只是教学互动的中介,是教学内容呈现的工具和手段,不能被技术左右。利用TPACK模式建构的混合式教学通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技术的有效融合实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媒体技术的灵活性,发挥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能够双向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知识的内化,实现个性化教学。

二、基于 TPACK 模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资源设计

基于TPACK模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学方法、学科内容、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技术和英语教学的融合给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呈现上赋予了情境化、互动性、动态性、多样性的新特征。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课程资源、网络教学平台以及课程呈现方式。课程资源是线上资源和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线上资源是为课堂教学的实施和开展服务,线上资源的选取要按照精熟学习法具有典型性和基础性,在学生进入高阶认知层次之前,充分实现知识点的了解和记忆。因此要把握线上资源的难易度,既要避免难度过高阻碍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又要避免内容过于简单重复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各个线上资源在保持多样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同时也需要知识的相互联系,完整的呈现一系列层次化学习单元。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线上教学资源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主要包括教学视频、音频、文档、课件、学习指南和任务、练习检测题库、互动评测系统、讨论答疑区,学生充分利用在线教学资源实现知识的学习、巩固、检测和拓展。由于TPACK是一个复杂、动态、多维视角的框架,教师在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制作中。而课堂教学资源并不是孤立的教学组成,要注重与线上资源的承接性,实现无缝对接和有机整合,实现教学资源的渗透、融合、重组、高效。

(二)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将TPACK的建构具体到教学活动并融入到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过程中,为展示教学内容、运用教学策略提供了一种高效、创新的方式。教学活动的开展克服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不足,教师的角色更加多元化,在教学中发挥引导者、组织者、管理者的作用,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更加凸显,的增加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听力教学是一个被动的学习过程,局限于老师播放听力内容,学生听完完成对应练习,方式枯燥,低效落后。TPACK模式下的混合式教学使得内容的承载媒介、组织形式、交互手段及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多模态的应用也促使听力教学向自主性学习发展,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听力资源不再是单一的音频输出,借助计算机、网络和移动设备以及智能软件来构建多模态的立体学习环境,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既满足学生学习的智能化、个性化和多元化又注重教师的有效监控和管理,可以实现不同难易程度教学资源的配合,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学生可以通过视频或者发音APP直观地了解听力场景或者准确观察发音位置,根据智能题库制定听力学习方案,学生可以进行大量个性化的重复性和拓展性训练,社交软件则助推师生的交流和互动,扩展师生交流的时间性和空间。课堂活动则主要是对线上数据的反馈和总结,利用多媒体设备和教学互动平台讲解背景文化知识、语言知识点、听力策略。听力教学的多模态是技术、教学法和内容知识的最大发挥,使技术真正为教学所用,使听力教学由被动行为转化为积极认知过程。阅读活动应当注重思想性、深度性、拓展性,兼顾科学与人文,设计的关键在于创造性地而且适度地运用技术发展学生的思辨思维能力、创造力、想象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多维能力,实施体现协作性、建构性、层级性实用性、发展性的教学活动。在立足优质的教学材料的基础上,利用学、练、测、评为一体的线上线下资源,突破学生学习需求和教学课时有限的矛盾。课前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社交软件、移动端学生可以进行有效地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课后可以利用拓展资源,提供个性化和差异性教学,在对课堂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能发展和表达自我观点,从而激发思辨思维能力。为了避免语法教学的枯燥乏味,可以将语法点置于语篇和情境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且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软件建构语法知识结构,利用闯关式的游戏测试软件进行分层级递进是练习,缓解学生的焦虑感。写作活动设计中可以运用技术实现写作的情景化和任务的真实性,利用作文智能评阅系统实现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精批相结合,使学生在情感、认知、行为上参与到写作过程中来。教学活动设计的关键是教师要理解并应用技术改善并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

(三)教学评价设计

采用科学合理的多维评价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具有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指标多样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过程动态化的特点。多维评价体系注重目标与过程并重,评价指标包括语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参与度、注重评价与教学的相互融合,及时发现和调整教学中的问题,推动学生参与自主学习,全面反映教学效果。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前任务的完成,线上资源的学习,课堂活动的参与,课后的知识点测试等做出发展性评价,体现了评价过程动态化特征。过程性评价主要从学生课堂互动数据、线上学习数据、学习互动、团队协作活动等方面进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体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的特征。终结性评价通过题目题型多样化、考核方式多元化、难度阶梯化对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情况做出综合性评价,体现评价内容全面化的特点。

三、结语

基于TPACK的英语混合式教学是教师运用技术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过程,通过技术和教学法、英语学科内容的有效融合,构建了“以思辨能力培养为导向,以语言输出为驱动,以个性化教学为目标”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创新教学方法并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也应当注重不断全面审视和反思教学过程,充分整合优化和应用多种知识,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Problems and Measures for English Teaching Assessment in Primary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