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蚕新品种“农科5号”在乌兹别克斯坦试养初报*

2020-07-10赵新华李有江彭建学姚陆松AbdulazizovShukhratBakhtiyarNasirillaevShamsiddinovNavruzbek王永强

蚕桑通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蚕种蚕业农科

赵新华,李有江,彭建学,姚陆松,杜 鑫,Abdulazizov Shukhrat,Bakhtiyar Nasirillaev,Shamsiddinov Navruzbek,王永强*

(1.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浙江 桐乡 314500;2.浙江省农科院 蚕桑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3.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塔什干蚕业研究所,100055)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内陆,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古国,现为“一带一路”重要的沿线国家,自古以来与中国有着广泛的联系和合作。乌兹别克斯坦种桑养蚕历史悠久,蚕桑是其国内农业的第二大产业,发展空间巨大。而我国蚕桑业面临结构调整,品种、技术、设备等优势明显,双方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大。目前乌兹别克斯坦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制约,蚕种生产面临诸多困难,生产数量满足不了用种需求,在每年饲养的70多万张蚕种中90%依赖进口。当地蚕种场生产的蚕种,品种老化,成品良卵率、孵化率、杂交率低,生产方式粗放,血液型脓病(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BmNPV)在生产上高发,蚕茧产量低、茧丝质量差。

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从2001年开始就向乌兹别克斯坦出口蚕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年来,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引领下,进一步加强了技术协作,提升了合作层次,不仅做好一代杂交种出口,还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委派技术员赴乌兹别克斯坦进行技术指导,并将国内的新技术、新品种介绍给乌兹别克斯坦,通过品种的改良和技术的提升,促进乌兹别克斯坦蚕桑业的发展,同时扩大我们的产品出口,实现互利共赢。在此背景下,我们于2019年春期将抗BmNPV新品种“农科5号”引入乌兹别克斯坦。

“农科5号”是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育成的抗BmNPV四元蚕品种,且中、日系原种为限性斑纹,雌蚕为普斑,雄蚕为素斑,蚕种繁育时能实现蚕期雌雄鉴别,提高蚕种生产效率。为了解该品种在乌兹别克斯坦农村饲养的适应性,2019年春期,由省农科院提供“农科5号”新品种10张在该国苏尔汉河州Denov进行农村生产试验,现将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农科5号”一代杂交种由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提供,对照种“秋丰×白玉”由桐乡市蚕业有限公司提供,盒装卵量均为14.7 g。

1.2 试验方法

2019年春期,在乌兹别克斯坦苏尔汉河州的Denov和Angor 2个区,分别选择2户农户作对比试验户,饲养过程由中方技术员全程指导,并按照浙江省桑蚕新品种试验技术规程(DB33/T692-2008)要求,采用相同技术处理,并对孵化、眠起、产茧量、茧质等数据进行调查记载,同时抽取部分样茧,杀蛹风干后带回国内,送湖州市纤维检验所测试丝质成绩。由于Angor区饲养户在饲养过程中发生农药中毒,为保证数据可靠,该区数据未采用。

2 试验结果

2.1 龄期经过

新品种“农科5号”、对照种“秋丰×白玉”收蚁时间,均为4月10日8∶00,实用孵化率都达到97%。由于当地的饲养技术水平比较低,桑叶叶质较差,5龄经过和全龄经过明显比国内长,“农科5号”5龄期比对照长1 d,全龄经过比对照长1.5 d(见表1)。

2.2 饲养成绩

2.2.1 抗病性

对试验户分别抽取200颗样茧调查死笼率,“农科5号”为2.5%,“秋丰×白玉”为4%,新品种低1.5个百分点。同时在苏尔汉河州的Denov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观察发现,由于受当地叶质、消毒水平和饲养技术等因素影响,该地区饲养的“秋丰×白玉”蚕病发生较为严重,特别是血液型脓病发生较多,而试验农户饲养的“农科5号”除了少量细菌病发生外,血液型脓病发生明显低于“秋丰×白玉”。

2.2.2 产茧量

我们对春期Denov参加对比试验农户的产茧量进行了调查,该户饲养“农科5号”和“秋丰×白玉”各2公张。与对照种比,平均张产(公张)分别为高3.33%,kg茧颗数少9.20%(见表2)。同时,我们随机调查了试验所在地其他农户的产茧量,其中农户Pardaxol饲养“农科5号”张产(公张)62 kg,农户Behruz饲养“秋丰×白玉”张产(公张)58 kg,新品种也比对照种高。

表1 “农科5号”发育经过Table 1 Developmental Duration of“Nongke No.5”

表2 “农科5号”茧质调查成绩Table 2 Cocoon Quality Rerformance of“Nongke No.5”

表3 “农科5号”丝质测试成绩Table 3 Silk Quality of“Nongke No.5”

2.2.3 茧质

“农科5号”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分别比对照种高10.02%、14.49%、4.00%;死笼率,比对照种低37.5%(见表2)。

2.2.4 丝质

对试验户饲养的品种各抽取1 kg样茧,杀蛹风干后带回国内,送湖州市纤维检验所测试进行丝质鉴定。结果表明:“农科5号”上车茧率93.55%,比对照种高11.11个百分点;茧丝量、茧丝长分别为0.2404 g、936.3 m,比对照稍低;解舒率58.54%,比对照种低4.09个百分点;纤度2.568 D,比对照稍细;光折283.9%,高于对照13.28%;净度94.83分、干茧出丝率32.95%,均略高于对照;万米吊糙为5.5次,比对照种低3.2次(见表3)。

3 小结与讨论

从Denov农村对比试验成绩来看,新品种“农科5号”,表现出食桑旺盛、眠起齐一、茧形大、抗性强的特点。健蛹率、产茧量、茧层率明显高于对照,上车茧率高于对照,净度、干茧出丝率与对照相仿,万米吊糙极显著高于对照,茧丝长、解舒率低于对照,光折大于对照。从本次试验情况看,该品种能够适应当地的气候、桑叶等饲养条件,但这仅一次尝试,尚需进一步试验、总结。

猜你喜欢

蚕种蚕业农科
产卵布蚕种浸酸操作的做法和体会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科学制定生产计划 合理满足蚕种需求
散卵蚕种收蚁新方法——白纸袋收法
阆中蚕业发展对策思考