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中“书卷气”一词语境拓展及语义增值

2020-07-10刘茜茜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书卷气语料现代汉语

刘茜茜

(暨南大学 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引 言

我们知道,词汇使用的频繁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人们从表达层面对该词语义及形式的心理认同度和认知认同度高,参看其他历史词汇的发展进程,我们发现这些词有这样一些特征:一方面具有稳固的中心义,一方面又能与时俱进,使用环境从单一领域发展到多领域,语境拓展较快,语义增值较多,“书卷气”作为个案,尤其典型。

通过对现代汉语中“书卷气”一词的使用情况考察(语料库)及辞书中对该词的释义检索,我们不难发现在现代汉语中,该词的面貌已有明显变化。这种语义上的变化目的是符合当代人的表达习惯,更好地服务于当下的语言交流环境,有利于巩固其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地位。具体来看,该词的现有面貌体现出:1.“书卷气”一词在使用中的实际表达语义与辞书中对该词的释义已经存在较大偏离,目前人们对该词的语义把握程度参差不齐,“书卷气”与其他形近语在使用时常常搅和不清,导致该词的使用较为混乱和随意。2.“书卷气”的行业语性质减淡,该词的使用场合和具体所指呈现出复杂面貌。3.现有辞书对该词的核心语义的解释较为含糊,造成了使用上的混乱。

本文研究基于CCL语料库及BCC语料库,共分析语料819条。

一、“书卷气”在不同辞书中的释义及语义初辨

书卷指书籍,也可指“墨迹”。“书卷气”最初用于书法领域,从实际考察来看,“书卷气”看似稳固的文化内涵其实也经历了变化。郑训佐先生在其文章《论书卷气的文化内涵》中这样概括:“所谓‘书卷气’,其中含有社会信仰、伦理原则、美学风范等层面的内容。但不同的历史时期‘书卷气’具有不同的内涵。以恋古心态看‘书卷气’,只能使之面临被遗弃的尴尬,而完全将‘书卷气’视为与现代意识格格不入的古典原则,无疑又会造成现代书法文化意蕴的缺失(1)郑训佐:《论书卷气的文化内涵》,《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37-38页。。”

不仅是书法领域对“书卷气”一词的使用观念在转变,在实际语言应用中“书卷气”一词的语义也已发生变化,出于尊重语言变化现实的心态,为了更好地使用“书卷气”这一概语,我们需要了解其语义特征和核心语义,充分了解在现代汉语中,该词的使用面貌具体产生了哪些变化。

关于书卷气,较常见的说法是“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气质(2)《现代汉语词典》1203页;《中华现代汉语双序大辞典》875页;《倒序现代汉语词典》1064页。。”在《汉语大词典》和《古今汉语词典》中还特别提出了“仪态”(3)《汉语大词典》7173页;《古今汉语词典》1330页。,并将其列于首位,即“书卷气指在仪态、说话、作文、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气度风格。”可以说,现有辞书对“书卷气”一词的解释基本一致,均未指出对读书人的气度风格的具体特征,《两岸通用词典》中对书卷气的解释很有意思,编者认为“书卷气”指“读书人温文尔雅的气质”(4)《两岸通用词典》1979页。,这是试图归纳读书人气质风格特点,进一步提取“书卷气”语义特征的尝试之举。

目前能找到的“书卷气”一词的语料多是现代汉语语料,还有少数清代的书论语料,通过对近代汉语词典检索,并未发现“书卷气”这一表述,但发现了与之意义非常相近的“书气”(5)《近代汉语词典》卷三 1982页,书气,指诗书的气脉、书法的气势或气韵、读书人的气质。这一说法。

总结以上观点,笔者认为从辞书释义来看,说话者应是在与对象或其作品产生较深层次的观察接触后,才使用该词对主体做出评价的,评价对象的核心是进行文化活动的行为主体(读书人)。“书卷气”可归于“主体气质”层和“作品风格”层。

二、“书卷气”在现代汉语使用中的语境拓展

书卷气的常现近义表达是“书卷气息”,语用上“书卷气”基本用于表肯定褒赏的语境中,评判者对具有“书卷气”的对象多持“欣赏”的情感态度,从该词的谓语和修饰语的选择上可得验证,如“应有、力求、讲究、追求、以…为目标、重视、难得的、好感、舒服、平易近人、亲切迷人、清新的”。除“有无”评判外,该词还呈现出与表“高程度”成分组合特点,表现在语义上就是“高辨识度、给人以深刻印象”的语义特征。高程度修饰语有“一些、几分、十分、十足、浓浓的、浓重的、无法掩盖的、扑面而来的、洋溢的”,谓语则常带有极量结果补语“满”,充当主语的成分也多受高程度义成分修饰,如“满脸、一脸、一身”。

“书卷气”用于贬义情感的语境时,这些句子中的“书卷气”带有明显的“呆板僵化,脱离现实”的批评意味。评价对象既有指物(例4、5)也有指人(例1、2、3),贬义语境中的“书卷气”与“书生气(6)《现代汉语逆序词典》647页“书生气”指“知识分子只知读书,脱离实际地对待问题的习惯和作风,多含消极色彩。””,“学究气”近义并可近义共现或近义替换。

(1)这位权威主要是厌恶宗璞的书卷气与学府生活。

(2)他想他是太书卷气了,他是太轻看了阴谋的可能性。这样的事,他本应预料到的。

(3)硕士往往因为“书卷气”较本科毕业生重,因此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会落后于本科。

(4)他这本传记避免了书卷气与学究气,避免了沉闷、枯燥与教条习气。

(5)他的著述不仅逻辑严密,而且文笔明快,妙趣横生,很少有书卷气。

在现代汉语语料“表人”气质层的“书卷气”中,绝大部分对象都是有一定文化基础且有一定教育背景的人(7)该特点通过语料的上下文及背景信息可以看出。,“书卷气”一词的使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其 “好学”“文雅”“有教养”等特质。但值得注意的是, “书卷气”并不只限于描述“读书人”的风格特质,实际上,以人为描述对象使用该语时,有时句中并未明确体现其“读书人”的身份特征,甚至可评价明确与“读书”相距甚远的职业从事主体(见下文语料),这类语言事实中“书卷气”的使用明显是偏离核心义,不切实不恰当的,但追究其使用动机和表达心理,应该是借此语肯定对象的一些性格特质,这为我们理解和定位“书卷气”的具体语义特征有很大帮助。以典型性格特质及对应人群来举例:安静含蓄(例10,描述对象多为淑女);斯文礼貌,不苟言笑(例6、7,描述对象多为年轻学子);成熟稳重,冷静温和(例8、9描述对象为社会人士)。具体分析如下:

(6)这时节,他成了真正的饕餮之徒。别人家还有些书卷气,他可没有。

(7)他们俨然是“好学生”的模样,脸上竟有着些书卷气,一种冷峻的神情。

(8)即使处于暴风骤雨中,“老瓦”仍显得书卷气十足,好似在湖边行吟徜徉。

(9)李:你别见怪,她过去是开大卡车的,这两年好多了。熏陶得有点儿书卷气了。

(10)台下的沈培艺一脸的书卷气,不善言辞的她给我的印象是“宁静如水”。

综上分析,词的语义在使用中并不是永恒不变的,“书卷气”除了用于描述学生、学者和研究型人才这类从事“读书”活动的人群外,一定语境下,还可以用于描述不同类型的人群,正是上述的如“冷静克制”“安静含蓄”等特征激发了人们脑海中对该词的印象并且这些特征的显现借助可观形式被人所察觉,所以进一步将该词语通过言语形式外现表达出来。即该词的使用并不仅限于对“读书人”这一特定职业人群的主体气质层的评价,而是用于对具有一定特征(性格特征、外貌特征、气质特征、举止特征等)的主体进行评价,只不过该类特征多与“旧时期传统年轻知识分子”形象吻合而已。

考察中,本文发现“书卷气”不仅可用于对与文化活动联系紧密的活动主体、作品客体、创作行为、语言表达特征进行评价,还可以用于评价环境氛围和人物外现形象(体型外貌、服饰搭配)。作为一种抽象概括,该词语的语义虽虚,但一定语出有据,并非无迹可循,人们对该词词义的理解并不同一,但未取得共识的语义特征之间并不完全对立,终究还是可以与“书卷(文化活动)”相联系,只不过联系紧弛不同。

结合现代汉语中具体语料,本文从“书卷气”意义显现的载体类别角度将“书卷气”的主要内涵分为以下5种。

“书卷气”及其表现书卷气-行为-气质特征书卷气-作品-风格特征书卷气-场所-氛围特征书卷气-人物-外象特征书卷气-语言-书面化特征

(一)借助“言谈举止”,气质外现,深层观察

1.学习行为,学识积累(内化气质)

(11)同屋织毛衣的队友说,边建欣就是爱读书,还爱写啊画的,书卷气特浓。

(12)你手不释卷,显得极为投入,正是这种书卷气吸引了我。

(13)书画作者没有“国学”基础,没有“书卷气”,就不会有高品味的作品

2.言谈举止(气质外现)

(14)那女子话语间充满翰墨学问的书卷气,不像是一个农家妇女。

(15)蔡先生清瘦的个子,举手投足和言谈间流露出一股儒雅的书卷气。

(16)他从那提毛笔或翻书的架式,想象他书卷气十足的父亲。

书卷气-行为-气质特征语料数目:296共计:819过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学习行为————学识修养底蕴————社交行为 (内化)(外现) 注意:阶段一和阶段二实际是同时发生的用于第一阶段共现表达:“勤奋,好学,用功,求知欲强”用于第二阶段共现表达:“潇洒,儒雅,彬彬,学识渊博”比较第二阶段的使用情况明显居多核心主体从事文化活动

(二)借助“作品”,欣赏得知,内在体悟

1.一维二维层面的审美,即传统意义上的“笔墨作品”,依托“纸质”载体

(17)仿惠崇、仿松雪、仿大年,用青绿重彩,明净艳丽而不失书卷气。

(18)尹承志先生的书画作品的最大特征是“书卷气”。尤其他笔下的草篆,遒劲清逸。

“书卷气”在书法绘画领域指书法绘画等“笔墨”作品中显示出的学者的文化修养和因不同的文化修养所显示的精神气质和审美效果, 与“士气”“学问文章之气”并举,这是最贴合该词字面义的使用情况,也是书卷气一词最初的使用情况。根据艺术创作材料不同,还与“金石气”并举。

2.三维层面的审美,即宽泛的艺术作品,脱离纸质材料

(19)昆曲是种很雅的艺术,世人又谓俞振飞先生的昆曲表演最富书卷气。

(20)如果说乔家大院有典型的旧山西“土老财”味道,渠家大院则多一些书卷气。

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石雕栏杆院、十一踩木制牌楼和包厢式戏台院……

语料中,“有书卷气的作品”特征较为复杂,共现成分中“雅”的同现频次最高,有“淡雅、闲雅、儒雅、典雅、风雅、雅美”等等,其总体来看,“书卷气”在作品中起到“支撑,滋润,充实,升华”作用,使作品“宜赏耐看”。

书卷气-作品-风格特征语料数目:231共计:819句子谓语透射蕴有渗入富有饶有修饰语浓郁颇浓充沛十足一些非三维作品技法章法意境功力三维作品韵味内涵格调耐看核心雅

(三)借助“场合场所”,氛围感知

(21)史上的夫子庙,曾是江南学宫的所在地,其间文人汇聚,风雅味浓,书卷气重。

(22)于是,酒宴始终,便充溢着浓浓的而又绵绵的书卷气和文化味。

这里的“书卷气”指出现书卷较多的场所或场合的文化氛围,与“乡野气”对举,归纳场所特征如下:

书卷气-场所-氛围特征语料数目:93 共计:819句子谓语飘荡 洋溢 弥漫 笼罩 透出修饰语淡淡的 浓郁的 浓重的对象房间 学府 书房 书店构成要素古典家具 摆设 字画 书籍核心以读书活动场所为主

(四)借助人物外象,视觉感知

在当代小说语料中,出现了将“书卷气”单纯用于外貌描写的大量语料,在这些语料中“书卷气”的使用仅与对象的外在形象特点有关,有三个表达共现率极高:“眉眼清秀、年轻斯文和眼镜”,对眼镜进行专门描写的有35例,此外,说话者还明显倾向对对象外貌细节的捕捉,特别对对象的面部特征和穿着给予关注,类似于“服装整洁考究,眼睛明亮有神采,眼神透露出谦逊,眉宇间有神气”等等的近义表达很多。

(23)再看他挺直的鼻梁上架一副方边眼镜,神色间透出一股聪慧的书卷气。

(24)宋敬波看上去单薄、清瘦,颇有书卷气。

(25)先生鬓边的白发和额顶的皱纹,甚至还有那眼角眉梢一起进发出来的书卷气,都不禁使人感到:钱先生是博大精深的一代学宗,又是一个质朴的人。

可见,上文所提到的某些词典中对书卷气释义中“仪态”一说是有道理的。在近代汉语中就出现了这样的使用倾向:

“外面又来了一个客人,却是个老者,鬓发皆白,脸上却是一团[书卷气];手里提着一个长背搭,也走到房里来。”(清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

此外,由于以外表为认知焦点(例26-29),这类语句往往脱离了“书卷气”辞书释义中“书卷”和“读书人”的关键语义特征,说话者对对象并不了解,只是通过极短时间内的视觉印象做出评价判断,该词的使用与对象所从事的活动属性关联较小甚至无关。该语用环境的常现表达为:“看上去有…书卷气”、“一(满)脸书卷气”、“显得书卷气十足”、“样子颇有几分书卷气”、“…书卷气的脸”。

(26)司机很年轻,穿着一件棉布上衣,显得清秀而又书卷气,看着更像大学助教。

(27)惟一不变的是他那一股与众不同的书卷气——一件本白的细绒羊毛衫外面套了一件暗绿的休闲西装,松散地扣住。

(28)衣服几乎一尘不染。发式也很潇洒,架宽边珐琅框眼镜。样子颇有几分书卷气。

我早已见他在游览长城的外国人中周旋,以为他是陪同翻译。

(29)街口外,被一个男士拦下。他高高瘦瘦的,戴着一副眼镜,书卷气十足。

归纳外表特征如下:

书卷气-人物-外象特征语料数目:160 共计:819句子谓语透露颇有显得长得迸发充满句子修饰语一股一副几分十分满脸一脸外貌清秀(五官比例协调,眼睛有神,白净)清矍(书卷气形容青年人居多)(老态明显,如白发、皱纹,精神矍铄)身形高瘦弱衣饰戴眼镜,穿着整洁讲究仪态潇洒从容温和平静面容眉眼“清”

(五)借助语言载体,听阅感知

这类语料中的“书卷气”与书面语体的特点和表达方式有关,指的是语言使用特点而不是人的气质风格特点。可以与“书面化”同义替换。口语表达中的“书卷气”指具有书面语特征(例32、33),书面语表达中的“书卷气”指选用较为生僻复杂的语言材料组织语言(例30、31)。

(30)我们要避免简化和省略的语言现象。这类汉语,充分显示汉语的美,不回避书卷气。

(31)从以上说明看,它至少不包括书卷气较重的那些古语词、行业词。

(32)说得书卷气一些叫“人生探索”。主题始终是生命的真实,寻求一种真实的活法。

(33)凤姐的胸中应该说是欠缺文墨,她的语言没有什么书卷气。但是,却有一股扑面而来的新鲜、热辣的生活的蒸气。

归纳语言特征为下:

书卷气-语言-书面化特征语料数目:39共计:819句子谓语说回避强调散发句子修饰语一些较重浓十足非常浓郁口语结构复杂,多用长句,引经据典书面语字雕句琢,语言堆砌,不易理解

(六)“书卷气”的同现对举表达

例34的语境中,“书卷气”显现出“匠心独运,用心经营”的语义特征,与匠人气对举;例35、36语境中,“书卷气”显现出“浑然天成,自然流露”的语义特征,与脂粉气对举;例37、38语境中,“书卷气”显现出“清心寡欲,不慕名利”的语义特征,与铜臭气对举。

(34)到了文人手里,这艳冶的、娇媚的又是充满生气的文字,渐渐渗入了书卷气。虽然仍是写感受、写感觉,却有了铺陈与安排的匠心。

(35)如今有书卷气的年轻女性不多了,书卷气被脂粉气大片地覆盖了。

(36)她穿着清爽合身的便装,像书香门弟的居家的女人:一份书卷气加一份温婉和煦。

(37)俗的是说一般都是现金交易,雅的是变赤裸裸现金交易为书卷气味颇浓的学术交流,科学考察,出国旅游或留学等名目。

(38)他向来孤独避世,很少与作家往来,一生未娶,从事的是最安静,最书卷气,最无竞争的职业:图书馆员。

三、“书卷气”一词的语义特征提取

人们对此持欣赏态度且可明确意识到的具有较强辨识度的特征[+明识] [+推崇];学识内涵为根本,“书卷气”与文化活动联系紧密 [+文化活动];长期熏陶、熏染所得[+长期];雅、静的价值取向 [+崇静][+崇雅];自然流露 [-做作];指人时,多为青年人,且突出其轻物欲的清高单纯的品质[-物欲] [-世故]。

结 论

总之,本文通过语料考察,找到了判断具有“书卷气”的5种载体:借助言谈举止、借助作品、借助场所、借助人物外象和借助语言载体。本文同时还考察了“书卷气”在现代汉语中的语义使用情况:可描述5种对象特征“书卷气-行为-气质特征、书卷气-作品-风格特征、书卷气-人物-外象特征、书卷气-场所-氛围特征、书卷气-语言-书面化特征”,其中前三种使用频率较高。

最后,本文归纳出“书卷气”6点典型语义特征:“[+明识] [+文化活动] [+长期] [+崇静][+崇雅] [-做作] [+推崇]”。

余论:如何看待语义较狭窄的抽象词在当下的使用问题。对比与“书卷气”基本同时产生的“金石气”一语,原本这两个借助作为文人从事的书法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两类物质材料而诞生的词语,在成词之初使用频率应该是相近的,但是由于时代环境的变化,“金石”基本淡出了普通人乃至读书人的视线,“金石学”成为一门冷学问。这使笔者不禁思考,伴随电子媒体的发展和纸质媒体的受挫,人们越来越不善于“书写”,不善于纸质载体的阅读,这是书法人士的担忧,同时也应引起所有人的反思。

或许百年之后,由于物质资源的紧缺,纸质载体全部被电子数据存储所替代,那时的人们将不再理解“书卷”,一如现在的我们不再了解“金石”,在那时的词汇中,“书卷气”一词想必会因“过时”而成为词典中的一个词条,真正回归“书卷”了吧!

猜你喜欢

书卷气语料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面向低资源神经机器翻译的回译方法
涵养书卷气
“楞”“愣”关系及“楞”在现代汉语中的地位
读书人为何丢了书卷气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可比语料库构建与可比度计算研究综述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书卷气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