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RP 沙盘模拟研究热点与前沿解析
——基于CiteSpacede 的知识图谱分析

2020-07-11

关键词:沙盘发文图谱

(淮南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智能技术的发展对各行各业产生巨大冲击,会计行业就是其中之一。Kavanagh M H,Drennan L 通过对会计学毕业生与雇主的问卷调查,显示会计学毕业生实际能力与雇主所期望的能力存在一定差距。高校管理者和专业负责人根据目前情况,认为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大实践课程的开课比率,ERP沙盘模拟就是其中应用最强的课程之一。因此,本研究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运用citespace 绘制ERP 沙盘模拟的知识图谱,对其课程的教学改革内容和成果进行梳理,揭示其研究内容、研究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提高ERP 沙盘模拟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科学知识图谱与可视化分析是基于统计分析和网络分析为基础,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可视化技术进行转型的一种实证分析方法。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的陈超美教授开发的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是当前得到国际公认的知识图谱分析软件。本文通过引入CiteSpace 信息可视化软件,绘制了国内关于ERP 沙盘模拟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热点演进图以及合作图谱等一系列知识图谱,探究国内ERP 沙盘模拟经营研究目前的研究现状、热点问题以及未来研究趋势。

(二)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进行主题检索,检索表达式为主题=“ERP 沙盘模拟”,检索时间跨度=“所有年份”,文献来源=“所有期刊”,共获得有效分析文献954 篇,具体的数据获取情况见表1。

表1 数据获取情况

二、分析与结果

(一)文献的基本特征

1.发文年份统计。通过中国知网主题检索“ERP 沙盘模拟”,生成该主题发文量的年份统计数据,见图1,共检索相关文献954 篇。由于ERP沙盘引入中国的时间较迟,最早出现的文献时间是在2004 年,随着财经类专业的火热以及会计学、财管管理专业开设院校的增加,从2004 年开始每年发文量逐渐上升,到2012 年达到发文量的顶峰值,随后发文数量有所降低,但是降低的幅度不是很明显。表明全国开设《ERP 沙盘模拟》课程的高校较为稳定,对该课程的研究也较为成熟。

图1 发文量年份分布图

2.发文期刊分布。由于《ERP 沙盘模拟》课程属于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课程(见图2)

图2 期刊分布(载文量大于或等于10 篇)

通过图2 期刊分布可以看出,主题为ERP 沙盘模拟的文献主要分布于经济与管理类杂志,其中会计类杂志最多,达到52 篇,占发文量大于量10 篇的期刊所刊文献总数的26.62%。教育教学类杂志也是该主题文献分布的主要地方,这反映ERP 沙盘模拟为主题的文献分布较广,但较为集中体现在会计类和教育类两类杂志上。发文数量大于10 篇文献的期刊所刊文献为254 篇,占检索文献总数的26.62%,以上期刊关注ERP 沙盘模拟的研究动态,推动着ERP 沙盘模拟的研究。

图3 作者发文量分布(大于或等于4 篇)

(二)ERP 沙盘模拟研究力量

研究者和社会网络关系是一个研究领域的核心要素,通过作者合作图谱和研究者发文数据统计,可以快速锁定该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者和研究团队。在图3 作者发文量分布中,可以清晰的看到苗丽君、张前和曹静等三人发文数量较多。

通过作者合作图谱和作者发文量分布两个图的分析,可以发现ERP 沙盘模拟研究已初步形成苗丽君、张前和曹静等三个研究团队。各研究团队的主要研究贡献如下:

1.苗丽君团队主要对ERP 沙盘模拟课程的特色、开展教学的必要性、该课程在日常授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课程考核改革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知—研—行”的教学方式。

2.张前团队主要从管理类专业引入ERP 沙盘模拟课程、ERP 沙盘模拟课程中投资、融资策略、ERP 沙盘模拟对抗中的市场博弈和ERP 沙盘模拟的会计学实验教学等内容进行研究,研究的侧重点在于课程内主要内容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和市场上。

3.曹静团队的研究主要从云南大学滇池学院ERP 沙盘模拟经营课程的实际出发,研究提高ERP沙盘模拟经营的教学效果的途径,注重引入因子分析法对ERP 沙盘经营过程中的结果进行评价。

表2 2004—2019 年前10 位突现关键词

(三)ERP 沙盘模拟的热点

在文献计量方法中,为了研究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通常统计某一关键词在该领域出现的次数作为分析的基础。通过对关键词词频的分析,能够识别该领域的研究活力和更新速度。

1.ERP 沙盘模拟研究前沿分析。本文采用关键词突现度来反映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并选择突现度排名前10 的关键词进行分析(表2)。突现度排名前十的依次是:会计实验、体验式教学、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企业经营模拟、翻转课堂、对抗训练、企业资源规划和案例教学等十个突现关键词词。

2.ERP 沙盘模拟研究主题演变。为了更好的把握ERP 沙盘模拟的研究动态,本文以时间为轴,对关键词和文献进行梳理,可将ERP 沙盘模拟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04—2007 年):ERP 沙盘模拟课程引入中国较晚,2002 年用友公司开始和各大高校共建“ERP 实验中心”开启了ERP 沙盘模拟课程的序幕。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后发现,第一篇有关ERP沙盘模拟的论文是由赵晓玲和李永红于2004 年发表在《中国会计电算化》期刊上,国内ERP 沙盘模拟课程的相关研究开始兴起,这三年共发表有关ERP 沙盘模拟课程的论文共计35 篇。研究内容主要从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定位和人才培养三个进行,如赵晓玲等、黄美娟、陈露、陈冰都是从ERP沙盘模拟对抗角度对该课程进行研究,并认为在实验过程中要重视预算,对市场、战略、财务等都要进行准确的分析,快速做出决策。作为起始阶段的研究,虽然文献不是很多,但是奠定了以后ERP 沙盘模拟研究的主要范畴。

(2)第二阶段(2008—2012 年):这一阶段是ERP沙盘研究的顶峰,相关文献达到420 篇。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如:陈朝晖从ERP 沙盘模拟对抗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体会出发,认为这种参与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并提出学生的团结、教师的引导、操作的规范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基于这一背景,傅前瞻等从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培育角度,分析了ERP 沙盘模拟课程的重要性,提出结合“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企业家精神和创业能力;刘贻玲、马银忠、毛晓萍等分别从量化工具在决策中的使用、广告费投放决策和市场营销分析等,对ERP 沙盘模拟课程的研究更加的具体化,对课程内容中的某一模块进行深入研究也是第二阶段的最重要特点,可以看出ERP 沙盘模拟在第二阶段的研究要比第一阶段更加的深入和具体化。

(3)第三阶段(2013—2019 年)通过中国知网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一阶段对ERP 沙盘模拟的研究开始与其他内容进行融合,如邓瑶、易三军都是利用Excel 工具与ERP 沙盘模拟课程结合进行研究,提高学生决策的准确性和方便性,同时提高学生的办公软件的使用能力;刘艳等尝试利用翻转课堂对ERP 沙盘模拟课程进行改革;田晓景等借助杜邦分析法对ERP 沙盘模拟课程中的经营进行评价,提出从管理经营和财务两个角度提高经营得分。其次对ERP 沙盘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评价方法的提出和对教师授课的评价也是这一阶段的特点。

三、讨论与结论

ERP沙盘模拟研究在不同时间段受会计教育模式改变以及社会对高等教育要求变化的影响,呈现不同的研究特色和研究方向,基于此,未来ERP 沙盘模拟课程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凝聚力量,构建学术共同体

ERP 沙盘模拟研究可以突破传统的校内合作,以研究成熟高校为核心,组织各高校的教师在申报课题,撰写论文、教学探讨上加强沟通与合作,逐步形成几个核心的研究团队,提高ERP 沙盘模拟研究的层次,提高ERP 沙盘模拟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引入新的研究范式,提高研究层次

根据突现关键词和热点研究时区图的分析可知,目前对ERP 沙盘模拟的研究主要以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为主,问卷调查类和纯实证类研究极度缺乏,限制了ERP 沙盘模拟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目前对ERP 沙盘模拟的研究主要从课程内容、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评价等角度展开,在研究内容上泛泛而谈居多,并没有深入研究ERP 沙盘模拟课程所涉及的人才培养类型以及对人才培养影响的量化分析,也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

(三)融合新技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已有文献对ERP 沙盘模拟研究往往基于Excel工具或杜邦分析法等并没有融入管理会计的思想,管理会计的发展是会计类学生转型的关键点,从账房先生转变为企业管理者,这种转变需要扎实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理论与方法需要实践的检验,ERP 沙盘模拟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实训平台。这种融合既是现在会计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培养要求的转变,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为ERP 沙盘模拟带来了新的发展,在广告费投入、市场分析以及各模拟团队的行为等都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准确的结果。

猜你喜欢

沙盘发文图谱
沙盘游戏
ERP电子模拟沙盘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绘一张成长图谱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沙盘活动设计、实施和反思——以武夷山一中沙盘活动开展为例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浅析供应链管理沙盘模拟在教学中的应用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