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背景下基础日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0-07-11

关键词:日语课件学习者

(渤海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锦州 121013)

近几年,根据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制定的日语教育、教学及评估的参考标准,并基于国家、企业对日语专业国际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与传统的在基础日语阶段侧重语言基本技能的传授不同,现要求从基础日语习得阶段还要注重语言产出能力、语用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高素质的日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日语教学培养目标,需要新的教学理念,需要全方位、多视角、立体的教学模式。

一、多媒体背景下的基础日语教学

(一)背景意义

传统外语课堂教学通常是以结构主义教学法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详尽讲解语言结构、文本解析,重点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与技能。但是仅靠传统“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模式,缺乏真实有效的语言教学情景和语言交际活动,忽视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学用分离,外语教学效果十分有限。

任何一种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使学习者沉浸在其语言环境中进行模仿、输出是语言学习的一种重要并且高效的教学和学习手段。同时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和许多学科教学相结合,并取得良好效果。基于此,在基础日语教学中,日语教师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技术,通过音视频、图片等将语音、语义、场景、语境有机结合,使基础日语学习者多感官、多方位沉浸在日语语言环境中模仿地道发音、加深语义理解、感知日本文化。将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结合在一起,以提高学生日语产出能力、提升语用能力、增强文化交际能力。同时结合多媒体课件学习者对教学内容加强理解、深度记忆、恰当运用,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由低效被动学习变为高效主动学习。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媒体、多种工具、多种教学方法与设计学用结合,混合式学习,增强教学成效,提升教学质量。

(二)研究述评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应用于日语教学中。一方面主要以教材为依托,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张剑[1]171-172、杨兆冬[2],在基础日语教学中,把传统的词汇、语法、文章、练习、作业的讲解与多媒体技术结合,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制作课件,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实践。其结果证明基于多媒体的基础日语课堂的教与学的效果较改革前均有很大提高。赵华敏[3]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多媒体外语教学有助于语言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与教材、课件相互结合授课不同,而是依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开发多媒体日语教材、学习软件及网络课程。如李妲莉[4]系统论述了多媒体日语教材的开发、使用以及评价情况,但是授课对象局限于为非日语专业的日语学习者。

从总体情况来看,国内基于多媒体的日语教学模式大体上分为两种:一是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将多媒体与传统日语教学进行整合的模式。一是完全取代传统纸质教材,开发多媒体日语教材,实行人机在线网络学习或是自主学习模式。但是实际教学中对于“零起点”日语专业学生来说,基础日语课程教学中要求大量的师生、生生交互练习,以便纠音、口语练习及意义理解。若完全依赖于网络学习,其学习效果有可能会受到影响。本文吸取国内外研究成果,依据日语专业“零起点”、课时少的特点,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自主学习理论,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将两种模式相互融合,创建第一、二课堂,探讨构建多媒体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新模式。

(三)构建理论

构建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基础日语课程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融合的新教学模式,基于如下两个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非学习者被动地接受,而是由认知主体在与外界的互动活动中,即通过一定的情景,借助他人的帮助(包括教师和同学),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主动构筑的[5]。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外部信息、感官刺激、教师帮助下,主动地把知识信息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加工、建构、理解的过程。多媒体背景下基础日语课程日语教学正是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习者创造身临其境的外语教学环境,提供丰富的外语教学情境,使学习者在多感官刺激下进行语用理解、场景建构、学以致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会激发其学习兴趣,由被动变成主动学习。

2.自主学习理论

首先引进自主学习概念的Henri Holec 指出自主学习能力是指“能够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the ability to take charge of o ne' sow n learning)”[6]。它主要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习需要,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完成学习任务,并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监控和评估,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在线自主学习第二课堂正是基于自主学习理念,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基于多媒体技术基础日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传统日语教学与多媒体教学联动的第一课堂

在“零起点”基础日语课程的实际教学中,若完全取代传统纸质教材来开发多媒体教材,实行人机在线网络学习或是自主学习模式,对于日语专业学生来说,多媒体课件信息量过大,呈现速度过快,反而学习效果有可能会受到影响[1]171-172。基于此,本文提出构建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的模式,即主要以基础阶段教学材料为依托制作多媒体课件,与传统基础日语教学进行整合的第一课堂模式。按照单词、词汇、语法、文章、练习的传统日语教学顺序,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将图片、视频、音频等制成多媒体课件,结合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法,如“产出导向法”、例句先行法、问答法、翻译法、情景会话法等,对重难点知识加以讲解和练习。

教学材料一是取材于初级阶段基础教材、日剧、国内外测试材料中的日常会话部分,将其进行学习资源的有机整合。二是取材于以商务会话为语料载体的商务基础日语,即从基础阶段就学习商务基础日语的课程,设计商务流程的项目课程课件,使学生在不同的情景模拟演练中提升日语产出能力、锻炼思辨能力、注重文化差异,为今后的商务沟通和跨文化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见表1)

表1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联动的第一课堂

(二)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设计在线自主学习的第二课堂

依据“产出导向法”教学理念和自主学习理念,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构建在线自主学习的第二课堂。(见表2)

表2 在线自主学习第二课堂

(三)混合学习流程

本文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驱动—促成—评价”课程流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的有效设计、课内课外沉浸式学习的有效实施,使知识有效衔接、融会贯通、学用结合。在“驱动”部分学生通过线上的自主学习和任务的设计与产出过程中,发现知识的不足,更加明确学习目标;在“促成”部分教师结合设计的多媒体课件,通过线下的精讲进行任务的促成,学生有目标地进行选择性的学习;在“评价”部分通过师生线上线下交互的即时和延时评价,查找误用,以评促教、以评促学。(见图1)

图1 混合式学习流程

经过一学年的实验教学,学生无论是在基础日语、日语视听说、会话等专业核心课程成绩突出,并且日语国际能力N2 测试通过率不管是与同期还是与对照班相比都有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从课上产出学习活动、课后学校外剧、演讲等各种赛事的积极参与和表现来看,确实展现了学生对日语学习的极大兴趣和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学生的产出能力、协同能力、思辨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均有提高,证明了这一新教学模式是有效的,学生进步是明显的。

猜你喜欢

日语课件学习者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