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在设计风格转换中的思考
——以园林景观铺装设计为例

2020-07-11于凯君

关键词:铺装园林景观广场

于凯君,张 刚,李 林

(1.辽宁工业大学 后勤管理处,辽宁 锦州 121001;2.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6)

一、铺装

铺装本身就是一种装饰艺术,是景观存在的一种物质形态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园林景观空间或场所界定的载体和要素,也是人们赋予园林景观道路外在表达的特定形式[1]。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铺装是指用各种材料对地面进行的铺砌和装饰。铺装可以根据场地特点和所要表达内容,按照一定的施工方式形成于地表的外在形式与样式,包括了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园路、广场、商业街步道以及活动场地等。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铺装不仅兼具有疏导交通和组织路线的功能,还能为人们提供视觉引导、空间分割、聚集和疏散人流等作用[2],为人们创造良好游览和活动空间。此外,根据环境、地域的不同,铺装所表现出的风格也各尽不同,形成了变化丰富、色彩绚丽、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铺装设计形式和风格样式,给人以视觉感官上美的享受。

二、铺装发展历史

1.欧洲铺装发展历史。铺装在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绚丽的文化,最早的铺装材料使用记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 世纪时期的罗马时代。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进程,石材铺装材料在欧洲城市广场和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位是独树一帜的,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设计师的青睐[2]。而经过千百年岁月的侵蚀和时光的冲刷,铺装犹如一件饱受洗礼的艺术品,镶嵌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记载着城市的沧桑和变迁。在欧洲众多道路、广场以及神庙的周围,不同铺装材质形式上的组合与构成,贯穿了整个场地的始终,营造出了优美的景观空间,塑造了场所意境,对设计内涵的表达具有极为重要意义。

2.东方铺装发展历史。东方铺装的起源要从中国园林的起源说起,而中国园林起源要从“苑囿”的出现开始。大约在1 000 年前,殷商王为了满足狩猎游玩的需要,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委派专人负责修建了具有种植、圈养功能的“苑囿”,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王室贵族狩猎、娱乐需要。此时“苑囿”里的铺装未经过刻意的人工处理,不具备真正的装饰和使用意义,是一种随意的、无目的性的狩猎活动所衍生出来的,是纯粹且自然的。作为“苑囿”和狩猎场所中道路的体现形式和表达载体,铺装得以真正运用和出现。

三、铺装设计风格

1.欧洲铺装设计风格。欧洲园林景观铺装设计往往给人以气势恢宏、色彩鲜明、构图规则印象。有时为了达到效果,不吝工本来传达一种装饰美。此外,欧洲铺装设计风格讲究形式感,要充分体现人工之美,认为人工高于自然,不容异化。而人工设计与形式感的叠加形成了欧洲设计师所推崇“秩序美、形式美、人工美”[3]。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广场、道路、园林景观中的地面铺装图案都采取规则几何式设计,呈中轴对称,视觉感极强。

法国风格——巴黎协和广场(Place of Concorde in Paris)。巴黎协和广场始建于1757 年,位于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是法国最负盛名的广场和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之一[4]。(如图1)

图1 巴黎协和广场

广场铺装遵循“秩序美、形式美”,突出严谨的设计风格,运用规则化几何图案和天然麻面大块石材,表达出即粗狂又理性的艺术风格。颜色选择上,以灰色马蹄石、大理石为主,营造安宁、平静的气氛,充分体现了巴黎协和广场作为纪念广场肃穆的特点。

——斯坦尼斯瓦夫广场(Place of Stanislas)。斯坦尼斯瓦夫广场位于法国东部洛林省的南市,始建于1755 年,斯坦尼斯瓦夫为了庆祝他的法国女婿路易十五的战绩,也为了显示他在洛林的实力,被称为世界上最精致的城市广场。(如图2)

图2 斯坦尼斯瓦夫广场

铺装设计上,以黑色大理石组成构图直线,把广场划分为若干个巨大的空间,秩序而又理性。中纯度色彩对比构成,显示出整个铺饰的典雅、端庄品味与高贵的气质。灰色、橘黄色与黑色之间的过渡并没有引发的色彩刺激或因对比不足而引发的色彩虚弱,而是有目的地在这些色彩组合之中嵌入某种分离色,达到色彩整体与铺饰整体的协调统一。

——凡尔赛宫(Palace of Versailles)。凡尔赛宫始建于1661,世界五大宫殿之一,被称作最美的欧洲宫廷花园。凡尔赛宫占地111 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为11 万平方米,园林面积100 万平方米。

受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影响,凡尔赛宫的地面铺装设计力求在细节和形式上达到极致,把自然地面看成改造和为我所用的对象。设计中所传达出的理性,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秩序化的规整、对称和严谨。地面中轴式的对称设计和大面积、大尺度的铺装图案设计,形成统一、恢弘的视觉效果。暖灰为主的地面铺装色调,给参观者以柔和、优雅、明快的感觉,在体现古典庄重的同时又不乏使人身心愉悦。(如图3)

图3 凡尔赛宫

意大利风格——罗马市政广场(The Capitol)。

罗马市政广场又称卡比多广场,始建于1450年,由著名雕塑家、建筑家、画家米开朗基罗受罗马教皇保罗三世的委托而设计,是米开朗基罗的杰作之一。

广场地面铺装以深灰色火山岩材质为主要基调。设计上,白色大理石线条从广场中心点发散开来,形成了12 角星椭圆形花瓣图案。构图上,白色椭圆形花瓣间的相互交织,形成了具有控制作用的弧线网格条纹,增添了空间的整体感。抽象图案的延伸和变化、颜色和材质上的对比,凸显了整个广场中心和主题,壮观辉煌。(如图4)

图4 罗马市政广场

2.东方铺装设计风格。东方园林景观铺装设计讲究天人合一、互生和谐的哲学境界和文化内涵,追寻和模仿自然形式的过程轨迹,强调自然的唯一性和主观能动性,注重文化气息与含义间的相互交织,达到一种意境美。在铺装材质和色彩选择上强调与周围环境的过渡、融合与衔接。在艺术表达上通过对环境语境、语意的转化和形态再现,追求一种含蓄、内敛、素雅、朴拙的艺术美。

——中式风格。我国北方园林景观铺装风格受地域和人文因素影响较重,崇尚仪式感,所呈现出来的风格往往给人以大气、粗狂的感觉。在材料选择和使用上强调视觉感和质感,选用大块面方石、方砖来进行铺装[5]57。

相比北方园林景观铺装设计的豪放性,江南地区的铺装则鲜明地体现出典雅、精致的地域特征。由于铺装面积非常受限,须在有限的空间内表达出更多的文化内涵,因此,在铺装处理上显得非常谨慎与细致。设计上,通常把图案内容表现在单体铺装点和块上,然后再将单体构成组合到整体块面铺装中,很好的表达主题,饶有文化和艺术趣味。

岭南地区园林景观铺装受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园林风格影响,形成了包容并蓄、博采众长、融合创新的特点。在铺装设计上,重体现岭南文化,广泛吸收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的铺装特点。在设计形式上采取直线、曲线相融合的方式,大块方砖、石料的运用恰如其分,不追求奢侈与豪华;在颜色选择上,色调诙谐、颇富雅致,在体现文化的同时追求含蓄、本分之美。(如图5)

图5 中式风格

——日式风格。受中国文化和唐宋山水园影响,日本园林景观铺装设计风格一直保持着与中国相近的自然式风格。但结合地域文化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孕育了日本设计师顺应自然、赞美自然的美学观和返璞归真的自然观,着重于心与心的天人对话[5]58。

日式园林景观铺装设计讲究精巧细致,表达手法十分凝练。在讲究设计意匠的同时,富有深刻的文化属性和哲学内涵。铺装材料通常采用小碎石、河沙、原木、青石砖瓦、清水混凝土、花岗岩、青苔石、切石、延段等自然材质,表现出一种平和的意境。通过叠加、排列与组合设计,构成了日式景观铺装整体天性自然的外在印象。在日式景观设计中,铺装设计方式、方法、非常讲究,不但考虑了使用者的步距和步幅,还根据不同景观尺度和重要程度来设定铺装中步石的摆放规格和使用个数,从而也从根本上反映出日式铺装设计里的禅宗思想和尊卑等级观念制度。(如图6)

四、铺装设计风格分析

铺装设计风格受不同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经济以及思维模式等影响,历史上各文明体系与当今世界各民族间对铺装设计都有着各种不同的解读方式,因而当人们把差异化、多样性的审美方式应用到实际景观铺装设计中时,所呈现出的铺装风格必然是风格迥异的。

法式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铺装继承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景观的铺装手法,注重铺装平面和空间设计,以中轴线为中心布局,铺装布局规则方正。色彩上淡雅而凝重,与天然大块石料相得益章。在追求铺装图案效果美、色彩美、人工美、理性美的同时,充分彰显出法国人征服自然的成就与豪情壮志,传达出法国式文化的浪漫与华丽。

意式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铺装强调规则式布局,注重与地势有机结合,弱化轴线的对称性。在铺装细节处理上,着重体现独立的个性特点,虽然表达形式上是一种平面式铺装,但所追求的是定点式、特定位置与环境所形成的铺装效果。此外,意式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铺装材料大多以自然质感的砖石为主,铺装时的边缘软化处理和材质特点,很好的与周边环境融合,使得整个效果过渡自然而又纯粹,体现出意式园林景观独特的乡村风,形成了简朴、优雅的铺装设计特点。

中式园林景观铺装设计上仍然延续“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理念和表现手法,通过对材料的运用,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充满象征和比喻的表达,追求的是一种混沌无象、清净无为、天人合一的思想,重在抒发和表达个人情怀。设计图案的选择上,选择延续几千年富有吉祥寓意的云纹、龙纹、回纹图样,以地面铺装材料为载体,使得整个环境颇具文化气息。铺装材料的选择上,多以卵石、瓦片、石板、碎石等自然材质相互组合为主,图案辅以梅、兰、竹、菊吉祥素材,使得整个铺装设计内涵厚重、含义丰富、蕴含深意。

图6 日式风格

日式园林景观铺装的设计选材多使用天然元素,侧重于自然石料材质和木料材质的运用。铺装材料的使用上删繁就简,单凭一石一木即能完成铺装设计,也不乏精巧和细致。在铺装颜色的选择上,以浅色系为主,淡雅宁静中透露着和谐。在铺装平面设计上,大胆、纯粹,敢于摒弃自然形态,用抽象的手法表达玄妙深邃的宗教哲学法理。在表达方式和处理手法上,采用简洁清晰的设计线条、立体几何强的表现图案,辅以质朴的素材,在给人以优雅、简洁的感觉的同时又不乏宗教美感[6]。

五、铺装细节在设计风格转换中的分析与思考

通过对园林景观铺装设计的发展历史、风格比较、设计特点的分析和总结不难发现,不同的国家、不同文化和民族对铺装设计的理解,尤其是细节方面有着不同的看法与认识,体现在对意识形态和对设计风格的把控上。在对于铺装设计细节问题的处理上,设计师们正用实践去证明他们对这些细节的重视、看法和理解,因此呈现出了设计风格多样性的特点。

在当下,园林景观铺装设计中通常存在设计过于简单化、细节设计缺乏人性化思考、细部做法欠推敲的情况。此外,过多地注重和强调形式感及艺术性,单纯考虑色彩和平面构图,场所空间特殊性表达不充分,忽略了功能性和地域性等等问题。

在未来,对于园林景观设计从业者来说,如何发现和解决细节设计不足问题是不言而喻的。为此,我们应在今后设计中着重考虑整体风格与细节处理之间的矛盾,重视地域文化和行为心理问题,处理好铺装设计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更多的关注使用者的感受和体验等问题。

六、结语

伴随着园林景观事业的蓬勃发展,园林景观铺装材料的使用、选择和设计组合上均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但如何做好局部与整体的细节设计,这就要求广大的从业者在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准确把握和继承传统设计精髓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渠道,更好地从人文、地理、行为、心理、生态、环境科学等层面挖掘园林景观铺装的深刻文化内涵,打造出符合时代发展与地域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和铺装文化。

猜你喜欢

铺装园林景观广场
布鲁塞尔大广场
水性环氧沥青在桥面铺装中运用研究
在广场上玩
广场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房地产开发中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与控制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铺装在古今景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