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凉市在“一带一路”协同发展中目标功能优化研究

2020-07-10

生产力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平凉市功能定位经济带

杨 平

(中共平凉市委党校,甘肃 平凉 744000)

一、基础理论

(一)协同理论

“协同”概念于1971 年由原联邦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主要含义为“协调合作”。1976 年,哈肯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也叫“协同学”),使之成为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之一。哈肯认为:“协同学是一门横断学科(交叉学科),它研究系统中子系统之间怎样合作以产生宏观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或功能结构的(即怎样产生‘自组织’的),它既处理确定论过程也处理随机过程,它研究由完全不同性质的大量子系统所构成的各种系统。”[1]

协同理论研究的目的,即是促进子系统对整体系统做出最符合人们愿望的贡献,从而使得整个系统呈现出最佳功能。协同理论的基本概念有自组织系统、竞争、协同、序参量、伺服等。协同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不稳定原理、支配原理、序参量原理等。

(二)城市功能定位理论

不同的城市学科对城市功能概念的理解侧重点不同。本课题采纳城市地理学和城市规划学的观点,即“城市功能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或承担的分工”[2]。有学者对这种城市功能体系的特点进行概括,主要有复合性、等级性、动态性、内部复杂性和空间具体性[3]。

“定位”最早是一个营销学概念,相关理论最早出现在1969 年的美国《工业营销》杂志上。20 世纪末,定位理论开始应用于城市学领域,产生了“城市功能定位”的概念。有学者将“城市定位”(亦可理解为“城市功能定位”)定义为:“在对城市自身优劣势、区位条件、外部环境等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城市在区域当中的位置,使城市获得更大城市竞争力的过程。”并总结出城市功能定位基本要点为展示不同特征、凸显竞争优势、明确区域位置、形成科学定位[4]。

二、当前平凉在“一带一路”协同发展中目标功能定位存在的问题

平凉市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的最东端和西安、兰州两大节点城市的中间地带,分别与天水市和庆阳市南北相邻。关于平凉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目标功能,《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 年1 月12日平凉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作了明确定位,即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枢纽、陇上旱码头暨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养生基地和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等六大定位。

从“一带一路”协同发展的视角出发,根据协同理论和城市功能定位理论,充分结合平凉市发展的自身优劣势、区位条件、外部环境,对平凉市“六大定位”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它较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与甘肃省关于“一带一路”协同发展的精神和部署,实现了对西安、兰州两大国家级节点城市的借力发展,实现了与相邻的天水、庆阳两市的错位发展,突出了当地发展的比较优势。但是,平凉市“六大定位”也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有些定位的服务空间范围不明确,不利于实际操作

根据城市功能理论,城市功能体系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要体现“空间具体性”,其中包括“服务具体的空间范围”。我们据此考察平凉市“六大定位”,就会发现:(1)根据国家和甘肃省的安排部署,平凉市既没有被列为国家级节点城市,也没有单独被列为省级节点城市,所以“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定位,明显存在服务空间范围不明确的问题。(2)根据《新时代甘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枢纽制高点实施方案》,甘肃省内“陆港空港协同发展”城市中并不包括平凉。也就是说,从省级层面来看,平凉市尚不具备承担丝绸之路重要交通枢纽功能的基础和条件,遑论国家层面了。因此,平凉市“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枢纽”定位的服务空间范围显然存在不明确的问题。(3)“陇上旱码头暨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定位中“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的定位虽然突出“区域”二字,但是这个“区域”究竟是多大的区域,却是所指不详。所以,平凉市“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的定位也存在服务空间范围不明确的问题。

(二)有些定位趋于虚化,现实意义不大

城市功能定位一定要实际和确切,要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指什么,而不能趋于虚化,让人觉得有些不知所云。我们仔细考察平凉市“六大定位”,就会发现:(1)平凉市“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的定位歧义较多,不甚明确。因为在古代平凉是我国中原腹地向西域地区开放必经之重镇,“向西开放重要门户”可谓名至实归,但现代的“向西开放”指的是我国向西部境外国家和地区的开放,且按照目前平凉市所具备的陆港空港条件,似乎很难有效承担起这一职责。(2)“陇上旱码头”的定位也只能在古代丝绸之路的条件讲得通,而在当现代条件下是很难讲得通也很难实行的。此外,现代的很多人对于“陇上”到底指那些地域范围,“旱码头”到底有什么样的功能和作用等,往往不甚了解。所以“陇上旱码头”定位的现实意义并不是很大。

(三)有些定位缺乏现实基础,落实起来比较困难

根据城市功能定位理论,城市定位的目标在于凸显竞争优势,基础在于立足自身比较优势。我们据此考察平凉市“六大定位”,就会发现其中“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枢纽”的目标功能定位缺乏现实基础,未能立足自身的比较优势。

平凉至今没有高铁(见图1),也没有机场。而与平凉市相邻的天水、庆阳两市的情况是:天水高铁已于2017 年建成使用,庆阳高铁正在建设中,预计2020 年底全线开通;天水机场于2008 年通航,目前已开通国内客运航线5 条,而庆阳机场于1977 年通航,中间两次停航,2012 年复航,目前已开通国内客运航线6 条。

图1 平凉市周边地区高铁线路规划图

与邻近两市相比,平凉市交通基础是短板,是比较劣势而非比较优势,即使承担较小区域范围的交通枢纽功能也嫌基础不足,更何况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交通枢纽了。

(四)当地某些重要的产业优势没有在定位中体现出来

与“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枢纽”定位凸显出的是比较劣势不同,平凉市某些重要的产业优势却未被列入该市在“一带一路”协同发展中的目标功能定位,如“平凉红牛”和“平凉金果”。

“平凉红牛”于2008 年成功注册了当时全国唯一的活牛类证明商标,2018 年3 月“平凉红牛”优质高档牛肉被认定达到日本A5 级标准,截至2019 年底全市肉牛饲养量74 万头,在全省范围内仅次于甘南州,居全省农区第一位,国内形成以20 多个大型城市为主体的牛产品销售市场网络,国际上开通“一带一路”沿线的多个国家“平凉红牛”直接或间接出口渠道。“平凉金果”于2006 年成为国家商标局注册的第一个市级苹果类证明商标,截至2019 年底全市种植面积接近300 万亩,产量达210 万吨,产值逾93 亿元,远销海内外市场,并与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建立农超合作关系,在北京等多个大城市设立品牌直销店。

可以说,“平凉红牛”和“平凉金果”在产品品质、生产经营、市场营销、品牌创建上均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平凉市“六大定位”却未将这两大产业优势体现出来。

三、当前平凉在“一带一路”协同发展中目标功能定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平凉市在“一带一路”协同发展中的“六大定位”存在的问题,均有着深刻的主客观原因,现逐项分析如下:

图4示出冷源放热温度TL随负荷增加而单调增大,热源吸热温度TH随负荷增加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冷源放热温度TL为46~73℃,平均值为59.2℃。热源吸热温度TH为267~543 ℃,平均值为379.2 ℃。

(一)对于平凉市在“一带一路”协同发展中的实际地位认识不足

根据城市功能定位理论,城市定位的本质在于明确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位置。平凉市之所以会作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枢纽”“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等服务空间范围不甚明确的目标功能定位,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平凉市在“一带一路”协同发展中的实际地位。

上文提到的,平凉市既非国家级节点城市,也没有单独被列为省级节点城市。有学者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主要节点城市的城市流强度进行比较后,认为平凉属于低城市流强度值城市,应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甘肃段的一般节点城市”[5]。同时,以平凉现有的交通基础和陆港空港条件而言,其可承载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功能也不具备服务甘肃省乃至全国的能力,如果能将其服务空间范围缩小至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陇东区域,或许更符合实际情况。

(二)不恰当地将古丝绸之路时空下平凉城市功能定位移作今用

城市功能理论显示,城市功能具有动态性,会随着城市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平凉市之所以作出“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陇上旱码头”等目标功能趋于虚化的定位,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城市功能的动态性,误将平凉在古丝绸之路上承担的功能拿来作为今天平凉在“一带一路”协同发展中的目标功能定位。

上文提到,在古丝绸之路的时空条件下,平凉市是名副其实的“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同时,古代内陆交通以原始的车马运输为主,平凉扼守在西安向西的陆路要津,也当之无愧是“陇上旱码头”。但是,时过境迁,如今“向西开放”的内涵完全不同于古代,现代化的陆港空港形成立体化交通网络,因此古时平凉市“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的险要地位和“陇上旱码头”的交通优势均已不复存在。

(三)主观拔高了平凉市某些服务功能发挥较弱行业的等级

根据城市功能理论,由于同一城市对于不同行业的发展条件不同,导致各行业服务功能发挥有强有弱,存在等级性。平凉市之所以做出“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枢纽”这样缺乏现实基础的定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主观拔高了平凉市在“一带一路”协同发展中承担的交通枢纽功能的等级。

上文通过比较平凉市与邻近的天水、庆阳两市之间的交通基础差异,得出这是平凉市的短板和比较劣势。考虑到平凉市“六大定位”是在2016 年做出的,这一年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平凉市“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计划到2020 年全市建成民用机场1 个并开通航线10 条,实现通高铁。但是如今已是“十三五”收官之年,而这些计划基本上都落空了,“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枢纽”的定位也变成了缺乏现实基础的空中楼阁。

(四)未能充分认识到平凉市某些独特的比较优势

有学者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主要节点城市的中心职能进行分析,发现甘肃省内多个节点城市均在农业中心性方面具有优势,其中包括平凉、天水和庆阳[6]。天水和庆阳两市在功能定位中均有包含农业的内容,按照“差异化定位”原则,平凉市的定位似乎不宜再出现“农业”。但是从上述分析可知,无论“平凉红牛”还是“平凉金果”,都是平凉市独有的优势农产品,并不与其他地区形成实质上竞争关系,因此完全没有必要搞形式上的“差异化定位”。

四、平凉市在“一带一路”协同发展中目标功能优化的对策建议

针对平凉市在“一带一路”协同发展中的“六大定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现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理性认识平凉市在“一带一路”协同发展中的实际地位,准确划定各项目标功能定位的服务空间范围

在“一带一路”协同发展中,平凉市既不是国家级节点城市,也没有被单独列为省级节点城市,充其量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甘肃段的一般节点城市”,因此平凉市的服务空间范围既不可能是国家级的,也不可能是省级的,只能是省级以下的区域。参照甘肃省“平(凉)庆(阳)节点”的划定,我们可以将平凉市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节点城市的服务空间范围划定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陇东区域这一块,也即将平凉市原来“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定位改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陇东区域重要节点城市”。

(二)深刻认识平凉市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所承担功能的古今变化,务求从当前历史条件出发定位各项目标功能

平凉市在古丝绸之路时空条件下所承担的“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陇上旱码头”的功能,在今天“一带一路”协同发展的现代时空条件下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并且由于古今地理名词涵义的变化,这两种提法会引发很多不必要的误解,因此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地摒弃这两种早已过时的功能定位。另外,“旱码头”(即陆上商品集散地和物流中心的简称)的含义与“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完全相同,我们只需要将后者的提法予以完善即可。

(三)客观认识平凉市各类行业所发挥服务功能的实际等级,力求将各项目标功能建立在已有的现实基础上

平凉市现有的交通基础尤其是现代化的高铁、机场等陆港空港条件,比起邻近的天水、庆阳二市呈现出比较劣势,属于服务功能发挥较弱、等级较低的行业,根本不具备服务较大区域空间的能力。我们可以按照与天水市“陇东南区域交通物流枢纽”定位错位发展、与庆阳市“航空国际口岸”定位补充发展的原则,将平凉市定位为“陇东区域交通枢纽”。另外,商贸物流的基础也在于交通设施,平凉作为“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的服务空间范围,也必然受到交通基础服务空间的限制,因此我们还可以将平凉定位为“陇东区域商贸物流中心”。以上两个定位可以合并为“陇东区域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的定位。

(四)充分认识平凉市拥有的某些独特的比较优势,将当地重要的产业优势在目标功能定位中完整地体现出来

“平凉红牛”和“平凉金果”是独一无二的、平凉市独有的农业产业品牌,并不与其他地区的农业产品形成实质性的竞争关系,我们完全可以按照甘肃省“特色鲜明”与“优势互补”的定位要求,将它们列入平凉市在“一带一路”协同发展中的目标功能定位中来。“平凉红牛”是全国唯一的活牛类证明商标,且平凉市被农业部划定为全国优质肉牛优势生产区和全国重要的肉牛生产、加工、贸易、出口基地,但我们同时还要考虑到平凉市的区位条件、经济体量和服务空间,综合各方面因素,较为科学合理地将平凉市定位为“中国西部优质肉牛生产加工贸易基地”。“平凉金果”是国家商标局注册的第一个市级苹果类证明商标,也是甘肃省著名商标,平凉市也被农业部划定为苹果“黄土高原优势区”最佳适生区,但是综合来看“平凉金果”品牌影响力稍弱于“平凉红牛”,因此可以考虑将平凉市定位为“甘肃省优质红富士苹果生产加工基地”。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将平凉市在“一带一路”协同发展中的目标功能定位优化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陇东区域重要节点城市、陇东区域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养生基地、国家能源化工基地、中国西部优质肉牛生产加工贸易基地和甘肃省优质红富士苹果生产加工基地。

猜你喜欢

平凉市功能定位经济带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扶贫扶智 点亮希望——平凉市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甘肃省平凉市检察院依法对魏兴刚决定逮捕
浅谈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与制度完善
新时代中小型博物馆现状思考与发展对策——以平凉市博物馆为例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权力清单的生成根基、法律性质和功能定位
平凉市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
中小学图书馆的功能定位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