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OOC 在线平台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启示

2020-07-11

关键词:大学生能力课程

(辽宁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1)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以及欧洲很多国家的高校都较早地开启了在线远程教学模式。如英国大学线上教学采用的在线教学平台是Coursera、EdX、FutureLearn 和 Moodle。其特点是课程广泛、可选择性和针对性较强,支持通过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学习。在线教育内容大于形式,充分发挥在线系统平台作用,打破时空限制,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混合式教育,是未来教育生态的要求。

在国内,MOOC或SPOC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一方面,可以增进高校之间的教学方法的交流。另一方面,通过开放教育资源共享,能够缩短学生之间的知识鸿沟,促进新知识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并进一步打造金课建设。

一、大学生在线学习网络课程的调查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高质量消费观念的认可的大背景下,高校想提高教育效果必须先保证其质量,推进教育现代化治理,努力让教育达到公平、优质和高效的目标。近些年,网络课程在我国各大高校和网络教育学院进行开发,大型网络课程质量认证活动也在教育部中开展,启动了新项目“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采取这些措施可为大学生和其他的学习者开辟新的途径,以供他们自主学习。但是大学生却没有足够利用网络课程,对此我们对部分大学生做了相应调查,共发放了418份问卷,收到407份有效问卷。

(一)大学生喜爱的教学方式调查

根据表1 调查,大学生对于他们喜爱的教学方式选择来看,超过一半人数喜欢课堂和网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占61.7%这一很大比例。

表4 喜爱教学方式

通过单方面比较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和网上教学两种方式的喜好,选择课堂教学的学生占27.8%,较大地超越了选择网上教学的学生仅占7.6%的占比,说明大学生通过这么多年的课堂教育已经习惯于这种教学方式,心里还是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占有一定的教学地位,而对于网上教学的方式并没有意识到它的方便之处,因此网上教学方式没有受到较好的欢迎。由此可见,网络教育平台还没有真正走到大学生的心里。

(二)大学生网络课程使用率情况调查

在线网络课程教育落实以后,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课程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表2 大学生网络使用率情况

由表2 的数据观察可知,在进行网络课程学习时,大学生每周花费学习时间在1—3 小时的人数最多占比为36.6%,其次是仅花费1 小时以内来进行网络学习的人数占比为28.3%,再者是网络学习在3—6 小时的学生占比18.7%,学习6 小时以上的学生人数最少仅占16.4%。说明大学生对于网络课程的学习还没有真正地适应。某方面来说大学生对于网络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学生网上学习时间较短,通篇来看大学生没有很好地使用网络课程。

(三)网上平台对学习者交流情况调查

通过表3 数据发现,大学生通过在线交流方式的占比最大为33%,紧居其后的是线下交流占比26.2%,作业反馈占比29.3%,认为不需要交流的占比最小为11.5%,说明大学生遇到问题在线上直接交流的情况不是很多,整体在网上平台对学习者交流情况一般。

表3 网上平台对学习者交流情况

利用作业反馈、线下交流的学习者占比较大,小部分进行网络课程学习的同学不需要与教学者交流。说明大学生还应增加对网络课程平台的交流,从侧面展示出了大学生在网络课程的交流方式有很多选择,学习者与教育者能够进行有效沟通,但交流机会较少,交流途径需要不断创新。

(四)影响大学生网络学习因素调查

大学生进行在线网络学习时受很多因素影响,通过表4 的调查发现,大学生认为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个人因素占50.3%,其次是认为是高校因素的占37.2%,认为是环境因素影响的占比最小为12.5%。大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时最大的影响因素是自己,它包括自我控制能力,是否能主动学习等方面。高校在宣传网络课程方面也占较大因素,高校应该充分将网络学习实施到教学计划中。

表4 影响大学生网络学习因素

(五)对网络学习中信息保存查阅方式的分析

从数据表5 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网络学习中信息保存查阅方式上选择电脑收藏方式的比例最大占39.3%,学习过程选择拍照保存的位居第二占比32%。然后手记笔记的人数占比15%,极少数学生没有对信息保存的习惯。

表5 大学生网络学习中信息保存查阅方式

在网络学习中网课提供的大部分信息比较重要,多数学生会选择通过电子设备进行收藏,保留后方便以后观看。

(六)对网络学习中作业完成情况的分析

从表6 中数据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同学对于网络课程上布置的作业是看心情完成,他们的占比为49.2%,一部分同学是主动完成作业占比39.2%,从来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占一少部分为11.6%。大学生对于网络课堂布置的作业并未主动全完成,没有发挥到它的作用。大部分同学随心情完成,仍有一部分同学按时完成作业,说明网络课程的作业在一部分学生眼中占据一定的重要地位,但在激励行动上需要大大改善。

表6 大学生网络学习中作业完成情况的分析

通过对上述调查的分析,大学生对网络课程具有一定的兴趣,且对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的要求较高,如何进一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要求课程负责人要不断尝试整合现有优质资源,并让精品资源共享课课程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从而大大改善教学质量。结合大学生对当前网络课程学习的实际情况,进一步阐述《市场调查》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思路,为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做好积累和改进。

二、《市场调查》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思路

《市场调查》2014 年获批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也是目前辽宁省大学生跨校修读学分选修课程,该课程目前已在超星MOOC 平台进行辽宁省金课建设。课程内容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突破习惯性认知模式,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团队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能力。该课程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的模块化教学内容,出版了优秀教材、网络平台拓展,并扩充了相应学习资料,不断探求教学模式创新和教学方法改革。

(一)教学目标设计

以培养管理类大学生综合素质、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为主线,以线上线下教学内容改革为切入点,加强精品课建设、教材建设,突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市场调查》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完善的资源体系和系统的知识结构,围绕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以本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目标定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实施了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平台”应用性课程体系。基于MOOC 或SPOC 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课程动态教学的直观呈现与互动,满足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课堂分模块进行教学,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知识,进行应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优化课程内容“阶梯式+模块化”

“阶梯式+模块化”的教学内容,从教授学生的知识目标到能力目标再到素质目标,既体现教学内容呈阶梯式培养过程,又体现不同模块化教学内容的培养能力素质目标定位。众所周知,要清晰、透彻地掌握一门课程内容体系,系统的知识结构是必要前提。《市场调查》在线省精品资源课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资源体系,课程知识点由易到难,环环相扣,脉络清晰,各项资源相辅相成。通过基本资源使学生了解和学习每个知识点,以拓展资源作为学生深入学习的必要保障。该课程共分为课程概述、调查设计、组织实施、数据整理、专题调研等六大模块,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出版优秀教材和拓展扩充性资料

出版优秀教材并拓展扩充性资料。《市场调查》教材是“十三五”高等学校专业教材建设工程,由课程负责人李晓梅等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内容分课程概述、调查设计、组织实施、数据整理、专题调研和市场预测六大模块,知识体系严密,实用性强。同时在超星MOOC 平台拓展了相应教辅资源,供学生课外学习拓展。《市场调查》课程组教学团队依托辽宁工业大学的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了案例库、CAI 教学课件、专题讲座库等系统和实践拓展学习等大量教学资源,形成了网络互动学习系统,具备提问、答疑等功能,使得学生自主学习更便捷。课程组建立了“课程资源库”,包括各类中外文图书、论文文献、研究报告、实训项目、学习网站、论坛等等,该课程资源库丰富且时效性强,解决了学生消化理论知识的实践锻炼途径。

(四)教学模式创新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研究和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根据课程的性质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应用了如翻转课堂教学法,针对课程性质和教学对象,结合笔者在澳大利亚爱迪斯科文大学所学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实施了讨论式、启发式、情景模拟和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改革,提出了“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情景教学”的课堂教学和作业训练的综合教学模式,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们的培养质量。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应用,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加深了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基本知识、基础原理理解和方法的熟练应用。也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达到了提高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时效性很强的专业课程,结合教学内容,丰富最新的典型案例融会贯通到教学的多个模块中。通过案例教学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通过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成立团队,团队完全由学生自主管理,学生成为任务的主体,进行社会项目的实战和创新、创业活动,实现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从学期初开课笔者就给每个学生布置大作业(题目来自企业或高校的真题真做或来自教师的教研项目),每节课给2-3 名学生锻炼的机会,讲解布置调研的大作业,从学生做的PPT、视频、问卷、调研报告和上市公司的SWOT 分析、企业未来前景预测等等。学生用心做,汇报能力虽然参差不齐,但对每位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均给予点评,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调研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分层次教学法,使接受能力较强的同学直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提高了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学生将教学过程中搜集整理和调研的各类数据资料整合起来,申报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发和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改革课程考试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针对管理类课程的特点及目前学风状况,实施多样化考试方法改革。《市场调查》是管理学院营销专业的核心课,该类课程是经管专业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课程,是保证培养创新应用人才的根本,为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学习科学技术及发展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这类课程的考试方式除了期末要考核学生对系统知识的掌握,必须注重对平时实践能力的考核,改革考试方法为“闭卷(60%)+调研报告(30%)+平时考核(10%)”,培养学生利用有关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MOOC平台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启示

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实践,其目标是进一步打造金课,进一步建设成国家级一流课程。所以要出版国家精品教材,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程的学习质量。同时能够促进教师在教学上的投入,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把先进的科学与文化知识成果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首先,为适应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创新引入适应“四个回归”的本科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形成模块化、系统化,尤其强调学科知识的交叉性,将学科前沿知识进入课程,行业前沿能力也要进入课程。另外,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更新MOOC 或SPOC 平台课资源建设内容,结合学习内容,给学生布置“项目—设计”的项目驱动任务,完成视频课的学习。

其次,课程学习要有导向性。新的教育范式是产出导向,消灭“水课”,不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如以任务驱动式为教学手段,突出任务的针对性,有助于学生能力的达成。同时采用开放教室等增加师生交流,像欧美大学课堂教学一样弱化教师中心主义,教师要有工作间对本科生开放,且本科生能查到相关课程的答疑解惑工作间时间表,鼓励教师为本科生答疑教学的问题,并给予教师奖励。定期组织教师去国内外参加各类培训,提升教师素养和工作热情,打造优秀的师资团队,打造出版优秀教材建设工程。

最后,课群建设要有系统性,要注重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的交叉性,注重课程建设与经济社会人才需求高度融合,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建设,特别对于应用型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与企事业建立实训基地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实施项目驱动和任务教学,为企事业输送合格的应用型人才,做到社会需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有效对接。

猜你喜欢

大学生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